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物理質量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是度量物體在同一地點重力勢能和動能大小的物理量。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物理質量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正確說出質量的單位和進率,並能正確地進行質量單位換算。

  2.知道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它不因為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的變化而改變。

  3.瞭解常見的測量工具,能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比較,形成對質量概念的初步認識。

  2.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學會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並能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養成物理知識與實際相聯絡的意識和習慣,在實際物理情境中體會物理過程,學習物理知識。

  2.通過對托盤天平的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覺遵守操作原則的良好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質量是物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教材首先通過舉例,如地球上的物體及宇宙中的天體,讓學生認識到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通過讓學生思考組成物體的物質有多有少,進而給出質量的初步解釋,並讓學生對質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認識。天平是測量質量的基本工具,教材介紹了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再讓學生仔細觀察天平的構造,在知道使用要求的基礎上,在實際測量中學習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測量儀器,使用規則比較複雜,操作難度較大。教材通過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的實驗來讓學生學會天平的使用。首先在學生實驗前把涉及器材安全的問題作為強制性要求,並提示學生思考這樣要求的道理。托盤天平的使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不應生硬地告訴學生使用托盤天平的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不講任何道理,學生只要記住了、照著做,就算達到要求了。其實,儀器的使用規則都是有道理的,教材讓學生邊操作邊思考,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在操作體驗的基礎上體會天平的操作程式和規則,就明白並學會了如何用天平稱量質量。

  教學重點:質量的單位,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三、教學策略

  關注學生生活,以生活中的現象為切入點,讓生活走進物理,讓物理走向社會。具體通過講解、設疑、自學、小組討論,使同學們認識質量的概念,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物理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而改變。通過觀察、講解、示範操作,學生親自操作,讓學生認識天平的結構,學會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通過實踐操作和交流與討論,培養學生探究、合作、主動的學習方式的形成,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讓他們在學習中體會探究的快樂,這有利於同學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天平是精密的測量工具,通過對天平的學習,培養學生注意儀器安全的意識。通過對托盤天平的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覺遵守操作原則的良好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天平、砝碼、橡皮筋、火柴棒、一截車胎、大頭針、大螺栓、木塊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匯入新課(5分鐘) 教師出示橡皮筋、火柴棒、一截車胎、大頭針、大螺栓、木塊等讓學生觀察。
思考:能否將這些物體進行分類?你分類的理由是什麼?
根據討論歸納:上述物體可以分為三類:
大頭針和大螺栓為一類,它們都是鐵製成的;
火柴棒和木塊為一類,它們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橡皮筋和車胎為一類,它們都是由橡膠製成的。
根據前面的分類教師講解:大頭針和大螺栓、火柴棒和木塊、橡皮筋和車胎,我們都把它們稱為物體。構成這些物體的鐵、木材、橡膠,我們都把它們稱為物質。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
結論:一切物體都是物質組成的。
思考:結合上面的幾個例子回答,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相同嗎?
學生交流、討論後回答。
 
 
學生回答:不相同。大頭針和大螺栓雖然都是由鐵這種物質構成,但兩者所含鐵的多少不同,大螺栓比大頭針所含的鐵多;火柴棒和木塊都是由木材這構成,但木塊比火柴棒所含的木材多。
從熟悉的例項入手,培養學生用分類的方法認識事物的能力,同時為下面理解質量概念做好了鋪墊。
新課教學(30分鐘) 一、質量
在物理上為了描述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引入質量概念,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其中的“質”指物質,“量”是“數量”,指物質的多少。
思考:物理中所說的“質量”與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產品“質量”相同嗎?
質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你知道哪些質量的單位?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是怎樣的?
討論總結: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是千克,符號是kg。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噸(t)。它們的換算關係是: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生活中常用的單位有:公斤、斤、兩,1千克=1公斤=2斤=20兩。
學生閱讀課本“科學世界”,瞭解“千克”的由來。閱讀第“小資料”,對質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認識,構建具體的質量量級觀念,並引導學生完成下列的單位換算:
細菌:m=1×10-11kg=1×10-11×103g=1×10-8g=1×10-5mg
一元硬幣:m=6×10-3kg=6×10-3×103g=6g
新生兒:m=3kg
成人:m=70kg
大象:m=6.0×103kg=6t
輪船:m=107kg=107×10-3t=104t
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物體的質量:如一頭大象約6t、一名中學生約50kg、一枚一元硬幣約6g、一個雞蛋約50g,一本物理課本約200g,一張郵票約50mg、一枚大頭針約80mg。
 
 
物理中所說的“質量”是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產品“質量”是表示產品優劣。
 
 
 
 
 
 
 
 
 
 
 
 
 
學生按要求操作。
 
 
培養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本領。
 
 
 
 
 
讓學生認識質量的單位和進率,並能正確地進行質量單位換算。
 
 
 
 
 
 
 
為後面的分組實驗做好必要的準備。
二、質量的測量
你知道哪些測量質量的工具?
測量質量的工具很多。結合實物或圖片向學生介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有桿秤、磅秤、案秤、電子秤、檯秤;
學校實驗室、工廠化驗室常用的有托盤天平、物理天平;
近代最精密的測量質量的儀器是電子天平。
   
三、天平的使用
通過播放課件,或掛圖,結合實物讓學生認識托盤天平的主要構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通過交流總結,明確:
(1)平衡螺母:用來調節天平橫樑平衡;
(2)指標和分度盤:判斷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據指標在分度盤上左右擺動幅度是否相等來判斷,而不必等到指標完全停止擺動,只要在分度盤擺動幅度相同即可;
(3)標尺、遊碼、砝碼:指示所稱物體質量。
學生自學課本“天平的使用”部分,討論使用天平有哪些注意事項,為什麼要這樣要求?
◆學生實驗分組實驗: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質量
讓學生邊操作邊思考:你所用的天平有沒有檢查天平底座是否水平的裝置?應怎樣調平?你的天平的平衡螺母安裝在什麼位置?如果指標偏左,應該向哪個方向旋動平衡螺母?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在操作體驗的基礎上體會天平的操作程式和規則,就明白並學會了如何用天平稱量質量。
◆交流總結: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
(2)把遊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節橫樑上的平衡螺母,使橫樑平衡;
(3)將被測物體輕放在左盤上,估測物體的質量,將適當的砝碼輕放在右盤上,增減砝碼,並移動標尺上的遊碼,直到橫樑恢復平衡(千萬注意:此時不能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樑平衡);
(4)算出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再加上游碼所對的刻度表示的質量,即得出左盤中被測物體的質量。
◆分析討論:
1.利用天平測量一枚大頭針的質量,你遇到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解決?
2.測量墨水瓶中最多能盛多少水,你能想出哪些方法?怎樣測量更合理?
測量墨水瓶中最多能盛多少水,必須要進行如下操作:①墨水瓶裝滿水,用天平測出墨水瓶和水的總質量;②用天平測出空墨水瓶的質量;③計算出水的質量。操作順序可以有兩種:①②③或②①③,這兩種方法都能測量出水的質量,但若按前一種方法,必須把墨水瓶裡的水倒乾淨,可是墨水瓶裡的水是倒不乾淨的,瓶壁上多少會沾有一些水,這樣測量得不準確。所以,要準確科學地進行測量,必須採用第二種方法。
總結測量液體的質量的步驟:
(1)用天平稱出容器的質量m1
(2)將容器灌上適量的液體後,用天平稱出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m2
(3)液體的質量mm2m1
 
 
 
 
 
 
 
 
 
交流總結:使用托盤天平的注意事項:
(1)防止損傷 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往盤裡增減砝碼時要輕拿輕放,用後及時將砝碼放回砝碼盒裡。
(2)防止鏽蝕 要保持天平乾燥、清潔;不要用手摸天平盤,不準把潮溼的東西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盤裡;砝碼要用鑷子夾取,不準直接用手拿。
 
 
 
學生邊操作邊思考。
 
 
 
 
 
 
 
 
利用天平測量一枚大頭針的質量,你遇到問題是:大頭針質量太小,小於天平的分度值,無法直接測量。採用的方法是:測多算少。
 
天平是較複雜和緊密的測量工具,只有掌握各部分的作用,才能讓學生學會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培養學生安全操作實驗儀器的意識。
 
 
 
 
 
 
 
儀器的使用規則都是有道理的,讓學生邊操作邊思考,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在操作體驗的基礎上體會天平的操作程式和規則,就明白並學會了如何用天平稱量質量。
 
 
 
 
 
 
 
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並能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四、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
◆實驗探究:
1.用天平稱量一塊橡皮泥的質量。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狀後再稱一稱,它的質量會改變嗎?
2.一塊冰放在杯子中,用天平測量其質量。待冰熔化成水後再測量一次,看冰化成水後的質量有沒有變化。
3.用天平稱量室溫下的鐵塊質量。把這個鐵塊放在沸水中煮一段時間,取出擦乾再稱一稱。它的質量會改變嗎?
4.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物體被宇航員帶到太空後,質量沒有變化。
實驗總結:物體的質量不會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只要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不變,它的質量就不變,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
學生通過實驗進行探究。 得出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質量不會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課堂小結(5分鐘) 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學生回答或與同學們進行交流,老師恰當總結。
梳理本節課知識內容,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老師同學交流,最後總結出本節課的知識點。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梳理本節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記憶。

  物理質量教學反思

  開學以來,我帶領著學生學習第六章物質的物理屬性中的物體的質量。學生知道質量的單位和符號,學會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量。

  這一節的教學重點是天平的正確使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總是反覆強調天平的調節與使用方法。如果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學生掌握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會更好。首先,讓學生閱讀一下天平的使用說明,然後教師演示正確的使用方法後,判斷書上四幅圖中同學的操作錯誤,最後故意做出一些操作上的錯誤,引導學生分析,因錯誤而發生的後果,使學生學會天平使用的相關問題。

  學生在天平使用的實驗操作之前,讓學生複述天平使用步驟,然後在實驗過程中逐漸感性的體會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所有的實驗做好後我給學生加了一個測空燒杯的質量,再將空燒杯放在右盤再次測量發現什麼?總結左物右碼,物體質量等於砝碼總質量加遊碼左端對準的示數值,左砝右物呢?思考遊碼的作用、相當於什麼?這時再讓他們來做有關天平使用的習題就容易多了。

三打白骨精教學設計
七年級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七年級物理質量教學設計
八年級物理能量教學設計
滬科版八年級第七章物理質量教學設計
八年級物理質量教學工作反思總結
七年級地理聚落教學設計
初中九年級物理力的教學設計有哪些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學設計
初中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設計
七年級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學設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