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鯉魚為什麼不能吃原因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亞洲鯉魚在美成災,是由於其繁殖力驚人外加沒有天敵,那麼為什麼不選擇吃掉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美國鯉魚不能吃的原因,希望大家喜歡!

  美國鯉魚為什麼不能吃

  從根本上說,亞洲鯉魚在美成災,是美國人的責任。當年也不知道誰出的餿主意,用亞洲鯉魚來清理鯰魚池裡的藻類,結果這些傢伙一溜煙地從養殖場流竄進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由於其繁殖力驚人外加沒有天敵,把美國人徹底嚇到了,他們居然決定要斥資180億美元,用25年時間修建堤壩,來阻止亞洲鯉魚入侵五大湖。

  可為什麼美國人寧願用毒藥、用***,也不願意去吃這些入侵者?

  他們居然說,“亞洲鯉魚刺太多,肉腥氣”。

  這……看來有必要了解一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人民,他們平時吃鯉魚嗎?

  科學家認為,鯉魚原產於亞洲,廣泛生活在歐亞大陸的河流中,後被引進到美洲。

  似乎,從文明開初,鯉魚在東、西方就作為一種觀賞魚存在,比如古羅馬就有築池賞鯉的記載,而在東亞更有著悠久的崇鯉文化。能夠欣賞鯉魚的美味,並且把它作為傳統美食的國度,在遼闊的歐亞大陸上卻並不多見。

  從已知的西方文獻記載,第一個食用鯉魚的西方人,是法國方濟各會傳教士盧布魯克***Guillaume de Rubrouck***,他在中國的史書裡被寫作“魯不魯乞”。根據《魯不魯乞東遊記》所載,他受法王路易九世差遣,出使蒙古帝國,在哈拉和林城拜見了蒙古大汗蒙哥。1253年聖誕節,蒙哥大汗宴請他享用了聖誕大餐,其中就有鯉魚。

  雖然魯不魯乞並沒有詳細說明那頓大餐中鯉魚的做法,但後世史學家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魯不魯乞及其他訪問過蒙元帝國的傳教士,把烹飪鯉魚的方法帶回了歐洲,並且還讓鯉魚成為多個歐洲國家聖誕大餐上必備的食物。

  在波蘭、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及匈牙利等國,至今仍有許多人會在聖誕節前兩三天購買一條活的鯉魚帶回家,將其養在浴缸裡。很多捷克家庭在平安夜會把活殺後的鯉魚做成幾道菜:頭及下水做成濃湯,油炸魚段後與土豆拌在一起作沙拉,或者是用黑醬汁煮魚段。當然,也有捷克家庭會在過完聖誕節後***一般在新年前***把養了幾天的鯉魚再放回河流或池塘裡。

  斯洛伐克人的聖誕鯉魚菜,與捷克人相似,但他們更傾向於煮魚,而不是油炸。

  而在希臘、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共和國交界的普雷斯帕湖沿岸地區,流行在夏季野炊時食用炸鯉魚段。

  然而,如果仔細探究西人菜譜中的鯉魚就能發現,這些菜譜大多來自斯拉夫諸民族及猶太人。而進一步研究這些菜譜還能發現,即便是喜歡吃鯉魚的歐洲人,他們的工序裡大多包括剔骨。也就是說,如此耗費時間和精力的鯉魚菜餚,無法成為平時想吃就吃的家常菜。雖然複雜的工序帶來了某種儀式感,卻也導致鯉魚菜無法更大範圍地普及。

  同時需要指出,美國移民中的大多數人並非來自中東歐國家,這批人儘管帶去了各自民族的美食,卻並未在這個大熔爐中真正影響到其他移民後代。

  當然,幾百年來,西歐多國有垂釣鯉魚的運動傳統,而這也隨著移民潮傳播到了美國。

  研究中西方餐飲文化的學者指出,西方人之所以不愛吃淡水魚,有一個關鍵原因是中西方餐具不同導致的。用刀叉作為餐具,想要優雅地進食如鯉魚之類的淡水魚,是十分困難的。因此,西餐中對於魚的烹飪就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剔骨以方便刀叉的使用,並採用油炸清煎、軟煎、煮等方式,或者乾脆採取生拌、煙燻等冷盤處理。顯然,骨刺少的海魚比淡水魚更適合上述烹飪方式。

  美國超市裡能買到的大都是已經加工好的魚排。以經營者的角度來說,費力剔除乾淨鯉魚刺再加以出售成本過高,而一旦消費者因吃魚骨卡喉,其後可能的訴訟官司將是個龐大數字。

  翻看中國菜中蔚為壯觀的鯉魚菜譜,以美國人的口味習慣來看,糖醋鯉魚、啤酒鯉魚或許可以成為首批轉讓給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專案。不過也需要做一些本土化的改良,魚頭魚尾還有魚骨自然是要提前處理掉的。上海薰魚或許也能成為美國人解決鯉魚的一種好選擇。

  曾有美國人提出向中國出口鯉魚,但在中國,鯉魚並不屬於高檔河鮮,再加上到處都有魚塘,真有美國公司幹這筆生意,那肯定是要賠到姥姥家的。而且,中國人也沒有食用魚罐頭的習慣。

  派中國吃貨大軍前往美國就地解決鯉魚危機,怎麼看都只能是個有趣的段子。

  好在有訊息說,美國人正在嘗試食用鯉魚子,西方是有吃魚子醬傳統的,鯉魚產卵量巨大,這或許是美國人民給予鯉魚釜底抽薪的一招。

  為什麼亞洲鯉會在美國瘋長?據瞭解, 上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為了清潔水體,從東南亞進口了一些包括大頭魚、鰱魚、草魚在內的8種亞洲魚類,投放到南部部分養殖湖區。10年後,湖區遇上洪水,這些亞洲鯉魚就趁亂逃到野外並開始大量繁殖。“亞洲鯉”什麼都吃,每天能攝入相當於自身體重40%的水草和浮游生物。它們有些可以長到4英尺***約合1.2米***長,體重可重達100磅 ***約合45.4公斤***。這些入侵的“亞洲鯉”跟原有魚類爭奪食物和空間,對美境內的生態系統形成了威脅。根據較早前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美境內亞洲鯉魚的泛濫成災,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亥俄州的桑達斯基河以及伊利湖的一條支流。有的資料更聳人聽聞:在美國的一些河流中,亞洲鯉魚的數量已佔魚類總數的90%。“亞洲鯉”氾濫成災,美國民眾憂心忡忡華裔女商人卻從中發現巨大商機。當她得知中國大陸這種野生魚數量很少,而這個產品味道又好、很健康時,便建了工廠將亞洲鯉魚出口中國,目前銷售量已成為全美第一。

  美國人為什麼就是不吃亞洲鯉魚

  說法一 淡水魚的土腥味重

  持有這種看法的人不在少數,而且很多網站上有模有樣、長篇大論地分析,還找來各種專家,說法無非就是,淡水魚相比於海魚土腥味更重,由於美國人不像中國人喜歡把各種東西弄來當香料,例如蔥薑蒜、八角、香菜、草果……當然,這些東西如果一起上,弄出來的肯定是一鍋美味無比的燉魚頭湯——但關鍵是美國人不會吃這些東西,所以他們不吃淡水魚。

  這個說法其實很容易攻破。實際上美國人不是完全不吃淡水魚,起碼他們吃鯰魚、羅非魚。對魚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埃及塘角魚味道確實不怎麼樣,口感也不好,羅非魚的肉質比起鯽魚更是天差地別。這兩種魚的土腥味之重,恐怕比國產四大家魚有過之而無不及,說美國人因為土腥味不吃亞洲鯉魚的說法自然不成立。

  說法二 美國人曾立法不吃淡水魚

  這種說法較為少見,有必要科普一下。據說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是美國依託電氣發展重工業,從而一舉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此期間,美國工業帶來的汙染前所未有,不僅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汽油味,而且河流湖泊中還沉澱著鉛、鎘、汞等重金屬,歷經多年,淡水中的水生物由於受汙染太嚴重,因此美國國會立法民眾禁止捕食淡水中的魚類。即便如今在有效治理下,美國已經恢復青山綠水,但民眾不吃淡水魚的習慣也就此形成。

  且不去批駁這種說法中的漏洞百出,光是說美國立法禁止民眾捕食淡水魚這一項就有違美國所倡導的一系列自由平等的精神,而且即便區域性設立法律,這種直接管到人嘴巴的法律在美國是不太可能會存在的。當然,如果有誰能夠查閱到美國某地方曾經立過類似的法律,那也是極為罕見,不具代表性。

  說法三 淡水魚太貴

  一個人均收入幾乎是我國10倍,而汽油價格卻不到我國一半價格的國家,這個說法太矯情。實際上,去過美國的人都知道,絕大多數的商品價格在美國都是比國內要便宜的,特別是日用品、食品等生活必須品。而且,在一個幾乎已經被亞洲鯉魚佔滿了河流湖泊的國家,說淡水魚價格貴,說出來恐怕也沒人信。

  說法四 淡水魚含有寄生蟲

  這個說法的前提是歐美人的飲食習慣,相比中國傳統飲食,其中一大缺陷就是他們喜歡吃半生不熟的東西。

  中餐生食的東西屈指可數,很多東西要烹飪到根本看不出原料的是什麼的地步,但在淡水魚烹飪這項中就沒有這個擔憂。實際上,淡水魚中確實含有比海魚中更多的寄生蟲,包括絛蟲、裂頭蚴、肝吸蟲等,中餐處理的方式是超過100攝氏度烹飪,而且火鍋、清蒸等做法時間往往超過十分鐘,經過這樣處理的寄生蟲基本毫無生存下來的可能***蛋白質在56攝氏度開始發生變性,中式烹飪溫度一般都遠遠超過這個溫度***。報道中常見的感染魚類寄生蟲的案例,往往是吃了生魚片或者生吃蛙肉、淡水蝦蟹等等導致的。由此可見,因為淡水魚有寄生蟲因而美國人不吃的說法似乎挺有道理。

  但是,慢著,難道海魚中就沒有寄生蟲嗎?

  就算在美國人經常食用的三文魚身上,也是存在寄生蟲的,其中有一種叫“異尖線蟲”的寄生蟲分佈廣泛,許多海魚身上都能找到,食用也會有感染風險。話又說回來,如果美國人知道淡水魚中有寄生蟲,他們難道不會煮熟了再吃?

  由此可見,這個說法也是不太站得住腳的。


美國鯉魚為什麼不能吃

金魚為什麼不能吃原因是什麼
鱷魚為什麼不吃河馬緣由
相關知識
美國鯉魚為什麼不能吃原因是什麼
金魚為什麼不能吃原因是什麼
白尾巴狗為什麼不能養原因是什麼
狗狗死後為什麼不能埋原因是什麼
現在魚為什麼不好釣原因是什麼
陳志朋為什麼不火的原因是什麼
吃鯉魚為什麼要抽筋原因是什麼
鱷魚為什麼流眼淚原因是什麼
紅金魚為什麼會變白原因是什麼
金魚為什麼會變黑原因是什麼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