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鵝後期飼養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飼養種鵝的目的在於獲得較多的種蛋,以提供繁殖雛鵝用。由於飼養管理措施不同,種鵝的生產成績有較大差異。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選留後備種鵝的時間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和養鵝經驗、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於5~6月從仔鵝中挑選清明前三趟.即 3月上、中旬孵出的鵝作種用。清明後孵出的母鵝一般開產遲,停產早,體型也小。後備種鵝應選擇符合品種特徵,生長迅速,軀體高大,兩眼有神,叫聲洪亮,機警敏捷,掙扎有力,善於覓食,健牡活潑的個體。由於公鵝性成熟比母鵝早,故挑選公鵝時間較母鵝遲 2個月左右,一般在8~9月份挑選清明後5~6趟的公鵝留種。

  按選留標準選出的後備種鵝,在生理上處在生長髮育期與換羽期,應做好補料工作,不宜過早喂粗飼料。尤其當年留種的鵝早期要餵飽,保證有足夠的營養物質,尤其增加礦物質和蛋白質來供生長髮育藉要。一般在第二次換羽結束後,約120日齡時,才逐步轉入粗飼料階段。粗飼主要是減少能量飼料,目的是控制母鵝的性成熟,使母鵝的開產時間一致,以利於後期生產效能的發揮,同時適當控制體重,防止過肥,既培養了鵝的耐粗飼能力,又降低了生產成本。粗飼的整個控料時間約60一70天,也就是說在開產前 50~60天要結束,這時開始加料,保證喂足、喂好,以提高產蛋量。

  選留種鵝後正值夏秋季節,要注意防暑降溫。這時青草還比較多,所以種鵝在粗飼階段主要是加強放牧,延長放牧時間,減少補喂次數,一般早上放牧到9~10點回舍補料,補料次數由日喂3 次改為日喂2次,不必多喂精料。種鵝每天每隻可採食1~2 kg 育草,可以輪流在各種麥、稻茬田中放牧以撿食遺穀粒。人冬後,轉移到湖塘採食草籽、水草根等飼料,但要根據飼料的品質、採食量和環境溫度等.適當補給精飼料。喂料要做到定時定料不定量,先喂粗料後喂精料。另外,公鵝喜歡啄鬥,在管理中應注意編群,編群要在繁殖季節之前完成,以免臨時編群造成騷亂,影響鵝群的受精率。

  種鵝後期飼養的技巧

  種鵝休產後期的主要任務是種鵝的驅蟲防疫、提膘復壯,為下1個產蛋繁殖期做好準備。為保障鵝群及下一代的健康安全,前10天要選用安全、高效廣譜驅蟲藥進行1次鵝體驅蟲,驅蟲1周內的鵝舍糞便、墊料要每天清掃,堆積發酵後再作農田肥料,以防寄生蟲的重複感染。驅蟲7至10天后,根據當地周邊地區的疫情動態,及時做好小鵝瘟、禽流感等一些重大疫病的免疫預防接種工作。

 

種鵝飼養管理技術
種鵝的飼養管理技術
相關知識
種鵝後期飼養的方法
天鵝飼養的方法
仔鵝飼養的方法
洋蟲飼養的方法
羊羔飼養的方法
小鹿狗春季飼養的方法
小金魚冬季飼養的方法
麝香龜飼養的方法是什麼
寵物鳥飼養的方法是什麼
獅子兔飼養的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