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藤的副作用與功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海風藤,中藥名。為胡椒科植物風藤的乾燥藤莖。夏、秋二季採割,除去根、葉,晒乾。那麼大家知道海風藤有什麼功效?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海風藤的副作用

  1、傳統文獻《本草再新》:無毒。

  2、臨床觀察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或大劑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服用海風藤時不可加溫,否則失效。心臟病人及孕婦忌服,感冒及月經期暫停服。

  陰虛火旺者慎服海風藤。

  海風藤的功效

  1、活血通脈

  可用於跌打損傷。外科跌打損傷,傷處血脈不通,氣滯血瘀,可見紅、腫、疼痛,活動不便。海風藤味辛、苦,氣微溫,效能祛溼,行氣,活血,溫通經脈,以消腫,去瘀,止痛。《四川中藥志》即以其泡酒服,治跌打損傷,用之顯效。

  2、祛風溼,通經絡

  用於風、寒、溼痺。痺證,是指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溼、熱之邪侵襲,氣血經絡為病邪閉阻而引起筋骨、肌膚、關節痠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或關節腫大為其特徵的一類疾病。《素問·痺論篇》亦曰:“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根據病因不同,痺證可分為“行痺”、“痛痺”、“著痺”和“熱痺”。海風藤,性味辛、苦,微溫,可用於風、寒、溼邪所行起的行痺、痛痺和著痺。體關節疼痛重著,肌膚麻木不仁,手足沉重,活動不便。疼有定處,陰雨天更甚。甚則腰脊冷痛、沉重。兼有胸悶,時泛惡,肢體困重等證。舌苔白膩,脈濡緩。海風藤燥溼祛溼,行氣散風,溫經通絡。為治著痺之要藥。《浙江中藥手冊》目:“宣痺,化溼,通絡舒筋。”

  3、行氣寬中

  可用於哮喘及久咳不止。

  4、舒筋骨、利關節

  用於筋脈拘攣、關節不利之證。筋脈拘攣有實證和虛證之分,實證可因中風、中寒、中暑、中溼而起;虛證可由傷津亡血或陽虛,筋脈失養所致。海風藤性專祛風溼、行氣血、通經脈、舒筋骨而利關節、止拘攣,可用於因中風、中寒、中溼所引起的關節不利、筋脈拘攣實證。《本草再新》日其:“行經絡,和血脈……”

  海風藤的藥理作用

  1、治跌打損傷:海風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紅牛膝、地烏龜。泡酒服。***《四川中藥志》***

  2、治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海風藤、追地風各二兩。用白酒一斤,浸泡一週。日服二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時不可加溫,否則失效。心臟病人及孕婦忌服,感冒及月經期暫停服。***《全展選編·內科》***

  3、治跌打損傷:海風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紅牛膝、地烏龜。泡酒服。方中海風藤通經絡,為君藥。***《四川中藥志》***

  4、治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海風藤、追地風各60g。用白酒1斤,浸泡1周,日服2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時不可加溫,否則失效。心臟病人和孕婦忌服,感冒和月經期暫停用。方中海風藤祛風溼,通經絡,為君藥。***《全展選編》***

  5、治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肺熱咳嗽,消渴盜汗等:海風藤84.375g,雞血藤、葳靈仙68.75g,五加皮、防己、蘇木各50g,只草烏34.6875g,甘草18.75g。防己、蘇木依法滲漉,五加皮一味蒸汽蒸餾,收集餾液,殘渣與其餘甘草等6味,用水煎3次,至煎出液味盡,去渣,將煎出液分次過濾合併,濃縮至稠膏狀,加入上述餾液與防己、蘇木的滲出液,混合均勻,濾清,使成1000毫升。每服1匙,1日3次,溫開水沖服。方中海風藤祛風溼,為君藥。***《浙江省藥品標準》祛風骨痛露***
 

黑脂麻的功效作用
威靈仙的功效與副作用
相關知識
海風藤的副作用與功效
海蔘的副作用與功效
陳皮泡水的副作用與功效
雞血藤的副作用和功效
金銀花的副作用與功效
桃花的副作用與功效
水蛭的副作用與功效
水蛭的副作用與功效
木香的副作用與功效
木香的副作用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