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民工創業難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創業勵志照亮人生,大學生創業改變命運!為此由小編為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農民工創業難的四個方面

  一是部分銀行對農民工創業信心不足

  農民工創業貸款難,歸根結底是銀行對農民工創業沒有信心。返鄉農民工創業搞的大多是種植、養殖業,與市場不能有效接軌,是“二級市場”,弄不好投資就“打水漂”了,因此銀行信心不足。

  二是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加重貸款難度

  金融機構在貸款評估、抵押等程式上設定門檻較高。農民工僅有幾萬元的啟動資金,根本無法用來抵押,一些銀行名義上的小額貸款,成了被農民工戲稱為好看卻“摘不到的桃子”。

  三是申請小額貸款的流程複雜

  據瞭解,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經工商部門登記註冊;有固定的經營場地和一定的自有資本金;從事的經營專案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具備還貸能力;無不良記錄,信用良好,具有當地居民常住戶口;申請小額擔保貸款須有擔保人,擔保人必須是由縣財政發放工資的在職人員等等。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絕大多數從事的都是種養殖業,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企業很少,加上申請小額貸款還需擔保人,農民很難找到符合條件的擔保人,再加上很多吃財政飯的人也不願給別人擔保,因此,真正能申請到小額無息擔保貸款的返鄉農民工極少。

  四是政府優惠貸款有附加條件

  如要求一定的資金和人員規模,甚至要求僱傭多少返鄉農民工就業等等。這些附加條件導致返鄉創業農民工不能真正享受到政府給予的優惠貸款政策。

  白沙黎族小夥為魚而求學,畢業回鄉創業

  在海南民間有句俗話,吃魚要吃大刺鰍***海南話叫“嘎溜堆”***。因這魚肉質鮮嫩,口感極佳,深受消費者青睞,成為接待賓客的佳餚之一。然而,近年來,隨著大量捕撈,大刺鰍數量越來越少,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牙阜村小夥符志炳結合大學所學的知識,人工繁殖出大刺鰍,使大刺鰍迴歸餐桌不再遙遠。

  為魚而求學

  “我是為這魚去上大學的。”在牙阜村見到符志炳時,他直接了當地說。因生活在農村,符志炳小時候經常抓大刺鰍來吃,對這魚非常瞭解。到高中時,隨著大刺鰍的過度捕撈,能在小溪等地方發現的魚越來越少。

  深愛大山、深愛大刺鰍的符志炳,讀高中時便開始想著如何才能挽救大刺鰍,讓這魚能自由繁殖得更多。2010年,高考填報志願時,考慮到家鄉有很多的土地,水資源相當豐富,符志炳報考了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水產專業。

  “當時報志願的時候家裡人很不理解。”父親符亞供說,家人都希望他報考金融、計算機等專業。

  進入大學後,符志炳為魚而求學,平時完成功課的同時,經常到圖書館查閱有關大刺鰍的生活習性、養殖等方法。遇到問題時,及時向學校的老師討教。每年放假回家,經常到小溪邊抓大刺鰍,仔細觀察其生活習慣,然後根據發現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

  無論是在學校以及外出實習,符志炳做的都是跟養魚有關,目標很清楚,大學畢業就回鄉創業,挖魚塘養大刺鰍。

  2013年畢業後,符志炳放棄外出打工的機會,回鄉養殖大刺鰍,他要將夢想變成現實。

  繁殖成功

  出新聞了,大學生回鄉當農民了。

  符志炳回鄉養魚的事情,迅速在村裡傳開,迎來的是大家的嘲笑聲。

  “當時壓力非常大,多次建議孩子出去打工,免得大家說風涼話。”符亞供多次建議兒子外出打工,畢竟大山裡出一名大學生不容易。

  無論如何勸說都沒用,符志炳用借來的1萬元開始挖魚池。為了省錢,他幹起泥工,給建好的池子批蕩。

  “看到他那麼認真,我們也就不反對了。”父親說,看到兒子認真挖池,他也就跟著幫忙。

  牙阜地區水資源豐富,常年有泉水從山上流下,刺鰍的養殖需要活水,因而符志炳引入山泉水,採取流動水來養殖,模擬天然小溪的生活環境。

  符志炳說,高中時曾經養殖過大刺鰍的他,發現死水裡養殖的刺鰍繁殖不了,且易死亡。

  一切準備就緒,可大刺鰍一條都沒有。每天深夜,符志炳就帶著漁網到附近的小溪去抓大刺鰍,採取黎族古老捕魚方法,先後抓來300多條刺鰍,放到池裡養殖。大刺鰍成了符志炳的好朋友,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他都細心觀察水溫。等養殖一段時間後,他採取人工交配等方式,對刺鰍進行人工繁殖,並獲得成功。

  “原本打算是3年至4年後才能做成的,但今年很順利,開始做就做成了。”符志炳說,取得成功讓他對養殖刺鰍充滿了信心。

  看好刺鰍產業

  半斤一條以上的大刺鰍市場價是90元/斤,而且供不應求。有人看到符志炳養殖後,想出高價購買他的魚,他卻不同意,愛魚如命的他決定先擴大養殖,再考慮銷售問題。

  養殖1年來,面臨資金不足時,他經常幫別人打工,掙錢用於養魚。在家人的幫扶下,他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成功養殖近2000條大刺鰍。

  “專案很有前景。”白沙縣就業局負責人說,符志炳人工繁殖大刺鰍已取得成功,但數量有限,規模小,目前能上市的非常有限,下一步,縣就業部門打算邀請專家前去輔導,幫助其擴大養殖規模,讓大刺鰍發揮應有的效益,儘早迴歸餐桌。

  海口市創業就業協會副會長、省創業導師團成員之一的曹同軍考察了大刺鰍養殖專案後,覺得非常可行。他告訴記者,大刺鰍養殖非常有特色,市場前景非常好,只要好好發展,迴歸餐桌不再遙遠,收益也將非常可觀。

  

農民工大學生返鄉創業政策
鄉農民工回鄉創業政策
相關知識
關於農民工創業難的原因
關於大學生創業難的原因
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創業難題
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創業難題
農民工就業難的冷思考閱讀答案
大學生創業難的原因
關於農民工返鄉創業調查報告範文
關於返鄉農民工創業調查報告
農民工創業小專案
農民工創業專案推薦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