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內戰的根本原因 ?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敘利亞內戰的根本原因

敘利亞是少數派在統治.就像清朝是滿族在統治漢族一樣.

佔據統治地位的是穆斯林什葉派的一個分支,叫 阿拉維派.

敘利亞人口中,70%以上,是穆斯林的遜尼派.

這樣,從統治基礎上來講,就不是很穩固.

美國背後暗中搞起了"阿拉伯之春",在中東推行美式民主,敘利亞占人口多數的遜尼派當然願意搞"一人一票"式的西方民主制度.

所以,敘利亞陷入內戰狀態.

敘利亞為什麼發生內戰?詳細

敘利亞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為鄰,西與塞普勒斯隔地中海相望。1945年3月,敘利亞與埃及、伊拉克等7個阿拉伯國家代表在開羅舉行會議,通過了《阿拉伯國家聯盟條約》,宣告阿拉伯國家聯盟成立。敘利亞是一箇中等收入國家,經濟來源主要是農業、石油、加工業和旅遊業,但是不多的石油正面臨枯竭的境況。人口增長過快,失業率在逐步增高。2012年2月27日敘利亞新憲法草案公投結果公佈結果。敘利亞內政部稱有近6成選民參加了投票,草案獲得近9成支援率。

敘利亞阿薩德家族:鐵拳王朝

1963年3月8日,復興社會黨發動政變成功,執政至今。1966年3月8日,敘利亞國防部長哈菲茲-阿薩德在大馬士革閱兵期間敬禮,紀念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掌權三週年。 在進入有著“敘利亞西點軍校”之稱的霍姆斯軍事學院之前,老阿薩德只是一個普通人。但他畢業後的道路充滿了光輝的印記,也被反對他的人稱為是一段“叛亂史”: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中,他親自駕駛戰鬥機擊落西方國家的轟炸機;1963年參與發動了“三八革命”,促成敘利亞復興社會黨掌握國家政權;1966年,推翻時任復興社會黨的領袖阿明-哈菲茲;1970年,再次發動政治變革,打倒與自己政見相左的前總參謀長賈迪德,並於次年成功登上了國家總統的寶座。

1970年,埃及總理納賽爾去世,繼承人薩達特對蘇聯的態度明顯疏遠,這讓蘇聯感到有必要在中東重新佈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蘇聯對中東的軍援便明顯傾向敘利亞:他們曾幾次中斷對埃及的軍援,而對敘利亞則慷慨大方。而阿薩德總統上臺,他反美反以思想強烈,在他看來,敘利亞是“前線國家”,直接和以色列對抗,惟有和蘇聯結盟,才能和以、美相抗衡。因此在70至80年代,敘利亞有“蘇聯人的以色列”之稱,是蘇聯在整個中東地區最可靠的盟友,和最重要的戰略支撐點。1980年的老阿薩德會見民眾,兩年後,敘利亞發生叛亂,老阿薩德派弟弟裡法特率軍鎮壓。據媒體報道,鎮壓導致約4萬人死亡。巴沙爾長兄因車禍死亡,讓他成了總統的第一人選,他被緊急從英國叫回。在電話裡,阿薩德嚴厲地對他說:“你必須要繼承哥哥的道路。”放下電話後,阿薩德又對周圍的親信說:“總統繼承人除了巴沙爾,別無他人。” 2000年,阿薩德去世,時任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蘇丹總統巴希爾、約旦國王阿卜杜拉、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和法國總統希拉剋等一同參加其葬禮,這在世界現代史上都是少見的。

2000年老阿薩德去世,巴沙爾等人出席父親葬禮,當年,他繼承父親衣鉢,成為敘利亞總統。

2000年6月17日星期六,敘利亞執政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大馬士革召開會議。這次大會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15年來第一次召開全黨大會,會上有望宣佈巴沙爾-阿薩德的總統候選人身份,同時奠定其繼承父親總統職務鋪路。巴沙爾的父親哈菲茲-阿薩德於2000年6月10日去世。牆上有已故總統哈菲茲的肖像以及阿薩德的語錄.

2000年7月17日,巴沙爾-阿薩德在大馬士革參加敘利亞議會會議,巴沙爾宣誓儀式,正式成為總統。在演講中,巴沙爾承諾解放經濟,改善敘利亞人的生活條件。但是他反對西方式民主,讚揚父親的策略已經取得了極大成功。

小國家,大能耐:從地圖上看,敘利亞周邊國家都是非常敏感的國家,包括伊拉克、約旦、以色列、黎巴嫩,以及北部的土耳其和隔著伊拉克的伊朗。同時,中東地區的幾個重大熱點問題,如阿以和談、伊拉克問題、反恐問題、以伊朗核問題為中心的核不擴散問題、庫爾德民族問題等,無不與敘利亞息息相關。

·巴沙爾家......

敘利亞內戰的原因是什麼?

敘利亞是少數派在統治.就像清朝是滿族在統治漢族一樣.

佔據統治地位的是穆斯林什葉派的一個分支,叫 阿拉維派.

敘利亞人口中,70%以上,是穆斯林的遜尼派.

這樣,從統治基礎上來講,就不是很穩固.

美國背後暗中搞起了"阿拉伯之春",在中東推行美式民主,敘利亞占人口多數的遜尼派當然願意搞"一人一票"式的西方民主制度.

所以,敘利亞陷入內戰狀態.

西方國家為什麼轟炸敘利亞,它是內戰呀?!!!

內戰也是西方國家挑起的,阿拉伯之春

美國想仿造利比亞那樣,扶植親西方政權

敘利亞,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重要。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在中東國家還是算比較大的。

石油資源,西方想控制。現今時代,資源才是大頭。當初西方國家在利比亞的軍費開支是每天90億美元,但是相比上萬萬億美元的石油資源,這算不了什麼。

阿薩德不喜歡美國,不代表美國利益。反而跟俄羅斯比較近。

美國與貳羅斯的對弈。形成包圍圈,限制俄羅斯。

以色列在敘利亞旁邊,保證以色列安全。以色列是美國的忠實小夥伴。

阿拉伯國家一直以來跟美國關係不怎麼好,沙特似乎好一點。美國想多打造一點盟友。

中國支援政府軍,也就是阿薩德。美國反對阿薩德。。。

總之,國家利益至上。。。

敘利亞內戰原因?伊斯蘭國是什麼?

伊斯蘭過恐怖組織,宣稱對我國新疆等地擁有主權,不可小視。本人一直懷疑是不是美國扶植起來擾亂歐壓的。

俄羅斯為什麼要軍事介入敘利亞內戰?

首先,敘政府軍兵力吃緊,多條戰線形勢不利。一方面,經過4年多戰爭,擁有30萬人的敘政府軍消耗近半,兵力已顯不足;另一方面,敘政府軍在多條戰線形勢不利,處於戰略收縮狀態,僅重點控制“戰略核心區”,即從首都大馬士革、大馬士革農村省到中部霍姆斯省西部地區、哈馬省,再到敘西部沿海拉塔基亞省、塔爾圖斯省以及與黎巴嫩接壤的西部地區。

其次,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空襲“伊斯蘭國”收效甚微。在打擊“伊斯蘭國”的問題上,美國本應與敘利亞政府軍合作,以有效提高打擊“伊斯蘭國”效果,而美國對此則明確拒絕。由於沒有地面部隊支援,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對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空襲收效甚微。

第三,“伊斯蘭國”武裝人員越打越多。儘管“伊斯蘭國”遭到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國軍隊的打擊以及國際聯盟的空襲,但該組織武裝人員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多。據西方和阿拉伯國家媒體報道,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從去年近3萬人發展到目前的約5萬人。另有敘利亞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僅在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就可能達5萬人。這不僅表明“伊斯蘭國”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較強,而且兵源補充源源不斷。

第四,敘利亞成為全球難民最多國家,人道危機不斷惡化。根據聯合國釋出的資料顯示,已有超過22萬敘利亞人在持續4年多的衝突中喪生,半數國民被迫離開家園,其中400多萬人逃往鄰國,約760萬人在敘境內流離失所。敘利亞已取代阿富汗成為全球難民人數最多的國家。聯合國難民高階專家古特雷斯表示,這是近25年來由單一衝突引起的規模最大也是最嚴重的難民危機。

第五,俄羅斯全力維護其在敘的利益。俄羅斯加大對敘利亞危機的軍事介入力度,其戰略意圖是力求改變敘利亞現政權目前在戰場上面臨的困難局面,並阻止極端宗教勢力進一步滲透至北高加索地區,進而威脅俄南部的安全與穩定。俄羅斯獨聯體研究所高階研究員葉夫謝耶夫指出,北約東擴已嚴重擠壓了俄在歐洲的戰略空間,如果在中東地區再失去敘利亞,不僅會導致極端宗教勢力進一步滲透至北高加索地區,而且意味著在中東地區又失掉了一個立足點。這將影響俄恢復其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戰略目標,為此俄將全力維護其在敘利亞的利益。

第五點是俄羅斯不顧一切直接接入敘利亞內戰的最重要原因。

為什麼敘利亞會有那麼多難民?

敘利亞會有這麼多的難民,就是因為打仗

政府軍、反政府武裝、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三方之間互相作戰

也就是所謂的內戰,內戰導致了敘利亞的公民都在逃離他們自己的家園,由於都大量難民都是偷渡到鄰國那裡,然而鄰國人口本就不少的國家,就不允許了。

依舊“看不到戰爭盡頭”

9月4日,20萬生活在約旦的敘利亞難民通過手機簡訊息得知,他們賴以生存的聯合國糧食援助被切斷了。早在去年夏天,世界糧食計劃署已警告,資金短缺讓該組織捉襟見肘,不得不切斷援助。

“我該怎麼辦?把自己賣了,還是賣我的3個女兒?”一名難民婦女對美國“BuzzFeed”新聞網說。如今擺在這些難民面前的選擇是,要麼回到戰火紛飛的敘利亞,要麼冒生命危險前往歐洲尋求庇護。

聯合國敘利亞衝突調查小組3日發聲明稱,敘難民的遭遇是“全球性的失敗”,已有約2000名敘利亞人在試圖逃亡歐洲時,淹死在地中海。

敘利亞的死亡人數已超過24萬,此外,400萬人逃亡海外,還有760萬人在國內流離。而戰爭還看不到盡頭。聯合國調查小組3日釋出的報告稱,交戰雙方都尚有餘力,也看不到決定性軍事勝利的跡象。調查人員稱,“聖戰”武裝分子犯下的“謀殺、酷刑、性奴役、性暴力、強迫平民流離失所等不人道行為,是對平民的廣泛攻擊的一部分”。

今年早些時候,伊德利卜省被“基地”組織分支機構“努斯拉陣線”佔領。敘政府對居民區空襲,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報告稱,敘境內供平民躲避的保護空間不斷縮小。

調查小組負責人皮涅羅在日內瓦召開記者會時表示,在歐洲,有25萬難民在尋求庇護,但相比之下,敘利亞的鄰國則承接著約400萬難民。“當務之急是國際社會拿出人性和同情心,通過法律渠道接納他們,擴大難民的安全空間。”

難民在歐洲:活著,卻備受歧視

去年10月,除了最需要人道主義援助的人以外,黎巴嫩向其餘難民關閉了邊境,敘利亞人離開祖國所前往的目的地變得更加單一:德國。

納赫拉和丈夫、兩歲的女兒經過了7次嘗試和3個月的時間,終於抵達了柏林。在保加利亞,警察對他們放狗,還拿走了她大部分積蓄。在塞爾維亞,她被逮捕,交了100歐元贖金才重獲自由。“我真高興終於到了德國,我希望很快在這裡找到工作,直到敘利亞的戰爭結束。”她告訴美國《國際財經時報》。

納赫拉的難民申請通過後,每個月能拿到359歐元,但頭3個月她不能工作,此後能否找到工作也不是定數。很多僱主不願僱傭難民,因為他們前途未卜。只有德國人和歐盟公民不願意做的工作,才輪到難民頭上。

難民要接受的不僅是就業歧視,還必須與種族主義暴力抗衡。德國右翼群體仇恨這些外來者,認為他們搶走了工作機會,是社會的負擔。儘管英國廣播公司稱,最新調查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移民和難民其實為德國經濟增加了22億歐元收入。

瑞典今年已接納了9.5萬名敘難民,該國右翼政黨瑞典民主黨甚至公開宣稱“伊斯蘭主義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納粹主義”。“穆斯林不願融入社會,如果你到了他們的聚集區,會覺得自己不是身處瑞典。”民主黨選區代表維多利亞·圖盧南告訴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

而一名25歲大馬士革年輕人卻告訴NPR,敘難民因為難以融入當地文化而感到孤獨,此外,敘利亞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也存在隔閡,甚至有基督徒問他:“你怎麼也逃出來了?”事實上,他和基督徒一樣憎恨“聖戰”分子。“他們不是穆斯林,是瘋子。”他說。

敘利亞位於中東,由於中東戰略位置重要,礦產資源豐富,因此受到各國的虎視眈眈。而且中東極度缺水,宗教矛盾尖銳,導......

敘利亞內戰是怎麼回事?

在:{phtv.ifeng.com/....shtml}。。

俄羅斯為什麼要軍事介入敘利亞局勢

首先,當前巴沙爾政府處境危急,急需外部援手。經過長達四年多的血腥內戰,敘利亞政府軍疲態日顯,尤其是兵源不足問題日趨凸顯。7月28日,巴沙爾總統首次公開承認,因陣亡、變節和逃避服兵役等情況,曾擁有近30萬軍力的敘利亞政府軍規模減少近半,並坦承“軍隊感到疲乏”,“其他什麼都有,但就是缺人”。由於軍力不足,敘政府軍只能收縮戰線,由此使“伊斯蘭國”輕易奪下巴爾米拉,親政府部隊還退出伊德利卜省。據報道,敘利亞政府控制下的領土不到全國的25%。可以說,巴沙爾政府處境已經非常危險,如果沒有外部強援,巴沙爾政府很難長久支撐下去。

對俄羅斯來說,巴沙爾政府續存至關重要:從地緣政治角度看,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為數不多的忠實盟友,塔爾圖斯港還是俄羅斯在海外的唯一軍港,巴沙爾垮臺將使俄羅斯在中東失去重要的立足點;從地區反恐看,巴沙爾政府是目前遏制“伊斯蘭國”等極端勢力向北高加索地區擴張的重要屏障。如果巴沙爾政府垮臺,敘利亞很可能完全被極端恐怖勢力佔據,並將直接威脅俄羅斯南翼的安全。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高調示強,宣佈將擴大對敘利亞軍事介入。

其次,歐洲難民潮引發的輿論變化,為俄羅斯強行介入敘利亞提供契機。2015年以來,歐洲正遭遇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目前已經有30萬中東難民蜂擁而入,令歐盟國家應接不暇、疲於應對。這些難民絕大部分來自戰亂不斷的西亞北非地區,其中80%難民來自敘利亞。普京9月4日稱,難民潮是歐洲國家在中東和北非錯誤政策的“必然結果”。歐洲國家的外交政策“對美國亦步亦趨”。歐盟國家痛定思痛,重新反思對敘政策,朝著“勸談促和”,反對美國強行干預他國內政的方向轉變。美國所領導的倒敘聯盟有可能分崩離析。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普京公開承認俄軍事介入敘利亞戰亂,實際是要引導敘利亞政局朝著維護巴沙爾政府、打擊“伊斯蘭國”的方向發展。充分顯示俄羅斯在地區事務上發言權和影響力。

第三,“伊斯蘭國”對俄羅斯威脅增大。2014年興起的“伊斯蘭國”非常敵視俄羅斯,該組織因不滿普京支援巴沙爾政府,聲稱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一樣,是“伊斯蘭國”的敵人,曾揚言要打到俄羅斯,並揚言解放車臣和整個高加索地區。此後,該組織曾出資7000萬美元,在中亞開闢新戰場。而俄羅斯是世界上信奉伊斯蘭教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人數僅次於東正教,俄羅斯穆斯林超過25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數的15%,其中不乏“伊斯蘭國”的同情支持者。據俄羅斯專家稱,IS組織中有1000多名俄羅斯人,對俄本土安全構成一定威脅。但俄羅斯2014年忙於應對烏克蘭危機,無暇顧及打擊“伊斯蘭國”。目前,隨著烏克蘭危機區域性緩解,俄羅斯的安全關注重點逐漸轉移。與此同時,由於美國主導的反恐聯盟“出工不出力”,“伊斯蘭國”在2015年持續壯大,其活動範圍遍及西亞北非各個國家,極端思想繼續向外滲透。在此背景下,俄需要將目光轉向中東,在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投入更多資本。而軍事介入敘利亞、扶植巴沙爾政府就是重要步驟。

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無疑是中東政治中的大事。有分析認為,俄羅斯未來可能在敘利亞建立軍事基地、派駐軍事人員,甚至派出地面部隊和空中力量。這些可能的軍事行動,不僅增強了巴沙爾政府續存的可能性,還使美俄博弈日趨從“暗鬥”轉向“明爭”,中東政治由此迎來更加不確定的未來。

敘利亞是怎麼回事?怎麼產生那麼多難民?

敘利亞會有這麼多的難民,就是因為打仗

政府軍、反政府武裝、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三方之間互相作戰

也就是所謂的內戰,內戰導致了敘利亞的公民都在逃離他們自己的家園,由於都大量難民都是偷渡到鄰國那裡,然而鄰國人口本就不少的國家,就不允許了。

依舊“看不到戰爭盡頭”

9月4日,20萬生活在約旦的敘利亞難民通過手機簡訊息得知,他們賴以生存的聯合國糧食援助被切斷了。早在去年夏天,世界糧食計劃署已警告,資金短缺讓該組織捉襟見肘,不得不切斷援助。

“我該怎麼辦?把自己賣了,還是賣我的3個女兒?”一名難民婦女對美國“BuzzFeed”新聞網說。如今擺在這些難民面前的選擇是,要麼回到戰火紛飛的敘利亞,要麼冒生命危險前往歐洲尋求庇護。

聯合國敘利亞衝突調查小組3日發聲明稱,敘難民的遭遇是“全球性的失敗”,已有約2000名敘利亞人在試圖逃亡歐洲時,淹死在地中海。

敘利亞的死亡人數已超過24萬,此外,400萬人逃亡海外,還有760萬人在國內流離。而戰爭還看不到盡頭。聯合國調查小組3日釋出的報告稱,交戰雙方都尚有餘力,也看不到決定性軍事勝利的跡象。調查人員稱,“聖戰”武裝分子犯下的“謀殺、酷刑、性奴役、性暴力、強迫平民流離失所等不人道行為,是對平民的廣泛攻擊的一部分”。

今年早些時候,伊德利卜省被“基地”組織分支機構“努斯拉陣線”佔領。敘政府對居民區空襲,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報告稱,敘境內供平民躲避的保護空間不斷縮小。

調查小組負責人皮涅羅在日內瓦召開記者會時表示,在歐洲,有25萬難民在尋求庇護,但相比之下,敘利亞的鄰國則承接著約400萬難民。“當務之急是國際社會拿出人性和同情心,通過法律渠道接納他們,擴大難民的安全空間。”

難民在歐洲:活著,卻備受歧視

去年10月,除了最需要人道主義援助的人以外,黎巴嫩向其餘難民關閉了邊境,敘利亞人離開祖國所前往的目的地變得更加單一:德國。

納赫拉和丈夫、兩歲的女兒經過了7次嘗試和3個月的時間,終於抵達了柏林。在保加利亞,警察對他們放狗,還拿走了她大部分積蓄。在塞爾維亞,她被逮捕,交了100歐元贖金才重獲自由。“我真高興終於到了德國,我希望很快在這裡找到工作,直到敘利亞的戰爭結束。”她告訴美國《國際財經時報》。

納赫拉的難民申請通過後,每個月能拿到359歐元,但頭3個月她不能工作,此後能否找到工作也不是定數。很多僱主不願僱傭難民,因為他們前途未卜。只有德國人和歐盟公民不願意做的工作,才輪到難民頭上。

難民要接受的不僅是就業歧視,還必須與種族主義暴力抗衡。德國右翼群體仇恨這些外來者,認為他們搶走了工作機會,是社會的負擔。儘管英國廣播公司稱,最新調查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移民和難民其實為德國經濟增加了22億歐元收入。

瑞典今年已接納了9.5萬名敘難民,該國右翼政黨瑞典民主黨甚至公開宣稱“伊斯蘭主義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納粹主義”。“穆斯林不願融入社會,如果你到了他們的聚集區,會覺得自己不是身處瑞典。”民主黨選區代表維多利亞·圖盧南告訴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

而一名25歲大馬士革年輕人卻告訴NPR,敘難民因為難以融入當地文化而感到孤獨,此外,敘利亞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也存在隔閡,甚至有基督徒問他:“你怎麼也逃出來了?”事實上,他和基督徒一樣憎恨“聖戰”分子。“他們不是穆斯林,是瘋子。”他說。...

相關問題答案
敘利亞內戰的根本原因 ?
敘利亞內戰是怎麼回事?
中東戰爭的根本原因?
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
抗日戰爭的根本原因?
南北戰爭的根本原因?
一戰的根本願因是什麼?
英國爆發的根本原因?
蘇東劇變的根本原因是?
歐共體成立的根本原因?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