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產業發展機制研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摘要】本文在分析風險投資產業的成長與成熟影響因素的基礎上,總結了風險投資產業發展演化的基本特徵,概括了決定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動力機制,並得出了具體的結論與現實啟示。 
  【關鍵詞】風險投資 產業 機制 
   
  一、引言 
   
  風險投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金融投資產業——風險投資業,並在世界各國形成迅猛發展的趨勢。風險投資產業對經濟的貢獻是常規產業的數倍,各國都大力促進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但是在不同的國家,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方式與路徑各不相同。在美國,市場機制與政府支援相配合,誘致性和強制性制度變遷的有機結合,促進了美國風險投資業的發達;而日本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是在日本政府的強制力下推行和完成的,日本政府是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推動者、實施者。因此,研究風險投資產業產生髮展的特徵與規律,明確其發展機制,對於促進風險投資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成熟壯大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風險投資產業的內涵及其發展 
   
  1、風險投資的含義 
  風險投資是通過向極具增長潛力的未上市新興企業進行權益資本或準權益資本投資,並通過提供管理服務參與企業的發展過程,在企業創業成功後通過權益資本轉讓,實現高資本增值收益的一種特殊型別的金融資本運作方式。又稱為風險資本或創業投資。但二者的表述角度略有不同,風險投資從資本的運營活動角度表述,而風險資本是從資本的貨幣形態描述,兩者有共同的本質。如果將二者結合起來考慮,風險投資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金融運作制度。 

  2、風險投資產業的成長與成熟 
  風險投資產業的成長體現在三個方面:產業規模擴大、投資結構高度化和投資結構效率提高。這三個指標從不同的角度衡量了風險投資業的發展狀況。風險投資產業規模的擴大指標具體包括融資規模、投資規模、風險投資機構數目和風險投資基金數目;投資結構高度化是指投資結構不斷從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演變的過程,實質是隨著科技發展、技術進步、分工的深化,投資結構不斷向高度附加值化、高技術化、高集約化發展。風險投資結構效率則包括不同組織形式的風險投資公司的比例、受資行業結構合理性、受資地區重點是否明顯、受資企業發展階段結構是否合理等內容。這三個指標揭示了風險投資業的成長與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變動與區域經濟結構演化的內在關聯性。同時,以上三個方面是相互影響和制約的。風險投資產業規模的擴大是風險投資結構高度化的基礎,風險投資結構效率是風險投資產業規模擴大的前提,而投資結構高度化又為風險投資結構效率提供了條件。 
  風險投資產業的成熟要綜合考慮更多的影響因素,單純的風險投資活動的層次和大量的資金並不足以構成一個專業和成熟的風險投資市場。一個成熟風險投資市場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經濟條件、法律與法規條件、財政條件、文化條件以及中介組織發展等。同時,由於風險投資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它的成熟不僅僅是風險投資產業單獨的成熟,而是必須與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整體發展相聯絡,特別是與產業結構的升級相聯絡。因此,風險投資產業的成熟條件涉及到一國的經濟政治、法律法規、社會文化和相關配套機構與設施等諸多方面因素。 
   
  三、風險投資產業演化發展的規律 
   
  在現實研究中,由於各國的初始條件和社會環境不盡相同,以及風險投資發展階段與水平不同,風險投資會表現出不同的執行特徵和制度內涵,而且由於人們對風險投資不同的理解與界定,在各國會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思路,從而使得風險投資作為一個產業,在各國表現出不同的發展特徵。總的來看,風險投資產業發展演化具有以下規律。 
  1、風險投資的產生與發展是市場行為,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市場機制 
  從微觀的風險投資的運作過程來看,風險投資主要是包括融資、投資、投資後管理和退出四個主要環節的一種迴圈運作過程,這一過程都必須依靠市場行為來逐一完成;從巨集觀角度而言,市場不僅決定了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更重要的是決定了其最終的發展方向,風險投資產業的生存與發展最終還需經受市場機制的考驗。 
  2、政府在風險投資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雖然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是市場行為,但是其生存和發展卻是政府與市場共同協調作用的結果。從歷史經驗來看,風險投資業誕生到政府支援前,其生存和發展的步伐一般很緩慢;在政府明確支援後,風險投資業得到長足發展。在風險投資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主要是從建立風險投資市場機制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著手,包括經濟、制度、文化等諸多方面。 
  3、市場行為與政府支援在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與發展中是相互作用,互為補充與選擇的關係 
  一方面在風險投資運作的主體市場力量相對微弱的前提下,其發展需要外來力量的扶持,政府通過扶持行為,推動其發展壯大;隨著風險投資產業的壯大,市場機制的力量增強,佔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政府的扶持政策,必須通過市場來檢驗與篩選,風險投資產業在實踐活動中也不斷調整和完善,反映了風險投資行業的演化和進步。市場行為與政府支援的動態均衡是風險投資行業最終走向成熟的必備條件。 
   
  四、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動力機制 
   
  如前分析,在不同的國家,風險投資產業產生與發展的條件和因素並不完全一樣,其中有一些條件和因素,卻是所有國家在風險投資發展程序中都不可缺少的。那些對風險投資的發展起著根本性決定作用的因素,我們可稱之為風險投資的動力因素,具體而言也就是那些能夠直接推動風險投資活動的根本性的決定力量。作為風險投資的動力因素,涉及到風險投資程序中的客觀內在動因。可以說,一國風險投資程序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國所擁有的風險投資動力因素的形成及其強弱程度。 
  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動力因素的基本特徵是:長期制約或影響風險投資發展過程的最原本因素,它對風險投資的發動和演進具有決定作用,並規範和決定風險投資發展的形式、速度和方向。根據現有的理論進展和經驗分析,推動風險投資發展的動力因素主要包括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企業家精神、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它們與風險投資產業的關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1、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 
  任何投資的動力都來自於對利潤的追求。但是由於投資過程中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客觀存在,風險投資既有可能增值獲利,也有可能遭受損失而決定的。風險投資是一種高收益伴隨高風險的投資,風險投資家承擔了極大的風險,但也有可能獲得超額的風險投資收益。傳統金融機構一般注重資金投放的流動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原則,再加上貸款利率等方面的限制,商業銀行一般不敢承擔高風險投資於高科技企業,也難以從中獲得相應的高收益。但是完善的風險投資運作機制可以實現風險與效益的統一,通過有效地控制風險並分享收益。 
  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能夠從根本上促進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根本原因在於其本質上屬於一種制度變遷,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保證風險與效益的統一。一是通過風險投資組織形式的選擇來組合資源,改善資訊不對稱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道德風險,提高風險投資的運作效率。其中有限合夥制是風險資本的最佳、最有生命力的組織形式。二是通過嚴格的專案遴選機制挑選最有潛力和最符合自己投資專長的專案來進行資本投放;通過各種投資策略實現風險的控制與分散。三是通過有效的產權約束機制來強化風險控制;通過積極的投資後管理機制來實現資金增值的最大化與風險的最小化。四是通過暢通的資金退出機制渠道實現收益分享。只有在承擔較高風險後獲得相應的高收益,才能真正實現風險與效益的對稱統一。完善的風險投資運作通過風險資金的退出增值,使得風險投資機構得以分享高科技企業成功後的高收益,使投資者的資本保值和增值有了可靠保障,也解除了風險投資家的後顧之憂。

所以,僅僅有了高收益的預期還不夠,只有從機制上為高收益的預期提供安全保障,才能夠吸引資本與人才向風險投資領域流動,風險投資產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2、風險投資的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是那些有判斷能力、有信心和有冒險精神的企業領導者,是以一種新的方式組合生產要素的群體。而企業家精神,就是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創新被認為是具有技術性的,能夠打破平衡的好主意。因此,從另一種觀點看,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思考和行為方式。百森商學院則認為企業家精神是在不考慮資源目前是否可得的情況下辨識機會並且利用它,目的是在私人和公共領域內創造財富。 
  在風險投資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其無可置疑地扮演著一個發動因素。一是企業家的人力資本對於風險投資來說,比物質資本更為重要。在風險投資業的發展過程中,最稀缺的資源是企業家的能力;最緊迫的問題是合理而有效的配置現有資源。只有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階層充分發揮高超的管理才能,風險資本才能產生其應有的高效益。二是風險投資行業的高風險特別需要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階層。企業家的作用在於消除不確定性,應對不完全資訊和高交易成本;當市場形成越不完全,就越需要企業家的創新活動,把資本和技術投向最具效率和前途的生產活動中去。三是企業家精神決定著風險投資產業的演化與組織創新。產業是具有相同的組織形式的一系列組織,產業的演化就是特定組織形式的擴散。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階層既能夠通過創造出新的和有競爭力的組織形式來重新組合現有產業,也可以通過“複製”現有組織形式使產業走向均衡。企業家精神會帶來新的組織形式產生,引起競爭環境的變化,導致新組織形式的擴散,從而完成產業的發展與成熟的演變過程。 
  3、科學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風險投資發展的原動力。大量的技術創新的可能性產生了對風險資本的強大需求,風險資本也由此產生髮展,並極大地推動了技術創新的發展。在此背景下,風險投資企業應運而生並不斷演變發展。 
  從歷史淵源來看,風險投資產業產生於技術創新活動的蓬勃發展之中。具體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技術創新的資金需求促進了風險投資的產生。由於技術創新本身的高風險性、高回報性的特點,特別是技術創新活動對資金的客觀要求,催生了風險投資這一具有開創性的投資方式的產生。二是創新技術產業成為風險投資資本增值的主要途徑。技術創新的出現,特別是那些能提供巨大消費潛力以及高收益的技術,能促進風險投資行業的興旺和擴大高科技產業化,是現代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產品和勞務的過程。隨著高科技產品業務不斷髮展壯大和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風險資本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加速擴張。三是風險投資本身也是一種科學的創新活動。風險投資活動不同於傳統的投資方式,從融資投資方式、組織管理方式、專案評估決策方式到資本市場運作方式都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執行機制,產生出獨特的資源整和、資金配置、激勵與約束效應。因此,風險投資具有來源於創新活動的文化血脈。風險投資活動所體現出來的正是一種科學的創新型文化。 
  風險資本只有投資於高新技術產業才能實現資本增值,而高科技產業也只有在風險資本投資的前提下才能迅速產生效益和實現持續發展,二者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4、經濟增長 
  依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庫茲涅茨教授的經典式定義,現代經濟增長是一個國家給本國居民提供日益多樣化商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提升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識形態之相應的調整的基礎上的。風險投資活動的興衰發展,是與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緊密相關的。風險投資活動產生在一國經濟長期快速或穩定增長的過程中,受挫於經濟增長的波動過程中,世界各國的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歷史無不揭示了這一點。從長期來看,風險投資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是相伴相生的關係。 
  現代經濟增長對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是現代經濟增長為風險投資的產生髮展提供了基礎的環境與條件。首先,現代經濟的穩定增長不僅降低了風險投資的整體風險,還為風險投資提供了最基礎的發展條件——資本的不斷積累與持續供應;其次,現代經濟的持續增長會導致持續的技術創新,在國民產出量持續上升的過程中會出現持續的對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巨大需求,從而促進風險投資的產生;最後,現代經濟增長帶來的制度、觀念和意識形態的調整和創新,為風險投資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環境、人才培養與制度支援。因此,整體經濟環境無論在短期和長期都對風險投資有著最大的影響。二是現代經濟增長為風險投資業的產生髮展提供了機遇與空間。經濟增長必然帶來經濟結構的變化,湧現諸多投資機會,這不僅為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髮展提供了機遇,而且由於這種變化的長期存在,並且處於長期上升的趨勢,就為風險投資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使得風險投資不僅能夠在微觀層次順利完成風險資本迴圈的整個過程,也可以使得風險投資產業在巨集觀層次順利完成組織結構的創新擴散和產業形態的變遷。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明確,風險投資業是現代經濟增長本身的產物,並最終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促進因素,當風險投資與新的經濟增長之間的良性互動關係真正形成時,風險投資業作為一個產業就真正發展起來了。 
   
  五、結論與啟示 
   
  研究表明,市場機制是風險投資行業產生的基礎,而政府的扶持是風險投資發展壯大最重要的保障,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發展與成熟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那些對風險投資產業發展起著根本性決定作用的因素中,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風險投資的企業家精神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科學技術創新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需求動力,現代經濟增長則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長期動力。 
  以上研究給予我們以下現實啟示。一是要充分協調與發揮市場與政府在風險投資產業制度變遷中的作用。不僅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也要積極發揮政府扶持的保障與支援作用,既要滿足市場主體風險投資者強烈的制度創新需求,也要實現政府最大限度地獲得制度變遷的規模效應,實現制度變遷的效率最大化,路徑最優化。二是要加強技術創新活動對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互動效應。一方面技術創新活動能夠極大促進技術進步,而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另一方面技術創新活動能夠真正產生風險投資的需求。要加強技術創新活動對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拉動效應,不僅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技術研發體系,而且必須建立良好的技術市場機制,前者為風險資本的運作提供豐富的技術產品,後者則使技術創新成為風險投資發展的強有力的技術支援後盾。三是加強企業家精神的培育。促進企業家精神形成的關鍵不僅在於要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企業家,更重要的是培育產生企業家群體的文化環境。一個為開創企業提供動機的支援性的文化環境或是激勵是最重要的,而且文化背景決定了具有創業潛質的個人的分佈狀況。一個國家的人口中具有創業傾向的頻率越高,它所儲備的潛在企業家就越多。因此,進行風險投資和創造企業的概率就越高,風險投資產業就越能夠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 於暉:風險資本市場發展模式的有效性比較及啟示[J].經濟縱橫,20017. 
  [2] 李建華、劉曉巨集、羅雨澤:風險投資決策行為的理論研究與稅收政策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021. 
  [3] 楊善林、張行宇、李姚礦:制度與創業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085. 
  [4] 陳德棉、蔡莉:風險投資:國際比較與經驗借鑑[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5] 金永紅、奚玉芹、張立:國外風險投資運作機制特徵分析及其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610.

關於投資決策的思考
基於範圍經濟的企業投資決策約束機理研究
相關知識
風險投資產業發展機制研究
風險投資環境發展策略研究
風險投資創業計劃書
基於範圍經濟的企業投資決策約束機理研究
中國發展風險投資業務問題解析
風險投資與高新技術產業的融合效應探究
風險投資者對企業家的素質要求
創業計劃書風險投資
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我省生物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