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試卷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對七年級地理試卷質量進行規範化、量化分析,有助於查明課程考試實際結果與考試預期目標間的差距,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範文一

  本次試題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單選題40分,第二部分為連線題10分,第三部分問判斷題10分,第四部分為綜合題40分。總體上看題不是很難,但從學生的得分情況來看,不是很理想。最高分91分,最低分9分。相差82分,50——60分學生居多。分析如下:

  一、具體分析,本試卷具有兩大特點:

  ***一*** 、重基礎,題簡單

  本份試卷光單選題40分,這些題目都是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中的基礎,例如:單選題中的“亞洲和歐洲”,“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和北美”要學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當然,關鍵是要細心,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讀圖,題靈活

  地理離開了地圖,那就不叫地理,地圖才是地理的重頭戲,本份試卷中讀圖分析佔了40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從 “大洲”到“地區”再到“國家”,從一般讀圖到實際應用,可謂面面俱到、無所不考,從而全方位地考查學生地理學習情況,由此可見命題人的良苦用心。

  二、學期成績表

  全學年人數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

  8568.20.130.49

  三、學生總體答題情況

  ***一***、單選題:第2、6、7、15、16、17等小題考查的知識點比較難,按照初一的思維能力學生做這種題比較難,其他題考知識的識記能力,答題情況比較好一些。

  ***二***、連線題10分,考國家所屬的地區和大洲,比較簡單,70%的學生得滿分。

  ***三***、判斷題10分,第7、9題較難,大部分學生不會做,主要是考的知識點比較細,學生還是看課本不仔細。

  ***四***、讀圖分析題:第1主要考東南亞的地形氣候和馬六甲海峽,比較簡單,但大部分學生都答的不理想,學生對圖形還是陌生,氣候特徵也把握不準,此小題較多多。第2小題考查非洲知識,比較簡單,但是學生們掌握的不好,失分也比較多。提醒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對於每一個知識點都應多加強調,引起學生的注意。第小題考西亞的國家和石油,學生掌握情況較好,好多同學得滿分。

  四、失分原因:

  ***一***、考前複習重點的偏差。我老認為西亞和東南亞是重點,難點。學生不易掌握。所以考前側重於這些章節的複習,而期中考試是全面性的檢測。

  ***二***、學生對地圖還是不熟悉。不會看圖。析圖,還是侷限於死記硬背。

  五、對以後教學的啟示

  通過本次考試學生答題情況來看,我的教學還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知識點的講解一定要細緻,不要太高估了學生的實際能力,該強調的一定要強調。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讀圖訓練,努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起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用圖訓練通過地理圖象教學,使學生能從地圖上查詢在課外閱讀、聽廣播、看電視接觸到的地名和國家並熟悉它們,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能從地圖和圖表中分析、解釋一些地理問題和現象,以提高綜合應用能力。用圖訓練可採取拼圖、遊戲、知識競賽、討論會等多種形式進行。

  範文二

  一、試題評價

  ***評價標準:課程改革發展綱要、本學科的課程標準、考試綱要;評價內容:命題材料選擇、試卷結構、題型設計、能力點分佈、三維目標的體現、分值分佈、試題難易比例等。***

  1、這份試卷題量比較適中,按照滿分1000分來配置。其中選擇題佔30% ,連線題佔10% ,讀圖題佔60% 。試題內容覆蓋面比較廣,地形、氣候、人口、國家、山川河流、常識性的地理世界之最等知識點均有涉及,重點考察了學生的讀圖、記憶能力,但是對經濟方面的 知識涉及較少,如農礦產品、工農業發展狀況***僅15題和連線題中有一個問題,共2分***,沒有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思考型題目。

  2、讀圖題所佔比重過大,填圖的部分內容要求過高,難度偏大,如非洲的阿特拉斯山脈和德拉肯斯山脈,高中生也未必能記住,北美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可以要求學生在後面的《美國》一節中去記憶。

  第1題,所給答案錯誤,最高的高原應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湘教版教參中認為是南極高原***。

  第11題是第二章第3節的內容,超出了本次考試的命題範圍。

  3、連線題的設計應改進,五條線交織,被1000多學生畫的花樣百出,所有的閱卷老師都怕改這樣的題,寧願改10個選擇題,也不願改這個5分的題。建議把前面的選項標上括號,後面的選項標上代號,然後要求學生把代號填進括號,教師看代號改就輕鬆多了。

  二、學生典型錯誤分析

  ***要求:抽樣調查,歸類整理,列出現象,分析原因。***

  單項選擇題的第1題:題面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是——”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高”字上的,就選擇了A、青藏高原;注意力集中在後面的“大”字上的,就選了B、巴西高原。閱卷教師是按B選項來判卷的,這樣大部分同學都被扣去了一分。

  單項選擇題的第4題:有些同學把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多瑙河”與歐洲第一長河“伏爾加河”弄混了,選擇了答案C。

  填圖題的第1題:填寫德拉肯斯山脈、阿特拉斯山脈、尼日河、贊比西河,正確率很低,原因是對地圖記憶不夠全面。

  三、反思與建議

  ***針對典型錯誤分析,做出教學反思,並提出教學建議。***

  1.重視對地圖中地理事物的記憶。

  2.紮紮實實打好基礎,熟記基礎知識。

  3.注意把握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絡,做到理解透徹,記憶熟練。

  4.強化填圖練習。

  範文三

  一、試卷總體分析

  今年的七年級地理期末試卷題量,難度適中,題型能體現課改的要求,結合實際,圖形型別比較高,注重讀圖識圖知識。試卷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注重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的考查,對以後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能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

  從學生的整體成績看,七年級36分以上的有31人,滿分的有1人,48-60分的有7人,36-48分的有24人,不及格53人。

  二、試題解題分析

  第一部分,選擇題,15個小題,滿分30分

  出現錯誤較多的有第3題,地圖上的方向判斷不準;第5題,點A在那個半球掌握不準;第11題,選項A發達國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中的“全部集中”沒有看清楚;第15題,學生對由降水和氣溫圖判斷氣候型別掌握不準,對氣候型別的特點掌握不牢,所以丟分較多。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3個小題,滿分30分

  錯誤較多的有第16題,***3***講過原題,但個別學生回答錯誤,對四季和溫度帶的理解不夠。

  第17題,東、西半球判斷錯誤,亞洲和歐洲分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不會寫。

  第18題,***2******3***問的解答題做的較差,影響世界年平均氣溫分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許多學生回答不完整,第***3***問請你再提出2個問題,一部分學生沒有寫,不知道提什麼問題,失分較多。

  三、對今後教學建議

  在今後的地理教學中,要重視和加強基本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多讀多練,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對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佈等知識的教學要加大力度。在教學中,要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思考,勤於動手,培養學生學習地理興趣和能力。在教學中,突出讀圖教學的地位,加大了讀圖教學的比重和力度,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讀圖訓練,重視探究活動,加強動手能力,強化平時訓練。

七年級地理試卷分析
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試卷分析
相關知識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試卷分析
七年級地理下冊試卷分析中圖版
七年級地理下冊試卷分析中圖版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美國教案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試卷及答案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導學案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