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媽媽如何教育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放眼世界,德國人的嚴謹有目共睹,如此強大的民族,從何而來?答案是:教育,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德國媽媽教育孩子方式,希望對你有幫助

  德國媽媽教育孩子方式

  1、早早開始

  早在孩子尚不滿週歲而只會在床上亂爬打滾時,家長就會用手勢等肢體語言努力讓孩子明白:床邊上可是危險區,摔下去是很疼的,故要求孩子不準越過用枕頭或被子搭建的“籬笆”。如果孩子偶爾違反了規定,家長便會一邊作出溫柔的提示聲,一邊輕輕把孩子拖回“安全區”。如果孩子多次違反,提示即升格為語氣溫和的批評,如寶寶怎麼又犯錯了呢?這也許是孩子誕生後接受的首次“規則教育”,印象絕對深刻難忘,以至於不少德國人可以沒齒不忘。德國大文豪歌德在一篇回憶錄中就提到,在他開始蹣跚學步之前,曾在床上違反了媽媽的“不準將小腦袋伸進床柵欄”的規矩,導致小腦殼尷尬地進退兩難——他還動情地聲稱,這可是他接受的由不守規矩引發的第一個教訓,實在是“永世難忘”啊!

  2、深入淺出

  要求抽象思維尚不發達的幼兒來正確“解讀”種種抽象的“教條”自然有相當的難度,由此家長輔以圖片、故事、演示、肢體語言等種種方式來加強孩子對“規則”的理解。如在引導孩子學“不能貪吃”這一“規則”時,就講講“貪吃麥苗最後被撐死的小馬駒”的童話故事。

  3、從生活瑣事做起

  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有關各種生活瑣事的“規則”,其中包括定時起床和上床,堅持早鍛鍊、吃早餐和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用餐定量,看電視每天不超過2小時,見到老人要有禮貌等等,其中強調的是原則,包括按時起居、規律生活和自我控制等。

  4、隨時隨地無處不在

  德國式的“規則教育”實際上隨時隨地、無處不在。如當帶孩子走在馬路上時,孩子就會得到“紅燈亮了絕對不能通過”的訓導;甚至在孩子們玩遊戲時,“遵守規則不準賴皮”也被提高到與人品相關的高度。

  5、讓孩子自我監督

  在許多場合下,監督孩子是否遵守“規則”的人並不一定非得家長,而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充任。漸漸地,他們便可以逐步做到在沒有家長催促或提醒的情況下,自覺地守規矩,可謂習慣成自然。

  6、循序漸進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理應學會遵守不同“難度”或要求的“規則”。即以強調培養“集中注意力”,即“專心”的“規則”為例:2歲半的孩子,父母可以開始設立每天20分鐘的“安靜無話”時段,要求他在自己固定的位置專心做事情,不說一句話,如果孩子沒有做到,那就需重新再“安靜無話”20分鐘。而待孩子長大到四五歲時,“安靜無話”時段就分別延長至40分鐘和1個小時了。

  7、不忘尊重孩子個性

  每每在孩子著手做事之前,老師或家長便會把種種“規則”向孩子講明,同時也允許孩子提出反面意見。此後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孩子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或意願去做他喜歡做的任何事。實際上,這樣孩子往往不僅工作完成得較順利,而且相關的“規則”也遵守得較好。

  8、不搞強迫體罰

  德國人既不像美國人那樣往往給予孩子充分乃至極度的自由,也不像中國等東方民族那樣一味要求孩子“規規矩矩”,即聽話或乖。他們認為: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同樣有享受自由的權利,當然,這是一種在“規則”允許範圍內的自由。德國家長在實施他們的“規則教育”時,從來不搞體罰,同時也和美國人一樣,樂於肯定或讚美孩子做得好、較好甚至只有進步的事情。

  德國媽媽教育孩子任務

  1.能力大於成績

  2.身教重於言教

  3.尊重優於權威

  4.吃苦好過吃補

  5.規則大於寵愛

  6.放養優於圈養

  7.自由大於限值

  8.自制甚於控制

  德國媽媽教育孩子準則

  鐵規則1: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鐵規則2:孩子有十個缺點,父母要為其中五個負責

  鐵規則3:教養孩子,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鐵規則4:告訴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來

  鐵規則5: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鐵規則6:學習如何爭辯,是成長的第一步

  鐵規則7:學習愛與被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鐵規則8: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

  鐵規則9: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鐵規則10:教育孩子:社會沒有絕對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教育孩子基本禮儀
德國家長怎麼教育孩子
相關知識
德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德國媽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美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獨立
外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美國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美國家庭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美國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德國媽媽如何教育孩子
單親媽媽如何教育孩子
單親媽媽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