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楊衢雲的生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楊衢雲***1861年-1901年1月11日***,名飛鴻,字肇春,別號衢雲,福建海澄***今廈門***人。在廣東東莞出生,中國近代革命家,1890年於香港創立最早的革命組織輔仁文社,併為香港興中會首任會長,負責策劃廣州起義。下面給大家介紹。

  楊衢雲年幼即隨其父到香港,在香港聖保羅書院接受教育。十四歲在香港進入船廠學習機械,因工業意外失去右手三指,於是改習英文。畢業後任教員,之後轉任招商局,及沙宣洋行副經理。

  1890年***一說為1892年***與謝纘泰等十餘人組織輔仁文社,由楊衢雲任社長,於香港上環百子裡成立會社,以“開通民智”、“盡心愛國”為宗旨。文社購買新學書報,討論中國的發展及改革路向,主張推翻滿清,建立合眾政府。楊衢雲同時亦加入志在反清之洪門。1895年1月孫中山到香港,經孫之好友,輔仁文社成員尢列撮合;將孫於1894年11月在檀香山設立之興中會與輔仁文社合併。合併後的組織名為興中會,楊衢雲被選為會長***當時亦稱總辦或百理璽天德,即President***,孫中山為祕書,在香港中環成立一商號“乾亨行”作掩飾。

  1895年10月,興中會在第一次廣州起義,由楊衢雲在香港任總指揮。由於事機不密,為清政府所獲悉。陸皓東等七十多人被捕,楊及孫同被通緝。香港政府受清政府壓力,迫令二人離境,於五年內不準入境。楊衢雲經新加坡,前往南非約翰尼斯堡,之後再轉往日本,並輾轉在各地發展興中會。

  1900年1月,楊辭去興中會會長一職,改由孫中山任。同年從日本到香港,發動惠州起義。失敗後楊衢雲於年底返回香港,於上環結志街五十二號設私塾輔仁文社教授英文以養妻兒。1901年1月10日楊衢雲於中環結志街52號2樓寓所***其私塾***內被清廷派出之刺客陳林開槍刺殺並於翌日失救逝世,謝贊泰為楊衢雲安排下葬於跑馬地香港墳場,併為楊衢雲設計墓碑,碑上沒留名字,只刻有編號6348,並以天圓地方概念設計,刻有青天白日圖案,追封楊衢雲的功跡,並像徵著楊衢雲革命的精神。無名碑於1901年12月23日建成。

  楊衢雲有三女一子,其子早歿。

  延伸閱讀:

  背景資料有誤,改正過來就是了;但若為了維護某人在歷史上崇高的形象,而刻意貶低其他人物至“配角”地位,那就不是可以輕易扳過來的、有政治意圖的歷史論述了。

  楊衢雲比孫文更早擁抱共和,卻一直“妾身未明”,難免教人聯想是這種“操作”下的犧牲品。蔣介石前妻陳潔如在她的回憶錄提到一則軼事:蔣介石為取得一張楊衢雲坐於中央、孫文站於後排的團體照,願意付出100萬元,原因是“如果給人看見我們堂堂中華民國大總統竟居於隨從的地位,那才真叫人難堪”。

  一張照片猶容不下,何況白紙黑字的史書?馮自由在記述首次起義前,楊、孫兩派爭拗由誰擔任興中會會長一職時,就有維護和美化孫文之嫌——“不欲因此惹起黨內糾紛,表示謙退,衢雲由是當選”。在馮的筆下,兩派爭位,變成“孫”為顧全大局而讓位給楊;就算馮氏不是刻意貶低楊,但這種說法,卻已被不少史書直接挪用。

  楊衢雲也許不是個性情沉著的人,而且因為早歿,難以斷定他是否一個優秀的革命領袖;但他對革命的付出,豈能被抹殺?期待更多研究香港歷史的本地學者牽頭,為楊衢雲討回一個“名份”。

中考散文專題複習教案
清代書畫家黃慎的生平簡介
相關知識
革命家楊衢雲的生平
近代革命家楊成武生平簡介
五虎將趙雲的生平簡介
作家高爾基的生平主要事蹟
唐朝政治家褚遂良的生平簡介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生平簡介
革命烈士夏明翰生平簡介
革命烈士徐本善生平簡介
初唐文學家陳子昂的生平簡介
作家高爾基的生平資料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