金長利商店 信息

聯絡人盧楊秀美
電話05-3745252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新民路85號
類別葡萄飴 長香果 委員會 出版 房屋 招牌 臺灣 嘉義 古色古香 受好評 日據時代 糖果

金長利商店介紹

根據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於民國六十六年出版之【台灣文獻】一書所記載,嘉義縣新港鄉之鄉治,原名麻園,日據時代稱為新巷,光復以後方改稱新港,最初,住民以客家移民為主,清嘉慶間客家移民遷出,漳州移民則進居於此。鄉治之奉天宮,供奉天上聖母,俗稱新港媽祖廟,是清嘉慶時所創立。廟的附近街道、房屋古色古香,有登雲書院碑、縣承衙門舊屋等古蹟可看。嘉義縣名產極多,其中以新港鄉治出產之新港飴、芭蕉飴,尤為逸品,稱為台灣糖果中之最佳者。新港飴創始時原名「老鼠仔糖」,又名「雙仁潤」,係清光緖十七年間〈1891〉,民雄庄江厝店小販盧欺頭所創,原來盧老先生在民雄一帶兜售自製的「麥芽糖」及「土豆糖」〈花生糖〉為生,有一次因連日下雨不歇,無法外出做生意,靈機一動,將已潮濕溶化的土豆糖放入剛煮好的麥芽糖內,使花生仁與麥芽糖混合均勻後,在分開後做成頭小尾尖的小塊,形如小耗子狀,乃稱之為老鼠糖,因名字奇異,又是新花樣,頗為吸引顧客,從此盧欺頭就專做老鼠糖生意。後來因覺名字不雅而易名為雙仁潤〈蓋取花生剝開內有雙仁之意〉。光緒十七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新港媽袓廟大拜拜,盧先生挑了許多雙仁潤到新港做生意,因香客眾多,雙仁潤生意很好,且頗受好評,未幾乃遷居新港,在媽祖廟東邊搭建一間木屋,掛出金長利的招牌,並將雙仁潤改稱「新港飴」,盧欺頭也因此成為新港飴的創始者。其後幾經改良,遂使新港飴聲名遠播,繼而又創造芭蕉飴〈原名為芎蕉糕〉、桂圓飴、葡萄飴、梅仔飴、李仔飴等姐妹品數種。

其它公司

資料出處

來源為經濟部商業司、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