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如何調理腸胃食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腸胃直接關乎到我們的營養吸收的問題,如果腸胃不好,就無法正常吸收營養物質,怎麼養胃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答案。

  人們調理腸胃的方法

  1、按摩穴位法

  ***1***、氣海穴

  作用:有溫養和強身的功效。

  位置: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處。

  按法:按摩時以順時針方向。

  ***2***、內關穴

  作用:消除胃脹氣,胃痛時按摩還可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

  位置:位於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處。

  按法:如果胃痛發作,可以按200次。

  ***3***、足三裡穴

  作用:調理脾胃機能,促食慾,助消化。

  位置: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約四指寬處。

  按法: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複10次,可促進胃酸分泌還能止疼。

  ***4***、豐隆穴

  作用:健脾化溼,促代謝,紓解腸胃脹氣,打嗝。

  位置:膝蓋外側與腳踝連線正中間點。

  按法:用指腹以畫圓方式按壓,帶酸脹感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5***、中脘穴

  作用:和胃行氣,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悶脹感。

  位置:肚臍上方4指寬處。

  按法:用指腹以畫圓方式按壓,帶酸脹感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6***、四縫穴

  作用:消宿食、化積滯。使用四縫治療消化不良效果非常好。

  位置:它不是單一的某個穴位,而是四個穴位的合稱,分別位於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一、第二指關節相交處的橫紋中點。

  按法:按摩時,採用坐或臥式,一般選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壓穴位,以自覺稍痛為度。每日進行2~3次,堅持一週即可緩解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狀。

  2、捏腿肚

  小腿肚內側循行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經與脾胃相聯,故而捏按此處可治療胃之疾患。當然這隻適用一般胃病,能緩解輕微的胃痛;嚴重胃病者,應去醫院診治。

  3、飯後揉肚

  飯後先散步,然後或臥或坐,用手輕輕按揉腹部,先將雙手搓熱,分別以左、右手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強胃腸機能,對治療腸胃病有一定效果。

  4、拿捏腹肌

  將雙手拇指與其餘四指用力對合,拿捏腹正中線兩側肌肉,從上腹拿捏到下腹部,反覆做1~3分鐘。

  功效:調中和胃,補腎納氣。

  5、推腹外側

  將雙手分別放在同側的腹外側,以掌根從季肋向下推至大腿根部,反覆做1~3分鐘。

  功效:健脾和胃,推積導滯。

  6、擦腰骶法

  患者取坐位,腰部前屈。兩手五指併攏,掌面緊貼腰眼,用力擦向骶部,如此連續反覆進行約1分鐘,使面板徽熱,有熱感為宜。

  7、摩腹法

  患者取仰臥位,雙膝曲。兩手掌相疊,置於腹部,以肚臍為中心,在中、下腹部沿順時針方向摩動約5分鐘,以腹部有溫熱感為宜。用力宜先輕後重,然後擴大範圍摩動全腹部約2分鐘。

  有效助消化的食物

  1、蘋果

  蘋果中除了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其含有的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加速排便,故又有通便作用,對於便祕效果不錯。

  2、獼猴桃

  獼猴桃清除體內垃圾,含有較多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分解酵素,可快速清除體內堆積的有害代謝產物。

  3、西紅柿

  西紅柿除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甲酸外,還含有番茄素,有助於消化、利尿,能協助胃液消化脂肪。

  4、山楂

  山楂含山楂酸等多種有機酸,並含解脂酶,入胃後能增強酶的作用,促進肉食消化,有助於膽固醇轉化。

  5、番木瓜

  未成熟的番木瓜含有兩種酶類,一種叫番木瓜蛋白酶類,一種叫番木瓜蛋白酶,可分解脂肪為脂肪酸,可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6、檸檬

  檸檬維生素C含量很多,具有促進腸蠕動的功能。

  7、葡萄柚

  葡萄柚中的酸性物質可刺激消化液分泌,促進消化功能,營養也易被吸收。

  8、橘皮

  橘皮對消化的促進作用主要是其中含有的揮發油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胃液的分泌,促進胃腸蠕動。

  9、大麥及大麥芽

  含有維生素A、B、E和澱粉酶、麥芽糖、葡萄糖、轉化糖酶、尿囊素、蛋白質分解酶、脂肪和礦物質等。大麥中的尿囊素可促進胃腸道潰瘍的癒合。

  10、酸奶

 

  酸奶除含有牛奶的全部營養素外,突出的特點是含有豐富的乳酸,能將奶中的乳糖分解為乳酸。對於胃腸道缺乏乳酸酶或喝鮮牛奶容易腹瀉的人,可改喝酸奶。乳酸能抑制體內黴菌的生長,可預防使用抗菌素類藥物所導致的菌群失調。乳酸還可以防止腐敗菌分解蛋白質產生的毒物堆積,因而有防癌作用,酸奶有輕度腹瀉作用,可防止老年人便祕

  食療

  1、橘普茶

  原料:陳皮5克, 普洱7-10克。

  做法:先放入普洱茶,倒少許沸水後輕輕搖晃10-20秒後倒掉頭泡茶湯,再放入陳皮即可飲用。

  功效:降血脂,抗動脈硬化,調理腸胃。

  2、雜糧湯

  原料:黑木耳,山藥,薏米,嫩玉米,棒骨。

  做法:黑木耳開水泡發去蒂,棒骨滾水,山藥玉米切塊。沙鍋中裝90%的涼水,放入棒,薑片,大蒜,大料2個,上大火熬開轉中火熬30分鐘,倒入黑木耳、薏米、開大火熬開轉小火熬30分鐘,最後加玉米和山藥塊,小火慢煲40分鐘加點鹽即可。

  功效:此湯既降燥又調理腸胃。

  3、陳皮蘿蔔湯

  原料:白蘿蔔一個,陳皮、山楂各10克,鹽少許,香菜少許。

  做法:先將蘿蔔洗淨後,去皮切塊,同時,將香菜洗乾淨,切碎。把陳皮和山楂過水洗一遍。在煲中放入適量的清水,煮開之後,將以上所有材料放入,用大火煮,煮開之後轉成小火,煮到蘿蔔熟爛。加鹽調味、撒上香菜即可。

  功效:陳皮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配上高纖維的白蘿蔔,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腸胃功能,很適合當作秋天的補方。

吃什麼可以補鈣長高
緩解脾胃問題小妙方
相關知識
人們如何調理腸胃食物
日常如何調理腸胃食譜
小寶寶如何調理腸胃
春季養生如何調理腸胃
春季如何調理腸胃及飲食方法
春節過後如何調理腸胃
春節後如何調理腸胃
如何調理腸胃的方法做有效
節後如何調理腸胃
如何調理腸胃調理好腸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