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鍋的選購方法與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優質炒菜鍋選擇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基本上每天都會使用炒鍋,而一個好的炒鍋的選購是極其重要的,那麼你知道有哪些鐵鍋的材質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炒菜鍋的選購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炒菜鍋的選購方法

  1. 鐵鍋

  材質特性:傳統的鐵鍋在材質上不含有其他特殊的化學物質,抗氧化能力比較強,因此在烹飪的過程中不會產生不宜於食用的溶出物,即使有鐵離子溶入到食物中,人在食用後也可以吸收鐵元素,鐵元素可用於合成血紅蛋白,因此用鐵鍋炒菜做飯可防止缺鐵性貧血。同時鐵鍋十分的堅固耐用、受熱均勻,在加熱方面效果出眾。

  一般市面上的鐵鍋產品還會細分為生鐵鍋和精鐵鍋,兩者在特性上存在一些區別:

  生鐵鍋適合慢炒,鐵質非常純淨,可以健康的補鐵,通產情況下的設計是底厚壁薄,重量較沉,在加熱的時候當火的溫度超過200℃時,生鐵鍋通過散發一定的熱能,將傳遞給食物的溫度控制在230℃左右,比較易於掌控火候,喜歡慢炒的朋友可以選購。

  精鐵鍋適合猛火爆炒,是用黑鐵皮鍛壓或手工錘打製成,其表面通常經過了多重處理,鍋體更加輕薄,且可將火焰的溫度直接通過鍋傳遞給食物。

  缺點:普通的鐵鍋極易生鏽,而鐵鏽若不小心被人體攝入會對肝臟產生損害。重量較沉,對於腕力不足而又喜歡端起鍋翻炒的使用者,應當好好考慮下是否駕馭的了這個沉重的傢伙。表面粗糙,生鐵材質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表面粗糙,如果不加塗層,其表面是無法達到光滑的,容易引起“外貌協會”使用者的不快。

  2. 不鏽鋼鍋

  材質特性:相比鐵質炒鍋,不鏽鋼鍋的重量會輕盈一些,而且堅固程度卻不會打絲毫折扣,可以說很好的達到了熱量、重量與質量三者的平衡。除此之外,不鏽鋼鍋不宜生鏽,而且不會藏汙納垢,在清洗的時候能夠大大降低工作量,時常清潔並且方法得當的話,鍋體能夠長時間的保持精美外觀。

  缺點:保溫效果較差,冬季使用不鏽鋼鍋盛放的食物若不立即食用的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變成殘羹冷炙。價格較高,相比傳統的鐵鍋,不鏽鋼炒鍋的價格往往會高出30%以上。無補鐵之功效,鐵鍋的補鐵效果前面已有提及,不鏽鋼作為穩定材質的代表,在烹飪過程中不會溶出殘留物,因此也就不會有補鐵之功效了。

  3. 合金鍋

  材質特性:合金材質的炒鍋多數為鋁合金製品,還有少數的鈦合金產品。由於合金技術的發展,時下市面上的合金鍋產品在材質上均對鍋體表面進行了充分的氧化,因此在安全指標上是完全經得起考驗的。相反,合金鍋由於帶有許多附加技術,能夠很好的避免不鏽鋼製品和鐵製品鍋的一些缺點,使其在效能上處於兩者均衡的地位,既不會有明顯的優勢但同時也不存在一些惱人的缺陷,當然,我們不建議選用那些品牌不靠譜、價格低廉的合金炒鍋產品。

  4. 其他材質的炒鍋

  除了常見的上述三種鍋之外,其他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麥飯石炒鍋和銅質炒鍋。

  麥飯石炒鍋:使用純天然的麥飯石材質製成,由於這種材質富含多種元素,因此在進行燉熟的時候,能夠溶出鉀、鐵、鎂、錳、鉛、矽、碘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長期使用可以促進人體生理代謝功能,有益於人的身體健康。同時這種材質可以吸走菜餚中不純正的異味,可以長時間的保鮮,並且還具有輕盈,油煙少,不粘效能突出的特點。

  不過這種鍋不適宜用金屬炒勺操作,更加偏重燉煮加工,操作起來存在限制,尚未形成市場主流。

  銅質炒鍋:銅質炒鍋是名符其實的高帥富,鑑於銅分子的化學結構,這種炒鍋有著絕佳的導熱功效,炒菜時受熱均勻而且快速,可以保證在上部的食材也能受到接近鍋底那樣的溫度,很好控制火候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翻炒動作。但是銅質炒鍋價格昂貴、重量較沉,除非對加熱有特殊要求的使用者,通常使用者不建議採用。

  新鍋開鍋使用前如何處理

  方法一:

  如果是不粘鍋,可以把鍋燒紅後,再倒入開水後煮沸,大約煮10分鐘左右晾乾後就可以使用了。

  方法二:

  新買來的鐵鍋,有很多鐵鏽不能使用,可用砂紙先把鐵鏽磨掉,用清水刷洗兩遍,放火上燒乾,再用熱水刷乾淨,就可以使用了。

  方法三:

  還可以把鐵鍋泡在淘米水中數小時後,再用清水洗乾淨,鐵鍋上的鐵鏽會清除得比較乾淨。

  方法四:

  新鍋使用前可以將適量的醋,倒入燒熱後的鐵鍋,邊燒邊用硬刷子刷洗,將髒醋倒掉後用清水洗淨即可除去新鍋的異味。

  方法五:

  買一些肥豬肉,把豬肉切成小塊,把鐵鍋燒熱後,接著把肥肉放進鍋裡。一直保持小火,不斷用肥肉在鍋內塗抹,直到肥肉煸成幹。這樣既能除掉鐵鍋的一層防護膜,也能保證鐵鍋不會生鏽。

  方法六:

  新鐵鍋使用前在鍋里加上鹽,將鹽由小火慢慢的炒成黃色,然後在鍋內加水和油並煮開。這能除去新鍋的異味,還能防止鐵鍋生鏽。

  方法七:

  有的新鍋有難聞的鐵鏽味,可以把削下來的紅薯皮放到鍋裡煮一煮,能去除鐵鍋的鐵鏽氣味。

  炒菜不粘鍋的竅門

  1、炒鍋的挑選:

  我家的炒鍋很厚也很重,雖然直徑並不大但我家領導用起來依舊相當的費力***這也成了她不下廚房的重大理論支柱之一,汗啊!***,今天為了寫這篇文章特地稱了一下我的炒鍋——淨重15.4斤,數倍於普通5斤左右的炒鍋,難怪她笑稱我用的是“青龍偃月鍋”。但話又說回來,我的鍋真的很好用,因為比較厚重的炒鍋不但可以使食材受熱更加均勻,而且在炒制過程中可以很好的保持鍋內的溫度,不會因為低溫食材下鍋而立刻降低炒鍋的溫度,從而避免的巴鍋現象的產生。

  小貼士:大家最好選購一個鍋底光滑、鍋壁稍厚的炒鍋來使用,這也是炒菜不巴鍋的第一步。

  2、熱鍋涼油:

  熱鍋涼油是一種烹飪技巧,通俗地說就是在炒菜前先將鍋燒熱後再下入食用油,並在食用油還不是很熱時就下入食材進行炒制的方法。這種熱鍋涼油的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巴鍋現象發生,好不好用大家可以自己在家試一試。

  小貼士:使用熱鍋涼油的技巧同樣要求鍋要稍微厚一些,不然剛把鍋燒熱,油一倒進去鍋立刻就會變涼,這就失去了熱鍋涼油的作用。

  3、油水分離:

  很多專業廚師***尤其是老師傅***在烹飪時通常是用兩口鍋的,一個叫油鍋、另外一個叫做水鍋。其中水鍋是用來做湯菜或對食材進行飛水使用的,而油鍋則專門進行過油和炒菜使用。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保持炒鍋***油鍋***形成一層天然的“油塗層”,從而避免了炒菜時巴鍋現象的產生,在我看來這個“油塗層”比什麼特氟龍之類的人造塗層安全多了。

  小貼士:油鍋一樣可以正常的清洗,不必為了特意保持“塗層”就不敢徹底清潔。只是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用鋼刷來刷鍋;二是不要用油鍋做水。

  4、生薑的作用:

  對於專業廚師而言,上述3條已經足夠用了,而當大家在家炒菜時,不可能都會準備兩口鍋,也不可能大家都來用“青龍偃月鍋”吧?那麼,我在推薦一個小竅門給大家——在將鍋燒熱之後。用生薑片在鍋內壁均勻的塗抹一遍,之後再倒入炒菜的食用油。這樣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炒菜時的巴鍋現象。
 

炒菜鍋的選購方法與技巧有什麼
好吃炒菜的方法和訣竅有哪些
相關知識
炒菜鍋的選購方法與技巧有什麼
炒菜鍋的選購方法與技巧
炒菜鍋品牌的選購方法與技巧
健康炒菜鍋的選購方法有什麼
學生學習桌的選購方法與技巧
洗衣液的品牌的選購方法與技巧
炒菜鹽的放置方法與技巧有哪幾種
好吃營養炒菜花的製作方法與技巧
炒菜鍋具材質的選擇方法與技巧
廚房炒菜鍋的使用方法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