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清明節的優秀散文推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7日

  清明天空坦然山路芬芳;親情的思念是無止境的,縱然有感傷但那溫暖情懷將永存心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描述清明節的優秀散文,供大家欣賞。

  :又到清明

  人們總是喜歡把清明節與陰雨聯絡在一起,大概是習慣了杜甫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緣故吧,抑或是陰雨更能表達人們沉重的心情。

  今年的清明節並沒有下雨,但人們的悲傷未減,猶如昨歲般“路上行人慾斷魂”。淚水是情感液化的結果,總是在真情凝結後流溢位來。

  家鄉的習俗,清明節是要給祖先上墳的,燒些紙錢,悼念逝者。

  家鄉的墳塋都是土做的,春天一到,野花遍地綻放,所以鮮花總是可以免了的。

  在家的時候,每到清明我都要跟著父親,到爺爺的墳前祭奠。如今爺爺離開我們已有二十個年頭,偶爾能夠引起我記憶的是放在櫥櫃裡的一隻黑色小木碗。

  那隻小木碗是我四歲的時候爺爺給我買的,它那時是很精緻的,現在已傷痕累累,有了多條裂縫,還多了幾條鏽跡斑斑的鐵絲。

  四歲的時候,我還不會說話,走路也是遙遙晃晃,吃飯常常打碎碗碟。一次,爺爺趕集回來,給我買了一隻精緻的小木碗,以免我再打破飯碗。此後,三年多時間裡,小木碗就是我吃飯喝水的器具,也是我閒時的玩具。吃飯的時候,我用它盛飯;玩的時候也用它裝土。反正摔不爛,一碗“多用”。

  那時父母總是在外打工,和姐姐弟弟一樣,我是由爺爺奶奶帶大。農活總是很多,爺爺奶奶下地時總要給我的木碗裡放半碗水或是半個饅頭,那樣我才不會在它們下地幹活時無事可幹。那時我總是坐在場面的石頭上等著爺爺奶奶回來,望著前面一扇關著的門發呆,時常會等得睡著在石頭上。碗裡的水多半是用來和泥巴的,有時乾脆把土裝到到碗裡,饅頭時常是被狡猾的公雞或是貪婪的灰灰***我家的狗***偷走。我是不會記恨它們的,因為它們總會陪著我,反正自己吃了也是一種浪費。

  有一次吃飯,姐姐告訴我碗底漏了,我不信翻過來看,於是飯灑了一地。便宜了小灰灰,我卻為傻付出了代價,又餓了一頓。

  那時,我總羨慕弟弟會被裝在揹簍裡帶到田裡去,但他偶爾也和我一起留在家裡,那時他總會搶我的碗,所以我更願意一個人玩。小木碗陪了我整整三個年頭,經歷了無數次摔打,已無法盛飯了;我也上了小學,不會再把碗碟打破。於是小木碗也就被我冷落了,曾經幾次險些被扔,兒時的友誼讓我幾次挽救了它的性命。現在想來,也只是為了挽留兒時的一些記憶吧。

  我不再依賴小木碗的時候,爺爺卻離我而去了。他瘦小佝僂的身軀永遠的停止了忙碌,那雙深而炯的眼神也失去了光芒。關於爺爺說過的話語已搜尋不到任何的資訊,畢竟二十年過去了,況且那時我還是個啞巴,爺爺的一些瑣碎的話語也就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記憶中悄悄的淹沒了!

  如今我已長大,寓居千里之外的南國,很少有機會回家。又到清明,我卻從未像今年這樣有太多的思念和感觸。也許是人長大了就會對親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許是時間整理、儲存了些許應當永存的記憶;也許是其他同事紛紛回家祭祖,觸發了我內心深處的良知;也許是幾年未歸的遺憾,凝成了一份家的思念……

  昨晚與父親通了電話,放假加班不回家了。電話那頭,父親依舊和藹的聲音寬慰我,家裡一切都好,讓我安心工作,不必惦念。

  通話結束了,關於爺爺的記憶,家的印象,連同我的小木碗,卻零零散散、斷斷續續,滿滿地佔據了我大腦所有的空間。在有意或無意中,我排列出這麼一段淺薄的文字;在經意或不經意間,我提筆記下這麼一段零亂的碎語。

  :清明離殤情

  4月4日,又是一年清明來到,清明時節的天空往往並不清新明朗,反倒像是遮上了一層厚重的灰色紗幔。灰色的天,黯然神傷的心,只因故去的親人。今年的清明,天空與往年並無二致,唯有痛失親人的懷念之情愈加沉重。

  清明時節,註定是個雨水交融著淚水的日子。這一天, “孝”字當頭,放下工作的繁忙、推掉所有應酬,讓心歸零,以虔誠的心去緬懷今生我們永遠無法再見的至親。

  行走在通往公墓的山間小路上,不管是開車的、騎車的、步行的,都不約而同放慢了前行的速度,每個前來緬懷親人的人們都沉默寡言,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路旁剛剛吐露出嫩芽的垂柳,原本展露出的勃勃生機,此刻也被眼前這人間至真至純的情感深深打動,翠綠的枝條低垂的很低,很低。

  今年是父親長眠的第二個清明,跪拜在父親墳前,36年的父子之情歷歷在目,傷感、不捨、懷念、惆悵……太多的情感充斥在心間。不遠處,莫名響起一曲《想念你》,“看夕陽徘徊在天邊,遲遲不願落下山,天空和大地,這一切讓他留戀……”瞬間,萬千思緒隨著悽婉的歌詞開始四處飄散,不免加重了我對父親的哀思。

  一年多前的一個冬日下午,父親悠閒地騎著他心愛的自行車,徜徉在林間小道上,他喜歡享受這種愜意的晚年時光。不曾想,突發的一場疾病無情的將他帶走了。從此,家有父親的幸福感戛然而止,父親的音容笑貌只能在腦海裡浮現。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痛失親人。親人的逝去,教會了我們要珍惜身邊健在的親人,莫等親人離去再去追悔莫及。好懷念家有父親的日子,父親在,家就有主心骨,父親不在,家的天空就會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殘缺。生者、晚輩應當醒悟,活在當下,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對父母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陪伴、多一點眷戀,讓父母在有生的日子裡多感受一份來自兒女的孝道。

  燃一炷香,讓無盡哀思化作縷縷青煙,慢慢升騰,飄向陰沉的天空,傳遞兒子的想念,願父親在天國一切安好。

  :清明雨

  故鄉的清明雨從來沒有唐代詩人杜牧筆下那種“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淒涼悽楚,而帶給小村父老鄉親們的是希望希冀和甜蜜,是對先人的追憶和懷念,更是對一年風調雨順,農事活動順利開展的企盼。

  山坳裡的故鄉,經過清明雨的滋潤,山山嶺嶺,溝溝岔岔各種野花迫不及待的伸展出嫩嫩的花骨朵,遠山大片大片的映山紅,似火燒雲,似萬面紅旗獵獵,在春風裡搖曳飄逸,近山的蒲公英花,苦菜花,果園裡的杏花,桃花,梨花,蘋果花,山楂花……何止是置身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形容的那麼簡單,試想,萬花盛開,沒有那點點清明雨的潤養, 能有靈氣嗎?

  故鄉的清明雨,讓山朗潤,綠草芳香,如毯似氈;樹木返青,枝條吐芽,片片樹葉,青翠欲滴,碧碧的,嫩嫩的;青龍河邊的楊柳,經過清明雨的點綴,在不經意間,滿樹新葉,不幾天就遮天蔽日。

  帶著鐮刀,小鏟,挎著荊條編織的籃子,冒著菲菲清明細雨,來到雲彩山腳下的緩山緩坡上,追逐採挖各類野菜,那野菜經過一場清明雨,更加鮮嫩,更加清靚,蕨菜,苣蕒菜,苦菜,麻蓮菜,苦菜,山蒜……見到什麼菜就採什麼菜,不到一袋煙功夫,籃子就裝得滿滿的,回到家裡,分門別類,摘淨清洗,蘸上自家釀製的黃豆醬,吃上大自然賦予山裡人那無公害,無汙染營養豐富的山野菜, 什麼煩惱和什麼不快,全都忘到腦後。

  一場清明雨過後,故鄉的山嶺坡地,各類中草藥材的秧葉也都陸續探出頭來,露出地面,故鄉的野生中草藥材到處都是,品種豐富,知母,丹蔘,柴胡,遠志,防風……林林總總,扛著撅頭,挎著籃子,沿山沿坡採集草藥,回家後,晒乾,收藏,積攢到一定量的時候,奔走十幾華里山路,賣到供銷社,換來油鹽醬醋 等生活用品,買來鋼筆,筆記本,墨水等學習用品,通過自力更生,自己動手創造的果實,使用起來,倍覺甜蜜舒服。我想,要是沒有那場清明雨的播撒,要是沒有那場清明雨給大地帶來的滋養和芬芳,綠樹,花草,野菜怎麼能茂盛,中草藥材怎麼給父老心鄉親的造福呢?

  清明是祭奠先人的節日,我們祖先發明的清明節契合著天干地支,物候變化的自然規律,而千百年來,我們對祖先的悼念,對逝去老人,長輩的祭祀,那時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故鄉父老鄉親對清明節祭奠先人的形式和內容是重視和講究的,清明前後十天,在外工作的,打工的無論怎麼忙,無論地位多高,無論身份多貴,都回到家鄉祭祀先人。要是後人不給逝去的先人上墳填土,村裡人會議論紛紛,指指點點說是不肖子孫。

  清明節當天,祭祀活動達到高潮,每家每戶的長輩帶著兒孫輩兒,扛著鐵鍬,拿著燒紙,貢品,冒著細密的清明雨來到祖輩的墳塋前,先用鐵鍬給祖墳填上新土,然後擺上貢品,老人點燃三柱香,帶著子孫們磕三響個頭,在叨唸幾句敬待祖宗的吉祥話語後,跪下,燒紙,祈求先祖保佑子嗣平平安安,這些程式結束後,再把一批新紙用石頭壓在墳塋的尖頂上,祭奠儀式才算結束。要是遇到家裡沒有後人或者在外的人沒回來填墳,村裡人都會把這些無主的墳墓也填幾鍬新土,以示對那些逝去長輩的祭奠和尊重。

  清明雨給故鄉乾涸的土地帶來溼潤的墒情,清明節後,家家戶戶開犁種地了,田野裡一片春潮,人歡馬叫,父老鄉親把希望的種子播撒在土地上, 期盼當年風調雨順,糧果喜獲豐收。

  寫著寫著,木頭凳同學文傑打來電話說清明節啦,邀幾個同學來凳上踏青,挖野菜吧。我欣然同意。望窗外,清明雨滴滴答答,不緊不慢地下著,走出高樓,來到小區的花園裡,空氣格外清新,任細細清明雨打溼自己的臉頰,頭髮和衣襟,深深地呼吸一口細雨中新鮮空氣,哇,好開心,好愜意!清明雨,燃起我的希冀,激發我的熱情,爽朗我的心情。冒著清明雨,走,到野外踏青去嘍。
 

有關清明的散文
關於描寫葉子的散文隨筆
相關知識
描述清明節的優秀散文推薦
描述薔薇花的優美散文推薦
描述薔薇花的優美散文推薦
描寫家鄉清明節的優秀作文
又到清明節的優秀作文
初一關於清明節的優秀作文
小學生有關清明節的優秀作文
小學二年級關於清明節的優秀作文整理
小學生關於清明節的優秀作文整理
清明節的優秀作文精選五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