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為了切實加強村委的安全管理工作,強化安全管理責任,確保村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需要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你喜歡。


↓↓↓更多村級安全生產的內容***詳情***↓↓↓***

☆★村安全生產實施方案

☆★鄉村安全生產責任書

☆★村集體經濟管理制度

☆★村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

☆★安全生產管理規定3篇


  篇一

  村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1、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村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如遇工作需要或緊急任務,應隨時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

  2、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由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主持,村“兩委”全體成員、村安委會成員和安全協管員等參加。

  3、會議學習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傳達貫徹上級黨委、政府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和重要工作部署;聽取村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彙報;總結、分析村安全生產形勢,部署下階段工作措施與任務;協調解決村安全生產相關事項,研究決定村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4、會議應做好籤到,形成會議記錄或紀要,做出書面決定。

  村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1、村委會統一組織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積極倡導安全文化,培育安全典型,推進安全宣傳教育社會化,努力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宣傳輿論氛圍。

  2、編制年度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計劃,結合季節氣候特點和安全生產月、“安康杯”、“11·9消防日”等活動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利用村廣播、宣傳單、宣傳車、板報、專欄、標語、競賽、考試、講座、事故案例、電化教育等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安全知識。

  3、村安全管理人員要定期參加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的安全教育培訓,學習掌握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4、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和落實“三級”安全教育制度,檢查督促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自覺接受有關安全教育培訓,持證上崗。

  5、定期總結、交流安全生產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推廣普及。

  6、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知識進農村、進社群、進家庭活動,組織村民安全知識專題教育,把安全知識帶回家,提高村民的安全觀念和安全素質。

  村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1、村委會制定安全生產檢查計劃,每月至少組織1次的安全生產檢查。根據轄區特點,組織經常性、季節性、突擊性和專業性的安全生產檢查活動,做到安全檢查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

  2、嚴格領導帶隊檢查制度。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在重大節日、重要時段帶隊檢查安全生產工作;每月至少1次帶隊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3、日常安全檢查一般要查機構、查制度、查管理、查隱患、查措施,認真填制安全檢查記錄。參加檢查的有關人員與被檢查生產經營單位現場負責人在檢查記錄上簽字。檢查時發現安全問題必須立即反饋給生產經營單位,並督促其及時落實整改。存在安全生產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應立即向鎮政府或有關部門報告。

  4、對轄區高危行業領域企業、重大危險源、特種裝置、隱患路段等重點部位實施重點管理。對危險化學品、人員密集場所、特種裝置、隱患路段以及其他事故易發單位和場所開展專項安全檢查,每季度不少於1次。

  村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1、村委會安全生產檢查必須堅持檢查與整改相結合的原則,對發現的安全問題或事故隱患,應通知被查生產經營單位落實整改,明確整改的時限與要求;發現重大安全隱患應及時上報鎮政府或有關部門。

  2、村委會明確整改跟蹤責任人,並根據整改期限和生產經營單位整改進度,及時組織複查,記錄整改複查情況。對複查不合格的,應要求生產經營單位繼續限期整改。對拒不整改、多次逾期整改不到位或者無法整改的,應及時上報鎮政府或有關部門處理。

  3、發現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並危及人身安全時,應要求生產經營單位立即組織人員撤離危險作業區,暫時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裝置,並報告鎮政府或有關部門依法查處。生產經營單位應積極實施整改,待上級政府或有關部門複查確定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後,方可恢復生產經營活動或恢復使用裝置。在隱患整治排除過程中,村委會積極配合上級政府或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4、對發現事故隱患並及時向村委會反映的有關單位和個人,酌情給予獎勵。

  5、嚴格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因事故隱患排查整改不到位、安全生產職責履行不到位,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按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6、村安全管理人員要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未及時發現、上報並採取措施的,一經查出,取消當年度評優評先資格,並嚴肅處理。

  村事故報告和應急救援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指定專人負責認真做好轄區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報告等事故管理工作,不得遲報、漏報、瞞報、謊報事故。

  2、成立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制定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以村聯防隊、兼職消防隊員、民兵小分隊為主力的應急救援處置隊伍,並適時組織演練。每年演練不少於1次。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和其他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參與村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在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救援有關工作。

  3、轄區發生安全事故,村“兩委”主要領導應立即趕到現場,啟動村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搶救傷員,疏散事故現場無關人員,儘可能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態的擴大。同時積極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誌、繪製簡圖、或照相攝像,儲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現場,毀滅證據。

  4、接到事故報告後,村“兩委”主要領導應立即趕到現場,瞭解情況。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一般由村“兩委”主要領導擔任***或組長委託人應及時向鎮政府、縣級安監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單位概況、時間、地點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措施以及事故控制情況;事故報告人及***;事故情況發生變化的,應及時補報。

  5、上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和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後,應積極配合,在上級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協助事故搶險救援和調查處理,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做好事故善後工作,併為調查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有關人員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6、跨村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按屬地管理原則,由事故發生地負責事故的統計、報告。

  7、村安全協管員要督促轄區生產經營單位按規定做好事故統計、報告和處理工作,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建立事故應急管理制度和檔案。

  8、認真落實上級關於事故責任人員的處理意見和防範措施建議,並公佈處理結果。

  篇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切實加強村委的安全管理工作,強化安全管理責任,確保村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結合村委安全管理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做到村民群眾利益無小事,努力提高居民群眾對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村民群眾的安全防範意識,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確保村民的生命和財產。

  第二章 安全管理機構及工作職責

  第三條 為加強村安全工作的領導和監督,村成立了安全領導小組,並由以下人員組成:村支書任組長,村委主任任副組長,村兩委其它成員任成員。

  第四條 村民安全領導小組是村安全管理的專門機構,負責村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條 各村小組組長是村民小組負責人具體負責落實本小組和小組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條 建立健全村民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級安全管理責任及分工,制定本區域內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三章 安全宣傳、培訓、教育及安全會議

  第七條 加強對安全管理人員及村民小組、各小組負責人的安全法律法規宣傳培訓教育,熟悉掌握安全管理相關的知識,把安全宣傳、培訓、教育作為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第八條 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宣傳有關安全的法律法規。

  第九條 加強對村民群眾的安全培訓教育,分層次對村民組長負責人和村民群眾的安全培訓教育,提高村民群眾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

  第十條 把安全管理工作列入村委管理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在召開各種會議的同時要講安全工作,做到安全工作逢會必講,每季組織召開一次安全生產會議,認真聽取分管安全工作負責人及村民組長、村民小組負責人的彙報,研究佈署村委安全工作。

  第四章 安全檢查及隱患整改

  第十一條 村委主要負責人要熟悉瞭解村的安全工作,監督檢查村的安全工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第十二條 分管安全負責人要認真履行安全管理職責,負責村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督促檢查村委、村民小組的安全工作的落實。

  第十三條 村民組長、村民小組負責人負責本轄區內的安全管理和檢查工作,做到檢查不走過場,不留死角,不流於形式,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安全隱患要及時報告,並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整改,一時難以整改的,要落實專人重點監控。

  第十四條 重點加強“五一”、國慶、春節等公共節假日及村民群眾婚喪嫁娶的安全管理,確保村民安全。

  第十五條 建立安全隱患登記整改臺帳,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要及時消除,並登記造冊。

  第十六條 要實行安全檢查有記錄,責任有簽名,檢查人有簽名,隱患整改有期限,資料要存檔。

  第五章 安全管理

  第十七條 要全面抓好村民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防範網路體系,在本村範圍內逐步形成“四安”、“一無”,即:安全村、安全經營戶、安全家庭、安全小組。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村民群眾正常生活工作秩序。

  第十八條 切實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村民小組要加強對安全防火管理,對照明線路定期進行檢查,嚴禁私拉亂接。植物桔梗的堆放要與房屋保持一定的距離,加強對兒童防火教育,嚴禁兒童玩火。

  第六章 安全目標管理

  第十九條 為進一步加強村委安全管理工作,明確責任,確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抓出實效,結合村安全管理實際制定年度安全管理責任目標,並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使安全管理責任橫向到村民小組,縱向到每個農戶。

  第二十條 積極開展建立安全合格村活動。在政府和部門的指導下,以“安全管理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為總體目標,堅持有計劃、有措施,並持之以恆抓好村建立工作。

  第二十一條 實行村委安全管理年度目標考核,對工作認真負責、優秀村安全管理幹部要表彰。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本制度在本村範圍內執行。

  篇三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一、村主任是本村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領導本村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並負全面領導責任。

  二、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人民政府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持研究和解決本村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督促檢查本轄區安全生產工作,分解安全生產考核目標,防止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負責檢查並督促本村轄區內各類企事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實施安全管理。採取有效措施協調解決本地區的重、特大事故隱患。

  五、本村轄區內發生重、特大事故時,要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協助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善後工作和調查處理。

  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為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有效防範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及村***居***兩委成員必須參加。根據需要,本村可隨時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安全生產有關工作。

  安全生產例會的主要內容是傳達政府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檔案或會議精神,回顧總結當前本村轄區內的安全生產情況,提出下階段安全生產工作安排,分析工傷事故案例等。

  召開安全生產會議時必須認真做好會議記錄,重要事必須形成紀要或決議並上報。

  安全生產會議作出的決議和工作安排,由村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抓落實,安全管理員具體督辦、檢查。

  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安全生產檢查必須堅持上下結合、自查與抽查、檢查與整改相結合原則,防止圖形式,走過場。

  本村安全生產領導組必須每月組織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檢查物件轄區內的生產經營單位,並要有檢查記錄。

  國家規定的節日放假前,要組織進行安全大檢查,特別是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存在隱患未整改的單位或部位、特種裝置要加強監督,落實防範措施。

  在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問題,要及時敦促責任單位排除隱患;一時不能整改的,要協助責任單位制定整改計劃,落實責任,明確整改時限;需要協調處理的要及時上報。發現有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的要立敦促有關單位進行排除;在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排除前或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敦促單位立即暫行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並向鎮安委會報告。

  在安全生產檢查中查出的安全隱患,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按整改要求抓緊整改;凡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而導致發生事故造成損失的,將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

  為杜絕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把一般事故控制在目標範圍之內,加強對轄區內各類企業安全事故的管理和掌握,特制定本規定:

  1、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後,事故發生單位應迅速採取有效措施,全力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並保護好事故現場,立即向上級政府和安監部門報告,任何單位不得瞞報、謊報或故意拖延不報。

  2、村接到轄區有關企業死亡、重傷事故報告後,應立即上報鎮政府、鄉安委辦,並協助上級有關部門進行現場處理。

  3、村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要按國家規定,統計好轄區內職工傷亡事故的統計工作,並做好安全生產事故統計臺賬的登記。工傷死亡事故在1小時內,重大事故在2小時內迅速上報鎮政府、鎮安委辦。輕傷事故要求在2天內報出。

  4、事故發生後,村應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並做好事故處理中的有關協調工作。事故調查與處理程式按《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國務院75號令***有關規定執行。

  5、事故調查處理結束後,村要協同鎮安委辦對事故發生單位的安全、防範措施進行監督落實。

  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制度

  一、村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及安全管理人員必須主動參加各種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活動,不斷提高自身安全生產的意識和素質。

  二、本村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及安全員要按照政府主管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要求,自覺參加有關安全生產知識的教育培訓和考核。

  三、要經常性地敦促本轄區內的企業業主及從業人員,自覺參加厂部及上級組織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教育培訓的內容主要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新知識、新技術、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四、村安全生產領導組應運用各種形式,開展群眾性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利用村有線廣播、宣傳欄等進行宣傳教育,特別是“安全生產月活動”“安康杯”。

  重大事故隱患和調查處理制度

  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方針,村必須加強對可能導致人身傷亡或者造成經濟損失的事故和生產中能造成事故的能量即危險源進行嚴格管理和控制。

  二、企業一旦發現事故隱患和危險源,應立即向村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彙報。必要時應報請上級有關機構對事故隱患和危險源進行評估或分級。

  三、對事故隱患和危險源,村要成立事故隱患整改小組或危險源整改管理小組,由本村主要負責人負責,並認真履行下列職責:

  1、定期排查事故隱患和危險源,掌握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的分佈、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負責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的整改與現場管理;

  2、制定整改方案或整改措施,確定整改期限,責任到人,並組織實施;

  3、要求企業進行安全教育,組織應急處置預演;

  4、隨時掌握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的動態變化;

  5、保持消防器材、救護用品的完好有效;

  四、對被確定為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的地點、部位和裝置,應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對難於立即整改的,應採取防範、監控措施,並逐級上報。

  五、企業接到鎮、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下發的《重大事故隱患停產、停業整改通知書》時,應立即停產停業,按有關要求進行整改。

  六、對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和危險源,能積極整改並有效防止事故發生的單位,報請鎮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存在或發現事故隱患、危險源隱瞞不報的或整改不力的,要給予批評或***。、

  >>>下一頁更多精彩“”

鄉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範文
磚廠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有哪些
相關知識
村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工廠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建築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彙編
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文字
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範文
鄉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範本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