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吃什麼中藥調理治療痛經的中藥處方調理痛經的中藥祕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痛經、月經不調是最常見的婦科疾病,許多女性為此苦惱不已。小編整理了調理痛經的中藥祕方,歡迎閱讀!

  調理痛經的中藥祕方

  1、益母草

  益母草是歷代醫家作為治療女性痛經的草藥,對於治療氣滯血淤型痛經患者有顯著的療效。益母草味性辛苦,微寒,具有活血調經,去淤血,抗凝血,止痛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還能美容養顏,減輕子宮痙攣所帶來的痛經,增加子宮興奮。

  推薦調經配方:上湯益母草

  配方:益母草,皮蛋,枸杞,磨菇***想要更加鮮美可加入一定量的肉碎***。

  功效:用上湯的煮法,不僅可以減少益母草本身的苦味,還能讓益母草的藥物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具有鬆弛子宮痙攣狀態,減輕痛經,散淤血,益腎活血。

  2、當歸

  當歸性味甘辛,微苦,有濃郁香氣,外呈黃棕色。當歸的養生功效歷來受到醫學的關注,它主要的作用是補血活血,調理月經,止痛化瘀,潤腸通道。還可以根據子宮的狀態對子宮進行雙向調節的作用,減輕子宮不正產狀態帶來的經痛。當歸有促進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的生成,並能起到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推薦調經配方:四物湯

  配方:當歸10克,熟地黃12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做法:加水煎煮取汁,分3次服。

  功效:補血活血,祛瘀止痛,能有效治療痛經,血虛,經閉,貧血等症狀,對於月經不調者,閉經痛經者有突出療效。

  3、鬱金

  鬱金為姜科植物的中藥,味性辛苦,微寒,具有行氣化瘀,活血,治療痛經,月經不調,刺痛等功效。還能清漆化痰,降氣降火,清熱涼血。

  推薦配方:鬱金配香附

  功效:活血止痛,行氣活血,香附能理氣血,調經止痛,兩者搭配,止痛效果更強,還能疏肝解鬱,緩急止痛。

  4、艾草

  艾草是一種能做藥用和食物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辛苦,是傳統的婦科重要用藥。艾草能有效的治療經寒不調,痛經,不孕等症,具有止冷痛,抗凝血,理氣血,溫經脈,止血散寒的作用。現代醫院表明艾草還是一種有效廣譜的抗病毒藥材。

  推薦調經配方:艾草煮雞蛋

  配方:艾葉10克,雞蛋2個,紅糖適量。

  做法:將洗乾淨的艾葉加水煮成汁,雞蛋另外煮熟去皮,然後放進艾葉汁中,加入紅糖再煮10分鐘。

  功效:溫經散寒,通絡止痛,調經活血,能有效治療月經不調,痛經,月經量多,經期乏力能症狀。

  痛經要注意什麼

  1、注意保暖。

  有許多會痛經的女性朋友多是因為子宮為寒性,在平時就要特別注意保暖。夏天坐在空調房的時候,要披一件長袖外套,保護身體不受涼。

  2、少吃生冷食物。

  跟腸胃怕冷一樣,經常吃冷飲,也會對子宮造成傷害,因此千萬不要貪吃冰淇淋,貪喝冰飲。在這個特殊時期應當儘量少食,以免經血淤積體內,造成疼痛難忍。

  3、多食用溫性的食物。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經期前後喝紅糖薑茶,喝下去之後不僅全身舒服,子宮也得到了溫暖,有利於經血順暢流出。

  4、注意補血。

  經血的流失會讓一些女性出現貧血,其中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因此在來潮之前,多吃一些富含鐵元素的食品,如動物的肝臟、櫻桃、牡蠣。鐵是人體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補充適量的鐵幫助促進血液的生成,避免經期出現貧血的症狀。

  5、除了身體上的調理之外,也同樣要注意對心理的調節。

  精神過度緊張,情緒焦慮急躁,都是容易誘發或加重痛經的因素。要正確認識痛經發生的原因,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

  中醫治療痛經偏方

  當歸白芍治痛經

  【功能主治】主治痛經。

  【偏方組成】當歸20克,白芍30克,赤芍、五靈脂、元胡、香附、荔枝核、懷牛膝、川芎各12克,吳茱萸、肉桂、澤蘭、紅花、甘草各8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每次於月經前5天開始用藥,服至月經來潮時停服。連續服2~3個月經週期。

  【病例驗證】用本方治療痛經患者140例,其中治癒135例,顯效4例,無效1例。

  溫經散寒湯治痛經

  【功能主治】溫經化瘀,散寒止痛。經前或經時小腹擰痛或抽痛,涼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熱痛減,經行量少,色黯有血塊,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偏方組成】當歸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白朮12克,紫石英20克,五靈脂12克,金玲子10克,葫蘆巴6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葉6克。

  【用法用量】經行腹痛開始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加減】本方適宜於寒溼搏於衝任所致痛經。如受寒重者,可加吳茱萸,桂枝之品;血瘀重者,加桃仁、紅花之類。

  【病例驗證】崔某,女,19 歲。暑月經行,不避生冷瓜果,寒溼傷中,凝滯胞脈,故經行腹痛,連及脘腹,泛噦乾嘔;經期延後,挾有紫黑血塊,淋漓七、八日始淨;舌質淡、苔白滑、舌尖邊有紫黯瘀黑,脈沉弦。綜合脈症,乃中州寒溼,影響胞脈所致的經遲痛經。應師法溫經散寒湯之義。治宜溫中、活血、通經:高良薑、制香附各9克、吳茱萸3克、小茴香6克、當歸、川芎各9克、生蒲黃***包煎***9克、五靈脂9克、陳皮、白朮、法半夏各9克、服三劑後,疼痛大減,經色轉紅,血塊消失,藥已中的,守方再服三劑。服後月經淨,精神好轉,食慾漸馨。囑服艾附暖宮丸善後。按:暑月貪涼,寒溼傷中,中陽不振,濁陰用事,當血液下注血海,暗隨其下,停滯胞脈,經行之時,乘機內發,而成經遲痛經之症,今取高良薑、制香附、吳茱萸、小茴香等溫中行氣,當歸、川芎、失笑散等活血通絡,故收立竿見影之效。

  丹蔘芍藥湯治痛經

  【功能主治】蛻膜樣痛經,症屬寒凝胞宮、瘀阻不通,不通則痛。

  【偏方組成】丹蔘、赤芍、烏藥、香附、五靈脂、山楂、延胡索、木香、三稜、莪術各10克,吳茱萸3克,肉桂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病例驗證】白某,女,20 歲,未婚。自15歲月經初潮起,每次行經小腹部呈持續性劇痛,甚則肢冷汗出,泛惡嘔吐,小腹腰背涼感,喜按喜暖,經期準,經量多,色紫有血塊或如爛肉樣片狀物排出***曾作病理切片診斷為大片內膜組織***,血塊排出後痛減,血量亦漸減少,舌紅有紫氣,脈細弦。現月經將臨,治當溫經通絡,活血化瘀。脫膜散加味主之,服上藥7劑後月經來潮,量較前減少,腹痛明顯好轉未嘔吐。以後每於經前服上方,連續3個月經週期,痛經告愈。

  柴胡通經湯治痛經

  【功能主治】主治痛經。

  【偏方組成】柴胡10克,香附10克,陳皮10克,鬱金10克,當歸12克,赤芍12克,元胡15克,小茴香6克,烏藥12克,益母草15克,丹蔘15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早晚服下。於經前5天開始服藥,6劑為1療程。連續服用3個月經週期。

  【病例驗證】謝某,女,27 歲。未婚,有痛經史8年,14歲月經初潮,每次月經來潮前小腹脹痛,時輕時重,劇痛時不能站立,臥床翻滾,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噁心嘔吐,不欲進食,月經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血塊,胸肋及兩乳房作脹,煩躁,舌質紫黯,邊有瘀點,苔薄白,脈沉弦。屢服西藥治療無效,現月經來潮,上症復現。辨證為氣滯血瘀痛經,治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用通經湯加蒲黃、五靈脂各9克,附子、艾葉各6克,橘核12克。服藥3劑,諸症減輕。下次月經前守方服5劑,痊癒,諸症消失。經隨訪,至今未再復發。

  當歸赤芍治痛經

  【功能主治】清熱消腫,行瘀止痛。主治痛經。屬熱性者經行腹痛,往往於經行第一天腹痛甚劇,或見血塊落下則痛減,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或弦數。

  【偏方組成】當歸1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大生地12克,紅藤30克,敗醬草20克,金鈴子10克,炒五靈脂12克,炙乳沒各5克。

  【用法用量】先將上藥用清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經行腹痛開始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加減】證見膜樣痛經,腹痛劇烈兼見嘔吐者,加服輔助方:川連5克、川貝母粉10克、公丁香5克、肉桂3克,四味共研細末,分成5包,每日1包,分2次沖服,吐止即停服。平日可加服逍遙丸,每服6克、日服2次。

  【病例驗證】楊某,女,29歲。痛經久而不愈,腹痛痛於臍下小腹部,來潮第一天腹痛甚劇,及至發現膜樣脫落前又見一陣劇痛,繼而血塊落下則痛減,舌質紅,脈弦,確診為熱性痛經。於經行前以上方服7劑,服用兩個月後,痛經減輕。服用3個月後,痛經病癒。


蔓越莓膠囊適合什麼年紀的女人食用
夏季吃什麼可以清熱去火排毒
相關知識
吃什麼東西可以治療月經不調
大腦神經紊亂吃什麼好有哪些治療方法
喉嚨痛吃什麼好有哪些治療方法
女性吃什麼食物可以治療閉經
老人痛風可以吃什麼魚好以及治療方法
上班族胃病吃什麼菜好有助治療胃病
秋季便祕吃什麼好有哪些治療的食品
血壓低的人吃什麼好低血壓治療方法
吃什麼可以有效治療便祕
關節炎吃什麼食物可以治療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