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學習心得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兩會”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集中體現,“兩會”中關於國計民生的話題商討和決議為受眾們所熱切關注,兩會報道也因而是各級媒體每年進行大型集中報道的一場盛宴。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吧。

  篇1

  3月3日至5日“兩會”在北京勝利召開,舉國關注,舉世矚目。全國各行各業的“兩會”代表齊聚北京,代表們帶著人民的殷切期盼,代表人民把有關人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和一些社會問題提交“兩會”討論。 兩會是中國的視窗,關注中國就不能不關注兩會。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日益提高。我們的發展和走勢直接影響著世界經濟態勢和政治格局。因此,國際社會不能不關心中國的情況,兩會就必然地成為國際看國內的一個重要視窗、世界看中國的一個重要平臺。 這些日子世界媒體緊盯著中國兩會,通過這個視窗觀察、觸控中國政經的走向。在全球經濟危機、西方發達國家屢遭波折的背景下,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特色,已經成為世界性話題和探尋目標。

  我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生,不僅應該關注兩會,更應該時刻關心時局。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兩會”會議精神的學習當中,積極的在思想、本領、作風上找差距,爭取能夠早日達到一名合格黨員所要求的標準。我認真收聽、收看“兩會”相關報道,藉此機會談談對“兩會”的感想:

  改革是當前我國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改革是為了建立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可以預見,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注最多的話題肯定是改革。”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描繪的改革藍圖,將通過兩會凝聚共識,逐步變為政府決策和實際行動。政治體制改革,已走過30年的歷程。應該說30年來的政治體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可以更好地貫徹改革的漸進主義策略,走漸進發展的道路;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內在要求的日益強烈,政治體制必然需要進一步滿足和實現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權利的全面發展,並以健全完善的法治精神和法制秩序保障之,最終要確立起科學、民主、文明、法治、充滿活力、能持續發展的政治體制。然而,近期以來,我們卻看不到政治體制改革面臨的這種轉換和發展,導致累積起來的問題逐漸增多。這從縣級政治體制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看,特別明顯。我國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已經不適應我國城鄉工農業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是解放、發展生產力的必然選擇。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必然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商品經濟運動規律使然。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是與國際經濟接軌的客觀要求。

  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古至今,民生和民心素來密不可分。歷史反覆證明,誰真正解決了老百姓的民生問題,誰就會贏得老百姓的真誠擁護,誰就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從來就不是單純的積累財富,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的福祉,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應當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偉大曆程就是不斷改善民生的歷史過程。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三個有利於”,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為本” 的科學發展觀,民生始終是重中之重,始終是一條紅色的主線。翻開黨的十七大報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民生話題幾乎貫穿始終。

  上學難、看病難、買房難……這些事關百姓的民生問題年年都是熱點,也說明百姓期望政府下更大功夫。讓更多人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服務、更好的住房保障,既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也需要注重公平的制度設計。網友“大智若愚”說,期待今年兩會湧現出更多“中國好聲音”,促進社會資源分配更公平,百姓生活更如意。 教育經費首次達DGP比例的4%。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4%的指標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礎線。早在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就敲定4%的目標,但一直未能實現,每年兩會意見紛紛。這次兌現承諾,也是順眼了民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實事求是地總結了5年的工作,並提出了2015年的主要任務,提到的問題都是事關改革和發展大局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的應對措施可操作性很強,充分反映了全國人民的發展需求,說出了廣大群眾所關心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主席在參與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討論時強調,要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鼓勵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獻給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奮鬥。

  篇2

  《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此看重民生,無疑就是黨中央、國務院以人為本、執政為本的生動體現,充分體現了敢於創新、勇於開拓、積極進取的豪情壯志,讓全國人民增強了信心,看到了希望。聽溫的工作報告,還是一如既往的樸實、務實,還是那麼貼近我們的內心。

  報告回顧了過去五年的成就,求真務實;明確了今年的工作,踏踏實實,時刻以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讓老百姓對政府充滿了信心。

  過去五年成績斐然、來之不易,期待下個五年認真總結經驗、努力再創佳績。

  在溫提到要建設強大軍隊、維護國家和平發展時,全場的掌聲持久且熱烈。這應該是全國人民的心聲--我們不挑事但是不怕事,我們要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完整!政府工作報告實話實說,突出民生與發展,讓人看到希望!

  在政府工作報告裡,有著全體國民的壯麗中國夢。要讓夢想成真,用******的話說,就得“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用實際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

  我們看到了報告中大多數內容都與民生息息相關,沒有空話、套話,撈得出“乾貨”,處處貼近百姓,始終將群眾滿意不滿意、支援不支援、答應不答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溫暖人心。

  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目前我國就業局勢總體穩定,服務業是吸納就業最多的產業,今後我國仍要繼續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並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創業能力。報告以大國的勇氣和魄力直面不足,分析原因,為今後進一步改進工作、加快發展指明瞭方向,也是對下屆政府的熱切期盼和殷殷囑託,同時還是對全社會積極進取,造福黎民百姓的總動員。

  溫的工作報告僅僅有1小時45 分鐘,比以往大大縮短,內容更加精煉概況、求真務實,這也是中央會風文風改變的一個重大體現。

  我們多希望溫再來幾句經典的話語啊,多希望他再引經據典啊。從報告的變化,我們感受到的是政府更加務實、更加高效。--總而言之, 國家制度體系正確好賴,不能只看社會表面,看民眾真實生活現狀才是真正的答案,政府的政績不是自己誇出來的,確實是依靠全體人民的口碑實現,為全體人民謀幸福的國家領導人,千年萬年都會被人們一代一代歌頌。

  篇3

  春回大地,永珍更新。兩會開幕了,代表委員的聲音猶歷歷在耳;他們揭露現實,他們痛砭時弊;他們雷雨說笑,他們建言良策。他們的聲音可以產生力量,可以帶來改變。作為一名政治老師,我深刻地感受到兩會的重要性。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闡釋中國夢,稱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他說:“中國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在首場“記者會”上答記者問,並分享心得“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他說:“人民要過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不能以犧牲環境,換取人民並不滿意的增長。”

  兩會上,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代表委員們的好提議。比如山東省人大代表趙東苓、政協委員葛劍雄、人大代表鍾南山院士等,他們良言妙策,他們有思考,他們有智慧,除了批評,他們更多的是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推動行動的實現,改變不合理的現狀。政協委員崔永元被媒體稱讚是“著名炮手”,媒體呼籲,希望委員像崔永元一樣“直來直去有乾貨”,說實在話,做實在事。<文章來源:蓮~山 課件 >

  《尚書》有曰:“功崇惟志業廣唯勤”。這樣的聲音在歷史和民族的關節點提出,但它既不遙遠,也不巨集大,他與我們相關,他是每一個公民微笑願望的達成:立志建功,精勤改變,便可夢想成真,人生出彩。

  通過對政府工作報告、主席重要講話和記者見面會講話有關精神的學習,對國家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有了新的瞭解。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想,只有懷揣夢想,才能豐富自己的人生。心中有夢,內心明亮。為了能更好了實踐兩會精神,發揮黨員先進帶頭作用,在思想上,我將繼續不斷加強思想政治修養鍛鍊。在工作的同時,除了自覺學習重要思想和兩會精神外,我還計劃經常閱讀有關黨建、黨史及黨員先進事蹟的書籍和報刊等,不斷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和理解。使本人在工作上有更大的精神動力,做到學以致用,而不盲目;使自己能夠自覺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風的侵蝕,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工作上,我要不斷的勤奮努力。當今社會處於一個以資訊作為重要生產力的時代,誰掌握的知識,誰就擁有了進步的階梯。因此,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某個領域的精深程度,爭取做到獨當一面,保證高效率地完成任務。我還將及時認真地為自己充電,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把最前沿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中,使自己不會在飛速發展的資訊社會中落伍,以便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更大的潛能,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領導力與執行力學習心得3篇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學習心得總結
相關知識
兩會學習心得總結
黨員兩會學習心得總結
黨員兩會學習心得總結
兩會政治學習心得總結
兩會精神的學習心得總結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第一天實習心得體會及收穫_第一天工作實習學習心得總結2
會計知識學習心得總結
基礎會計學習心得總結範文
會計學專業學習心得總結範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