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要告訴自己這是一種學習的捷徑,然後在深刻的理解它的內涵,最後記住了,就會成為你學習化學的利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高三化學,僅供學習

  高三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閱讀

  參考原子量:C-12 H-1 O-16 S-32 N-14 Cu-64 Fe-56 Na-23 Cl-35.5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有關CuSO4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通入CO2氣體產生藍色沉澱  B.該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

  C.與H2S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u2++ S2‾=CuS↓  D.與過量濃氨水不發生反應

  2.下列物質在生活中應用時,起還原作用的是

  A.明礬作淨水劑     B.鐵粉作食品袋內的脫氧劑

  C.漂粉精作消毒劑    D.甘油作護膚保溼劑

  3.某溶液中含有下列六種離子:①HCO3- ②SO32- ③Na+ ④CO32- ⑤NH4+ ⑥NO3-,向其中加入一定量Na2O2後,溶液中離子濃度基本保持不變的是

  A.只有⑥    B.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4.下列物質的儲存方法正確的是

  ①少量金屬鈉儲存在冷水中 ②濃硝酸盛放在無色試劑瓶中

  ③少量金屬鉀儲存在煤油中 ④氫氧化鈉溶液盛放在帶有橡膠塞的試劑瓶中

  ⑤氯水存放在帶玻璃塞的無色細口瓶中 ⑥碳酸鈉固體儲存在帶橡膠塞的細口瓶中

  A.②③④     B.③④⑥     C.③④     D.①③④

  5.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質,能增強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A.碳酸鈣粉末    B.稀硫酸    C.氯化鈣溶液   D.二氧化硫水溶液

  6.在探究新制飽和氯水成分的實驗中,下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A.氯水的顏色呈淺綠色,說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說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生,說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顏色變成棕黃色,說明氯水中含有HClO

  7.下列標有橫線的物質在給定的條件下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①1mol Zn與含l molH2SO4的稀硫酸溶液反應

  ②1molCu與含2 molH2SO4的濃硫酸溶液共熱

  ③1molCu與含4 mol HNO3的濃硝酸溶液反應

  ④1mol MnO2與含4 mol HCl的濃鹽酸溶液共熱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8. 右圖裝置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Zn+2H+ = Zn2++H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b不可能是同種材料的電極

  B.該裝置可能是電解池,電解質溶液為稀鹽酸

  C.該裝置可能是原電池,電解質溶液為稀鹽酸

  D.該裝置可看作是銅-鋅原電池,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

  9. 研究電化學腐蝕及防護的裝置如右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d為石墨,鐵片腐蝕加快

  B. d為石墨,石墨上電極反應為:O2 + 2H2O + 4e → 4OH–

  C. d為鋅塊,鐵片不易被腐蝕

  D. d為鋅塊,鐵片上電極反應為:2H+ + 2e → H2↑

  10.將反應Cus+2Ag+aq Cu2+aq+2Ags設計成如右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KNO3鹽橋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

  B.Ag作負極,Cu作正極

  C.工作一段時間後,CuNO32溶液中cCu2+增大

  D.取出鹽橋後,電流計的指標依然發生偏轉

  11.同體積的PH=3的強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別跟等質量的鎂充分反應,下列錯誤的是

  A、剛開始時兩種溶液中產生H2的速率相同

  B、若有一種溶液中鎂有剩餘,則有剩餘的是強酸溶液

  C、若兩種溶液中鎂均無剩餘,則兩者產生等量的氫氣

  D、若兩種溶液中鎂均有剩餘,則兩者產生等量的氫氣

  12.在2L恆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mol Y發生反應:2Xg+Yg 3Zg△H<0,反應過程持續升高溫度,測得混合體系中X的體積分數與溫度的關係如圖所示。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平衡常數增大

  B.W點X的正反應速率等於M點X的正反應速率

  C.Q點時,Y的轉化率最大

  D.平衡時充入Z,達到新平衡時Z的體積分數比原平衡時大

  13.在一定溫度下的恆容容器中,反應As+2Bg Cg+Dg已達平衡狀態的是

  A、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C、氣體總物質的量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D、單位時間內生成n nol C,同時消耗2n mol B

  14.下列溶液中,一定呈中性的是

  A.由非電解質溶於水得到的溶液 B.cH+、cOH-均為5.0×10-7 mol•L-1的溶液

  C.等物質的量的強酸與強鹼反應得到的溶液

  D.將pH=9的燒鹼溶液稀釋100倍所得到的溶液

  15.常溫下,將0.1 mo1•L一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釋至原來體積的10倍,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增大為原來的10倍

  B.CH3COO一與CH3COOH的濃度之比增大為原來的10倍

  C.CH3COO一與H十的濃度之積減小為原來的0.1

  D.CH3COOH與CH3COO—的濃度之和減小為原來的0.1

  16.實驗室用足量鎂粉與一定量的某濃度的鹽酸反應來製得氫氣。由於反應速率太快,不易操作。為減慢反應速率,同時又不影響生成H2的總量,可向鹽酸中加入的物質是

  A、CH3COONa固體 B、NaOH溶液 C、NH42 SO4粉末 D、K2 SO4固體

  17.下列裝置應用於實驗室制氯氣並回收氯化錳的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裝置甲製取氯氣  B.用裝置乙除去氯氣中的少量氯化氫

  C.用裝置丙分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錳溶液

  D.用裝置丁蒸乾氯化錳溶液制MnCl2•4H2O

  18.一種新型的燃料電池,它以多孔鎳板為電極插入KOH溶液中,然後分別向兩極通入乙烷和氧氣。有關此電池的推斷正確的是

  A.負極反應為14H2O+7O2+28e-—=28OH-— B.放電一段時間後,負極周圍的pH升高

  C.每消耗1mol C2H6,則電路上轉移的電子為14mol

  D.放電過程中KOH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

  19. 為探究NaHCO3、Na2CO3 和鹽酸以下鹽酸濃度均為1mol•L-1反應過程中的熱效應,進行實驗並測得如下資料:

  序號 35 mL試劑 固體 混合前溫度℃ 混合後溫度℃

  ① 水 2.5 gNaHCO3 20.0 18.5

  ② 水 3.2 gNa2CO3 20.0 24.3

  ③ 鹽酸 2.5 gNaHCO3 20.0 16.2

  ④ 鹽酸 3.2 gNa2CO3 20.0 25.1

  由此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Na2CO3與鹽酸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B.NaHCO3與鹽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C.20.0 ℃時,含3.2 gNa2CO3的飽和溶液和35 mL鹽酸混合後的溫度將低於 25.1℃

  D.20.0 ℃時,含2.5 gNaHCO3的飽和溶液和35 mL鹽酸混合後的溫度將低於16.2℃

  20. 在一定溫度下,向飽和的燒鹼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過氧化鈉粉末,充分反應後恢復到原來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

  A.溶液中Na+濃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pH不變,有H2放出

  C.溶液中Na+數目減少,有O2放出

  D.溶液pH增大,有O2放出

  21.25℃時,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

  B.c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C.0.1mol/LNH4HCO3溶液中:K+、Na+、NO3-、Cl-

  D.0.1mol/L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

  22. 往含等物質的量CO32-和HCO3-的溶液中滴入HCl溶液,下列表示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與加入的HCl溶液體積關係圖正確的是

  A.          B.         C.          D.

  23.下述實驗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對比分析所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A.由①中的紅棕色氣體,推斷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

  B.紅棕色氣體不能表明②中木炭與濃硝酸產生了反應

  C.由③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性,生成的紅棕色氣體為還原產物

  D.③的氣體產物中檢測出CO2,由此說明木炭一定與濃硝酸發生了反應

  24.在10L恆容密閉容器中充入Xg和Yg,發生反應Xg+Yg Mg+Ng,所得實驗資料如下表:

  實驗

  編號 溫度/℃ 起始時物質的量/mol 平衡時物質的量/mol

  nX nY nM

  ① 700 0.40 0.10 0.090

  ② 800 0.10 0.40 0.080

  ③ 800 0.20 0.30 a

  ④ 900 0.10 0.15 b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①中,若5min時測得nM=0.50mol,則0至5min時間內,用N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N=1.0×10-2mol/L•min

  B.實驗②中,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2.0

  C.實驗③中,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60%

  D.實驗④中,達到平衡時,b>0.060

  25. 現有體積相同、pH均為2的鹽酸和醋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鹽酸溶液中的cCl-與醋酸溶液中的cCH3COO-相等

  B.它們與NaOH完全中和時,醋酸溶液所消耗的NaOH多

  C.分別用水稀釋相同倍數時,nCl-< p="">

  D.它們分別與足量CaCO3反應時,放出的CO2一樣多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0分

  26.14分 離子液體是一種室溫熔融鹽,為非水體系,由有機陽離子、Al2Cl7—和AlCl4—組成的離子液體作電解液時,可在鋼製品上電鍍鋁。

  1鋼製品應接電源的    極,已知電鍍過程中不產生其他離子且有機陽離子不參與電極反應,陰極電極反應式為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電解液,則陰極產物為       。

  2為測定鍍層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鋼製品表面的鋁鍍層,當反應轉移6 mol電子時,所得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為           mol。

  3用鋁粉和Fe2O3做鋁熱反應實驗,需要的試劑還有    。

  a.KCl      b. KClO 3    c. MnO2    d. Mg

  取少量鋁熱反應所得到的固體混合物,將其溶於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       填“能”或“不能”說明固體混合物中無Fe2O3,理由是                 用離子方程式說明。

  27.12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探究FeSO4的化學性質和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一探究FeSO4溶液的酸鹼性:

  1取少量FeSO4固體,利用石蕊試液測試FeSO4溶液的酸鹼性,必須選用的儀器有膠頭滴管、藥匙和    。

  A.玻璃棒    B.試管     C.天平    D.量筒

  二利用下圖裝置探究FeSO4的穩定性

  2II中有白色沉澱生成,說明FeSO4固體分解生成了           。

  A.Fe2O3      B.FeO       C.SO3       D.SO2

  3III中溴水是用來檢驗是否有SO2氣體生成,若有SO2生成,溴水將褪色。實驗中,觀察到溴水褪色,據此推測FeSO4分解最有可能被氧化的元素是   。

  4NaOH的作用是吸收SO2氣體,請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

  三硫酸亞鐵用途探究

  5缺鐵性貧血往往口服硫酸亞鐵,當用硫酸亞鐵製成藥片時,外表包有一層特殊的糖衣,

  其作用是                                。

  28.12分下表為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參照元素①一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問題: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

  2②、③、⑧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用化學式表示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的化合物,寫出其中一種化合物的電子式:       。

  4由①、②、④組成的多種常見有機物中,有兩種作為家庭廚房中常用調味品的主要成份,且相互可以反應生成一種具有果香味的液體,該液體也常用作香料原料。寫出該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 。該反應屬於      反應。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見物質X、Y、Z、M、N可發生以下反應:其中Z為白色沉澱

  寫出X溶液與Y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9.12分 氯化硫醯SO2Cl2主要用作氯化劑。它是一種無色液體,熔點– 54.1℃,沸點 69.1℃。氯化硫醯可用乾燥的二氧化硫和氯氣在活性炭催化劑存在下反應制取:

  SO2g+Cl2g SO2Cl2l; △H=-97.3kJ.mol-1

  1試寫出常溫常壓下化學平衡常數K的表示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此條件下,將化學平衡常數K增大,化學反應速率v正也增大,可採取的措施是________選填編號。

  a.降低溫度         b.移走SO2Cl2

  c.增加反應物濃度      d.無法滿足上述條件

  3為了提高上述反應中Cl2的平衡轉化率,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選填編號。

  a.縮小容器體積   b.使用催化劑   c.增加SO2濃度   d.升高溫度

  在 100℃時,往上述平衡體系中加入37Cl2,一段時間後,則平衡體系中含有37Cl的物質有__________選填編號。

  a.只有37Cl2    b.只有SO237Cl 2   c.37Cl2和SO237Cl2   d.無法判斷

  4下列描述中能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平衡的是____________選填編號。

  a.υCl2=υSO2          b.容器中氣體壓強不隨時間而變化

  c.cCl2: cSO2=1:1          d.容器中氣體顏色不隨時間兩變化

  5 300℃時,體積為 1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 16.20gSO2Cl2,達到平衡時容器中含SO2 7.616g。若在上述中的平衡體系中,再加入 16.20gSO2Cl2,當再次達平衡時,容器中含SO2的質量範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B 3.A 4.C 5.A 6.D 7.C 8.A 9.D 10.C 11.D

  12.C 13.B 14.B 15.D 16.A 17.C 18.C 19.C 20.C

  21.C 22.C 23.D 24.C 25.D

  26. 1負  4Al2Cl7—+3e=Al+7AlCl4— H2

  23

  3b、d不能  Fe2O3+6H+=2Fe3++3H2O   2Fe3++ Fe=3Fe2+或只寫Fe+ 2Fe3+ =3Fe2+

  27.1B

  2C

  3Fe

  42NaOH + SO2 = Na2SO3 + H2O

  5防止FeSO4被氧化

  28.1Na>Al>0  2HclO4>HNO3>H 2C03

  3Na+[:O:H]-或

  4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

  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

  5A13+ +3NH3•H20=A1OH 3↓+3NH4+

  29.1K=  2  d

  3ac    c

  4bd

  57.616g< p="">

  表達高三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C-12 N-14 Na-23 S-32 Cl-35.5 Fe-56 Ba-137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有且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能夠製造出新的物質,也能製造出新的元素

  B.明礬水解時產生的膠體粒子,可作漂白劑

  C.食品包裝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防止食品氧化變質

  D.河流入海口處會形成三角洲,其原理與滷水點豆腐相似

  2.分類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類依據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A.冰醋酸、純鹼、芒硝、生石灰分別屬於酸、鹼、鹽、氧化物

  B.HClO、H2SO4濃、HNO3均具有強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漂白粉、福爾馬林、冰水、王水、氯水均為混合物

  D. Na2O、NaOH、Na2CO3、NaCl都屬於鈉的含氧化合物

  3.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黃白第十大》中“曾青塗鐵,鐵赤如銅”主要發生了置換反應

  B.《本草綱目》中“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餾

  C.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焰起燒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硫磺熏製過程

  D.“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後,乃煎煉而成”過程包括了溶解、蒸發、結晶等操作

  4. 下列化學用語或模型圖正確的是

  A.氮氣的結構式:

  B.用電子式表示溴化氫的形成過程為:

  C.CO2的比例模型:

  D.14C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5.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10g 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的個數為0.4NA

  B.1 mol N2與4 mol H2反應生成的NH3分子數為2NA

  C.1 mol Fe溶於過量硝酸,電子轉移數為2NA

  D.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氣體中的氫原子數為NA

  6. 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能夠達成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及現象

  A 檢驗Na2SO3溶液是否變質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出現白色沉澱,再加入稀硝酸,沉澱不溶解

  B 證明酸性條件下H2O2氧化性強於I2 向澱粉KI溶液中滴入3滴稀硫酸,未見溶液變藍;再加入10%的H2O2溶液,溶液立即變藍色

  C 證明碳的非金屬性強於矽 將濃鹽酸滴入碳酸鈉固體中,生成的氣體通入盛有水玻璃的試管中,出現渾濁

  D 向某溶液中滴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 原溶液中一定有Fe2+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澱粉、纖維素水解的最終產物均為葡萄糖

  B.葡萄糖既可以與銀氨溶液反應,又可以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

  C.糖類、油脂、蛋白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D.天然油脂沒有固定的熔點和沸點,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8. 有機物甲、乙的結構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乙都能與溴的單質發生加成反應

  B.甲、乙互為同分異構體

  C.一定條件下,甲、乙均能發生取代反應

  D.甲、乙都能與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

  9. 常溫下,在下列給定條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 Kw/cH+=0.1mol/L的溶液:Na+、K+、SiO32-、NO3-

  B. 加入鋁粉生成H2的溶液: K+、Mg2+、SO42-、HCO3-

  C. cFe3+=0.1mol/L的溶液: NO3-、A13+、Cl-、CO32-

  D. 能使pH試紙呈紅色的溶液:Na+、NH4+、Fe2+、NO3-

  10. 類推思維是化學解題中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下列有關離子方程式的類推正確的是   

  選項 已知 類推

  A 向CaOH2懸濁液中通入Cl2:

  Cl2+CaOH2=Ca2++Cl-+ClO-+H2O 向CaCO3懸濁液中通入Cl2:

  Cl2+CaCO3=Ca2++Cl-+ClO-+CO2↑

  B 向氯化鋁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Al3++4OH-=[AlOH4]- 向氯化鋁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Al3++4NH3•H2O=[AlOH4]-+H2O+4NH+4

  C FeCl2溶液中滴入氯水:

  2Fe2++Cl2===2Fe3++2Cl- 向FeCl2溶液中滴入碘水:

  2Fe2++I2===2Fe3++2I-

  D 向CaOH2溶液中通入過量CO2:

  CO2+OH-===HCO-3

  向CaOH2溶液中通入過量SO2:

  SO2+OH-===HSO-3

  11. 某同學利用氧化還原反應: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設計如圖所示原電池,鹽橋中裝有飽和K2SO4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

  B.外電路電子的流向是從a到b

  C.電池工作時,鹽橋中的SO2-4移向甲燒杯

  D.a電極上發生的反應為MnO-4+8H++5e-=Mn2++4H2O

  12.右圖是實驗室硫酸試劑標籤上的部分內容,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配製稀硫酸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會造成所配溶液濃度偏高

  B.取該硫酸1ml與1ml水混合後,物質的量濃度為9.2mol/L

  C.將該硫酸配成1mol/L的稀硫酸480ml所需的玻璃儀器只有:燒杯、500ml容量瓶、玻璃棒

  D.1molFe與足量的該硫酸反應產生1mol氫氣

  13.氫化鋁鋰LiAlH4和硼氫化鈉NaBH4在有機合成中非常重要,可發生如下反應:

  ①LiAlH4+4H2O=LiOH+AlOH3+4H2↑、②NaBH4+NH4Cl=NH3BH3+NaCl+H2↑,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LiAlH4中H元素為-1價 B.反應②中,每生成1 mol NH3BH3會轉移2 mol e-

  C.兩個反應中,H2均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D.NH4Cl和NaBH4所含化學鍵型別相同

  14.某試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2-4、CO2-3、[AlOH4]-中的若干種離子,離子濃度均為0.1mol•L-1,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法確定原試液中是否含有Al3+、Cl- B.原溶液中存在NH+4、Fe2+、Cl-、SO2-4

  C.無法確定沉澱C的成分 D.濾液X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有NH+4、Fe2+和Ba2+

  15. 下列事實與平衡移動原理無關的是   

  A.向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紅色變淺

  B.直接加熱MgCl2•6H2O固體最終得到MgOHCl

  C.將FeS2礦石粉碎更有利於焙燒製備SO2氣體

  D.NO2氣體經過冷凝和加壓成無色液體

  16.COg和H2Og以1 : 2體積比分別通入到體積為2 L的恆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組資料: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生產效益分析,C組實驗的條件最佳

  B.實驗A中,在0~10min內,以vH2表示的反應速率大於0.013mol/L•min-1

  C.從實驗資料分析,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D.比較實驗B、C,說明C實驗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劑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擇題本題共4大題,共52分

  17.16分Ⅰ.下列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某無色水樣成分的檢測過程,已知該水樣中只可能含有K+ 、Mg2+、Fe3+、Cu2+、Al3+、Ag+、Ca2+、CO32-、SO42-、Cl-中的若干種離子,該小組同學取了100ml水樣進行實驗:向水樣中先滴加硝酸鋇溶液,再滴加1mol•L-1硝酸,實驗過程中沉澱質量與所加試劑量的關係變化如下圖所示:

  1僅憑觀察可知該水樣中一定不含有的陽離子是________。

  2由B點到C點變化過程中消耗硝酸的體積為 ml。

  3試根據實驗結果推測K+是否存在_______填“是”或“否”若存在,其物質的量濃度的範圍是______mol•L-1若不存在,則不必回答。

  4設計簡單實驗驗證原水樣中可能存在的離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實驗步驟、現象和結論。

  II.溼法制備高鐵酸鉀K2FeO4的反應體系中有六種粒子:FeOH3、ClO-、OH-、FeO2-4、Cl-、H2O。

  1寫出並配平溼法制高鐵酸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應過程中轉移了0.3 mol電子,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 mol。

  3低溫下,在高鐵酸鈉溶液中加入KOH至飽和可析出高鐵酸鉀K2FeO4,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K2FeO4能水解產生FeOH3用作淨水劑,請寫出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18. 聚合硫酸鐵、明礬可用作淨水劑。某課題組擬以廢棄的鋁鐵合金為原料製備聚合硫酸鐵和明礬,設計化工流程如下:

  1聚合硫酸鐵能溶於水,微溶於乙醇,其化學式可表示為[Fe2OHxSO4y]n。

  ①在聚合硫酸鐵中,x、y之間的關係是_______。試劑X中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

  ②上述流程圖中的“氧化”設計存在缺陷,請提出改進意見;

  為了降低聚合硫酸鐵的溶解度,在濃縮過程中加入適量的溶劑是________填結構簡式。

  ③加入試劑Y的目的是為了調節溶液的PH,若Y為氧化物,寫出調節PH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溶液的pH對[Fe2OHxSO4y]n中x的值有較大影響如圖A所示,試分析pH過小pH≤3.0導致聚合硫酸鐵中x的值減小的原因:________。

  2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O42•12H2O。圖B為明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由濾液Ⅰ製備明礬晶體的流程如下供選用的試劑:廢棄的鋁鐵合金、稀硫酸、NaOH溶液和酒精:

  ①試劑1是____;操作1的名稱是________。

  ②結晶措施是________。

  19. 硫醯氯SO2Cl2常用作氯化劑和氯磺化劑,在染料、藥品、除草劑和農用殺蟲劑的生產過程中有重要作用。現在擬用乾燥的Cl2和SO2在活性炭催化下製取硫醯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g+ Cl2g =SO2Cl2l ΔH =−97.3 kJ•mol−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未畫出。

  已知:硫醯氯通常條件下為無色液體,熔點−54.1℃,沸點69.1℃。在潮溼空氣中“發煙”;長期放置或者100°C以上發生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氣。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C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冷凝管的進水方向______填“a”或“b”。

  2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將70%硫酸換成98.3%硫酸,可以加快製取SO2的速率

  B.實驗中通過觀察乙、丁導管口產生氣泡的速率相等,可控制兩種反應物體積相等

  C.裝置戊上方分液漏斗中最好選用0.10 mol·L-1NaCl溶液,減小氯氣的溶解度

  D.裝置己防止汙染,又防止硫醯氯變質

  3氯磺酸ClSO3H加熱分解,也能製得硫醯氯,寫出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

  4硫醯氯在潮溼空氣中“發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若反應中消耗的二氧化硫體積為560 mL標準狀況下,最後經過分離提純得到2.7 g純淨的硫醯氯,則硫醯氯的產率為_______。

  20. I、從古至今,鐵及其化合物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作用發生了巨大變化。

  1已知:Fe3O4s + COg = 3FeOs + CO2g ΔH1 = +19.3 kJ•mol-1

  3FeOs + H2Og = Fe3O4s + H2g ΔH2 = -57.2 kJ•mol-1

  Cs + CO2g = 2 COg ΔH3 = +172.4 kJ•mol-1

  寫出以鐵氧化物為催化劑裂解水制氫氣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2下圖表示其它條件一定時,Fe3O4s和COg反應達平衡時COg的體積百分含量隨溫度的變化關係。

  ①當溫度低於570℃時,溫度降低,CO的轉化率 填“增大”、“減小”或

  “不變”,理由是 。

  ②當溫度高於570℃時,隨溫度升高,反應Fe3O4s + COg 3FeOs + CO2g

  平衡常數的變化趨勢是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040℃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的數值是 。

  II、汽車尾氣中CO、NOx以及燃煤廢氣中的SO2都是大氣汙染物,對它們的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1吸收SO2和NO,獲得Na2S2O4和NH4NO3產品的流程圖如圖所示Ce為鈰元素。

  裝置Ⅱ中,酸性條件下NO被Ce4+氧化的產物主要是NO-3和NO-2,請寫出生成NO-3和NO-2物質的量之比為2:1時的離子方程式: 。

  2裝置Ⅲ的作用之一是用質子交換膜電解槽電解使得Ce4+再生,再生時生成的Ce4+在電解槽的____填“陽極”或“陰極”,同時在另一極生成S2O2-4的電極反應式為 。

  3已知進入裝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濃度為a g•L-1,要使1.5 m3該溶液中的NO-2完全轉化為NH4NO3,至少需向裝置Ⅳ中通入標準狀況下的氧氣 L用含a代數式表示,結果保留整數,否則不給分。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D A B C D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D A B B C C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16分Ⅰ、1Fe3+、Cu2+1分 2402分

  3是 1分; ≥0.62分 4取少量水樣於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硝酸鋇溶液,待沉澱完全後,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或過濾,取濾液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原水樣中含Cl-,反之無Cl-2分

  Ⅱ、1 2FeOH3+3ClO-+4OH-===2FeO2-4+3Cl-+5H2O2分 20.152分

  3該溫度下K2FeO4比Na2FeO4的溶解度小2分

  44FeO42-+10H2O⇌4FeOH3+8OH-+3O2↑2分

  18.11分

  1①x+2y=61分 ; KOH1分

  ②將稀硝酸改為雙氧水或通入氧氣1分 ; CH3CH2OH1分

  ③Fe2O3+6H+=2Fe3++3H2O2分 ;

  抑制Fe3+水解2分若答PH過低酸性強會與聚合硫酸鐵中OH—反應給1分

  2①廢棄的鋁鐵合金1分;過濾1分

  ②蒸發濃縮,冷卻或冷卻熱飽和溶液1分

  19.10分1蒸餾燒瓶1分 ; a1分 2BD2分

  32ClSO3H SO2Cl2 + H2SO42分

  4SO2Cl2+2H2O=H2SO4+2HCl2分 580%2分

  20.15分

  I、1 Cs + H2Og === H2g + COg ΔH == + 134.5 kJ•mol-12分

  2 ① 增大 1分;

  理由:當溫度低於570℃時,溫度降低,CO的體積百分含量降低,可逆反應Fe3O4s+4COg 3Fes+4CO2g 正向移動,故CO的轉化率增大。2分

  ② 增大1分; 42分

  II、13NO+5H2O+7Ce4+===2NO-3+NO-2+10H++7Ce3+2分

  2 陽極 1分 ;2H++2HSO-3+2e-===S2O2-4+2H2O2分

  3365a2分

  高三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閱讀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S:32 Zn:65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2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單選,每小題3分共42分,把正確答案塗在答題卡上。

  1. 化學與生活、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矽單質可作為製造宇宙飛船太陽能電池帆板的主要材料

  B.二氧化硫可用於抑制酒類中細菌的生長,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新增

  C.提倡多使用共享單車,目的是為了降低碳排放

  D.工業上可以通過電解飽和MgCl2溶液來製取金屬鎂

  2. 下列關於化學鍵的說法正確的是

  A. C、N、O、H四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

  B. 不同元素的原子構成的分子不一定只含極性共價鍵

  C. 含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一定是電解質

  D. HF的分子間作用力大於HCl,故HF比HCl更穩定

  3. 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係的是

  A. 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用於漂白紙漿

  B.葡萄糖具有還原性,可用於化學鍍銀

  C.氫氟酸呈酸性,可用於在玻璃器皿上刻蝕標記

  D.生石灰能與水反應,可用來乾燥氯氣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22.4 LNH3中存在共價鍵的總數為3NA

  B.0.1mol氯氣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一定為0.2NA

  C.100g 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氫原子數為12NA

  D.1 mol ICl溶於NaOH溶液中生成NaC1和NaIO時,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5.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A.AlCl3溶液與燒鹼溶液反應,當nOH-∶nAl3+=7∶2時,

  2Al3++7OH―═AlOH3↓+[ AlOH4]―

  B.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過量CO2,CO32―+CO2+H2O═2HCO3―

  C.CuCl2溶液與NaHS溶液反應,當nCuCl2∶nNaHS=1∶2時,

  Cu2++2HS―═CuS↓+H2S↑

  D.Fe與稀硝酸反應,當nFe∶nHNO3=1∶2時,

  3Fe+2NO3―+8H+═3Fe2++2NO↑+4H2O

  6. 有機物的結構可用“鍵線式”表示,如CH3—CH=CH—CH3可簡寫為 ,有機物X的鍵線式為 。下列關於有機物X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X的分子式為C7H8O3

  B.X與乙酸乙酯含有相同的官能團

  C.X因能與酸性KMnO4溶液發生加成反應而褪色

  D.有機物Y是X的同分異構體,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且含有苯環,則Y的結構有3種

  7.用下列裝置進行相關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A.可用甲裝置來探究SO2的漂白性

  B.可用乙裝置驗證HCl氣體極易溶於水

  C.用圖示的方法可以檢查丙裝置的氣密性

  D.可用丁裝置測量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氣體的體積

  8. 用下列實驗方案及所選玻璃容器非玻璃容器任選能夠實現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所選玻璃儀器

  A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乙醇 將混合物中加水,多次水洗分液 分液漏斗、燒杯

  B 證明HClO和醋酸的酸性強弱 同溫下用pH試紙測定濃度為0.1mol•L-1 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玻璃棒、玻璃片

  C 由FeCl3溶液得到FeCl3•6H2O晶體 向FeCl3溶液中不斷滴加鹽酸,加熱,至有晶體出現 酒精燈、表面皿、玻璃棒

  D 配製1 L 0.1mol•L-1的CuSO4溶液 將16gCuSO4•5H2O溶於水配成1000mL溶液 燒杯、量筒、玻璃棒、1000mL容量瓶

  9. 下列是部分礦物資源的利用及產品流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粗銅電解精煉時,粗銅作陰極

  B.生產鋁、銅、高純矽和玻璃的過程中都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C.黃銅礦冶銅時,副產物SO2可用於生產硫酸,FeO可用作冶鐵的原料

  D.生產玻璃過程中體現了碳酸的酸性強於矽酸

  10. 短週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四種元素形成的單質依次為m、n、p、q ;x、y、z是這些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z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之一;25℃時,0.01mol•L-1w溶液中, =1.0×10-10。上述物質的轉化關係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的大小:a

  B.氫化物的沸點:b>d

  C.x的電子式為:

  D.y、w含有的化學鍵型別完全相同

  11.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且滿足相應要求的是

  選項 離子 要求

  A K+、Cl-、SO42-、MnO4- cK+< p="">

  B Na+、Ca2+、I-、NO3- cH+/cOH-=1×1014

  C Al3+、NH4+、SO42-、CH3COO- 滴加NaOH溶液立刻有氣體產生

  D Na+、Mg2+、Ag+、NO3- 滴加氨水先有沉澱產生,後沉澱部分溶解

  12. 電解質溶液電導率越大導電能力越強。常溫下,用0.100 mol•L-1鹽酸滴定10.00 mL濃度均為0.100 mol•L-1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電離與氨相似, Kb[CH32NH•H2O]=1.6×10-4。利用感測器測得滴定過程中溶液的電導率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曲線①代表滴定二甲胺溶液的曲線

  B.a點溶液中:c[CH32NH2+]>c[CH32NH•H2O]

  C.d點溶液中:cH+=cOH-+c[CH32NH•H2O]

  D. b、c、e三點的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b點

  13. 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擬用鉛蓄電池進行電絮凝淨水的實驗探究,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X的電極反應:Pb-2e-+SO42- = PbSO4

  B.鉛蓄電池工作時,每轉移2 mol電子,消耗98g H2SO4

  C.電解池的反應僅有2Al+6H2O=====電解 2AlOH3↓+3H2↑

  D.每消耗103.5gPb ,理論上電解池陰極上有11.2 L H2生成

  14. 葡萄糖在人體中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結構簡式如下: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葡萄糖和乳酸含有相同的官能團

  B.向葡萄糖溶液加入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一定有磚紅色沉澱生成

  C.乳酸能發生催化氧化、加成和取代反應

  D.分子式C3H6O3,且含有羥基、羧基的有機物共有2種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5 8分

  15.氯化鐵可用作金屬蝕刻、有機合成的催化劑,研究其製備及性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1氯化鐵晶體的製備:

  ①實驗過程中裝置乙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有 ,儀器丙的作用為 。

  ②為順利達成實驗目的,上述裝置中彈簧夾開啟和關閉的順序為 。

  ③反應結束後,將乙中溶液邊加入 ,邊進行加熱濃縮、 、過濾、洗滌、乾燥即得到產品。

  2氯化鐵的性質探究:

  某興趣小組將飽和FeCl3溶液進行加熱蒸發、蒸乾灼燒,在試管底部沒有得到預期的紅棕色固體。為進一步探究該固體的成分設計瞭如下實驗。查閱文獻知:①FeCl3溶液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②氯化鐵的為306℃、為315℃,易昇華,氣態FeCl3會分解成FeCl2和Cl2 ③FeCl2熔點670℃

  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解釋原因

  開啟K,充入氮氣 D中有氣泡產生 ①充入N2的原因

  關閉K,加熱至600℃,充分灼燒固體 B中出現棕黃色固體 ②產生現象的原因

  實驗結束,振盪C靜置 ③ ④

  用相關的方程式說明

  ⑤結合以上實驗和文獻資料,該未知固體可以確定的成分有 。

  16.氫氣是一種高能燃料,也廣範應用在工業合成中。

  1標準摩爾生成焓是指在25℃和101kPa,最穩定的單質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變。已知25℃和101kPa

  時下列反應:

  ①2C2H6g+7O2g=4CO2g +6H2Ol △H=-3116 kJ•mol-1

  ②C石墨,s+O2g =CO2g △H=-393.5 kJ•mol-1

  ③2H2g+O2g =2H2Ol △H=-571.6 kJ•mol-1

  寫出乙烷標準生成焓的熱化學方程式: 。

  2已知合成氨的反應為:N2+3H2 2NH3 △H<0。某溫度下,若將1mol N2和2.8mol H2分別投入到初始體積為2L的恆溫恆容、恆溫恆壓和恆容絕熱的三個密閉容器中,測得反應過程中三個容器用a、b、c表示內N2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代表反應在恆容絕熱容器中進行的曲線是

  用a、b、c表示

  ②曲線a條件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

  ③b容器中M點,v正 v逆填“大於”、“小於”或“等於”

  3利用氨氣可以設計成高能環保燃料電池,用該電池電解含有NO2-的鹼性工業廢水,在陰極產生N2。陰極電極反應式為 ;標準狀況下,當陰極收集到11.2 LN2時,理論上消耗NH3的體積為 。

  4氨水是製備銅氨溶液的常用試劑,通過以下反應及資料來探究配製銅氨溶液的最佳途徑。

  已知:CuOH2s Cu2++2OH- Ksp=2.2×10-20

  Cu2++4NH3•H2O [Cu NH3 4]2+深藍色+4H2O Kβ=7.24×1012

  ①請用資料說明利用該反應:CuOH2s +4NH3•H2O [Cu NH3 4]2++4H2O+2OH-配製銅氨溶液是否可行: 。

  ②已知反應CuOH2S +2NH3•H2O+2NH 4+ [Cu NH3 4]2++4H2O K=5.16×102。向盛有少量

  CuOH2固體的試管中加入14 mol•L-1的氨水,得到懸濁液;此時若加入適量的硫酸銨固體,出現的現象為 ;解釋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 。

  17.用含鈷廢料主要成分為Co,含有一定量的Ni、Al2O3、Fe、SiO2等製備草酸鈷晶體CoC2O4•2H2O的工業流程如圖。已知:①草酸鈷晶體難溶於水②RH為有機物難電離

  1濾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寫出一種能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 。

  2操作①用到的主要儀器有 。

  3H2O2是一種綠色氧化劑,寫出加入H2O2後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4加入氧化鈷的目的是 。

  5草酸鈷晶體分解後可以得到多種鈷的氧化物其中Co的化合價為+2、+3,取一定量鈷的氧化物,用280 mL 5 mol•L-1鹽酸恰好完全溶解,並得到CoCl2溶液和2.24 L標準狀況黃綠色氣體,由此可確定該鈷氧化物中Co、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6實驗室可以用酸性KMnO4標準液滴定草酸根離子C2O42-,測定溶液中C2O42-的濃度,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KMnO4標準溶液常用硫酸酸化,若用鹽酸酸化,會使測定結果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18. 有A、B、C、D、E五種原子序數增大的元素,只有一種為金屬。A、B、C均為第二週期緊鄰元素,其第一電離能順序為B>C>A;B與D同主族;E為第4週期副族元素,其價層電子為全滿。

  1E元素的名稱為 ,該元素基態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 。

  2B與D分別與氫形成最簡單氫化物沸點高低順序為 用化學式表示;原因 。

  3A、B、C三種元素分別與氫形成化合物中的M-MM代表A、B、C單鍵的鍵能如下:

  氫化物 HxA-AHx HmB-BHm HnC-CHn

  鍵能kJ•mol-1 346 247 207

  上述三種氫化物中,A、B、C元素原子的雜化方式有 種;請解釋上表中三種氫化物M-M單鍵的鍵能依次下降的原因 。

  4D與氯形成的化合物DCl5,加壓條件下148℃液化,發生完全電離得到一種能夠導電的熔體,測定D-Cl鍵長為198pm和206pm兩種,該熔體中含有一種正四面體結構的陽離子,請寫出該條件下DCl5電離的電離方程式 ;該熔體中陰離子的空間構型為 。

  5E與C形成的化合物晶體結構有四種,其中一種與金剛石類似,

  金剛石晶體結構如下圖所示,該晶體的化學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該晶胞的稜長為a pm則該晶體的密度為 g•cm-3。

  參考答案

  1.D 2.B3.B4.C5.B 6.D7.A8.A9.C10.B 11.D12.C13.A14.D

  15.15分

  1①Fe+2H+=Fe2++H2↑ Cl2+2Fe2+=2Fe3++2Cl-2分

  吸收多餘的氯氣1分

  ②關閉彈簧夾1和3,開啟彈簧夾2;待鐵粉完全溶解後開啟彈簧夾1和3,關閉彈簧夾2;2分

  ③濃鹽酸1分 冷卻結晶1分

  2①排出裝置內的空氣 1分 ;②FeCl3易昇華1分

  ③溶液分層,上層接近無色,下層橙紅色2分

  ④2FeCl3 2FeCl2+Cl2 2Br-+Cl2=Br2+2Cl-2分

  ⑤FeCl3、FeCl2、Fe2O32分

  16.15分

  12C石墨+3H2g = C2H6g △H=-8kJ•mol-1 2分

  2①c 1分 ②800 2分 ③小於1分

  32NO2-+6e-+4H2O=N2 +8OH- 2分 22.4L2分

  4 該反應的K= Ksp• Kβ=1.6×10-7 <10-5 所以反應很難進行2分

  固體溶解,得到深藍色溶液1分

  溶液中存在平衡CuOH2s +2NH3•H2O+2NH4+ [Cu NH3 4]2++4H2O,加入硫酸銨固體增大了銨根離子濃度,平衡正向移動或溶液中存在平衡CuOH2s +4NH3•H2O [Cu NH3 4]2++4H2O+2OH-,加入銨根離子發生反應NH4++OH- NH3•H2O使氫氧根離子濃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動 。2分

  17.13分

  1SiO21分提高硫酸的濃度;提高反應的溫度;攪拌任寫一條即可1分

  2分液漏斗、燒杯2分

  32Fe2++2H++H2O2===2Fe3++2H2O2分

  4調節溶液pH1分

  56∶72分

  6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2分偏高2分

  18. 物質結構15分

  1鋅1分 3d104s2 2分

  2NH3>PH3 1分 均為分子晶體,NH3分子間存在氫鍵。2分

  311分;乙烷中的碳原子沒有孤電子對,肼中的氮原子有1對孤對電子,過氧化氫中的氧原子有兩對孤對電子,孤對電子數越多斥力越大,形成的化學鍵越不穩定,鍵能越小。2分

  42PCl5=PCl6-+PCl4+2分 正八面體1分

  5ZnO1分 2分

  18.有機15分

  1 1分 環戊烯1分 碳碳雙鍵、羧基2分

  2消去、加成2分 氫氧化鈉水溶液、加熱2分

  3 2分

  413 2分

  5CH3CH2CH2OH CH3CH=CH2 CH2BrCH=CH2

  CH2OHCH=CH2 3分


高三級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
高三級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
相關知識
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高三年級第一學期英語期中考試卷
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統一考試試卷及答案
高三政治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預測試卷
高三政治第一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
高三年級第一學期德育工作總結
高三歷史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高三化學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題
高二化學第一學期工作總結範文
初三英語第一學期期末試題及答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