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翅膀教後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彩色的翅膀》是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以輕鬆、優美的筆觸表現了駐紮在海島上的邊防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熱愛。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考。

  篇一

  《彩色的翅膀》,一個很美的課題。課文講述了一群可愛的士兵在祖國的寶島上克服重重困難,愛上海島,建設海島的故事。這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讓人不能不為士兵們的淳樸、純淨所感染。

  這課的教學目標是:第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字裡行間瞭解海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邊防戰士艱苦的生活條件。第二,細讀課文,從戰士們的言談、行動中,體會邊防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真心熱愛之情。

  課文讀起來妙趣橫生,那些可愛的戰士們的一頻一笑,一舉一動都顯得那麼質樸可愛。為了一個西瓜,全島的戰士都傾注了心血和汗水,西瓜成熟了,那場別開生面的嘗瓜會讓人熱淚盈眶。“戰士們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讚歎聲。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兩句話讓我百讀不厭。每當讀到這兩句話,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戰士們一張張憨厚燦爛的笑臉。他們的要求很簡單,他們的笑容很真誠,他們的幸福很真實。我總在想,人是不是在物質匱乏的地方反而會更純淨呢?

  當然,戰士們對西瓜的特別感情其實是對祖國寶島的熱愛,他們是為了讓祖國海島能美麗富饒起來,這也就是對祖國的真摯的熱愛。上好這堂課,也就要帶著孩子們走進戰士們的內心境界,去體會他們美好的心靈。

  最終我決定還是從孩子們的喜好出發進行這課的教學。

  首先,讓孩子們分組自學課文,讀讀畫畫,批批註注。交流的時候,我同樣從引導孩子們從他們最喜歡的片段的入手。沒想到,孩子們最喜歡的片段也是戰士們的嘗瓜會。順理成章,我帶著孩子們細細品讀了嘗瓜會的幾個句子,並讓孩子們學著戰士們的樣子“嚐嚐”西瓜。除了帶著孩子們聲情並茂地朗讀外,我還讓孩子們展開想象,戰士們品嚐著西瓜,想到了什麼呢?並讓孩子們動手寫一寫。孩子們的聯想很豐富,很自然的,孩子們想到了海島的未來,其中不乏對海島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最後,孩子們一起去了解了這個西瓜的來歷,並簡要了解了戰士小高帶昆蟲的原因和帶昆蟲的過程。

  這是一篇非常美麗的課文,但是我覺得自己的課堂中缺乏一種情趣,一種享受美麗的情趣,因為我沒有把這篇課文所展現的美讓孩子一同分享。

  篇二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比較好理解,如何在教法上有些新的突破?我認真鑽研了課文,發現有幾處亮點可以讓學生用在自己習作的時候。於是我便把本文的學習定位在:從本文看對自己習作的借鑑作用。

  上課了,在學生大致瞭解課文內容後,我便提出了問題:“這篇課文中的什麼地方我們可以在寫作文的時候借鑑?可以從文章的結構來說,可以從文章的用詞譴句來說,也可以從開頭結尾、題目來說......”同學們深思後,紛紛發言.

  在交流討論中,學生已經能感覺到作者設定懸念的寫法,這可以引起我們閱讀的興趣。

  學生說的這些方面,恰恰是本文在習作方面最值得借鑑的地方,學生都說到了。

  語文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我覺得不僅僅是要把一篇課文理解了,還要讓學生從課文中學到自己作文的點滴方法技巧。不同的課文,在備課時找準它的閃光點——最值得學生學習的方法,在上課及時滲透。

  需要改進的地方:由於用一節課就完成了教學,課前讓學生預習,估計部分學生應付了事,在做練習時,一些課文裡面的詞語搭配,不知道如何做。看來,把課文讀熟是後面的學習的基礎。

  篇三

  《彩色的翅膀》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文,但寫作上極富特色,一是線索鮮明,二是運用插敘。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讓學生有效地體會到這兩點?我先讓學生速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些事,學生讀完課文後,初步概括出探親返島、嘗瓜會、種瓜、第二天見蝴蝶這些事,我在板書這些內容時,順帶引導學生說出探親返島帶回蝴蝶***等昆蟲***、嘗瓜會上得知島上缺少蝴蝶***等昆蟲***、第二天早上見到蝴蝶,邊說邊在相對應的位置板書“帶回蝴蝶”、“缺少蝴蝶”、“見到蝴蝶”,然後我問學生從第二行板書發現了什麼,學生很快發現都有“蝴蝶”,我告訴學生“蝴蝶”就像一條線把課文所寫到的這些事串了起來,這就是線索。***這時有些學生已能夠說出“線索”***我再引導學生看課文種瓜是在哪裡寫的,原來種瓜的事是在嘗瓜會上了解到的,是兩年前開始發生的事,結合板書我讓學生明白了這是插進去敘述的,叫插敘。至此,學生可以比較輕鬆地理解線索和插敘。

  課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感受小島環境的惡劣、條件的艱苦。我出示句子“奇蹟終於出現了,這個島上成熟了第一個西瓜。”讓學生讀,讀完後我問“誰能從這個句子讀出疑問?”,一開始全班沉默,我再誘導:“誰能從看似無疑問處提出疑問,誰的讀書水平就高。”馬上,一個學生舉起了手:“我抓住‘終於’提問,為什麼用‘終於’?”緊接著有學生問:“為什麼島上成熟一個西瓜,也能說是‘奇蹟’?”“‘這個島上’,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島?”我把三個問題都簡要板書出來,要求學生再細讀課文解決問題。閱讀時間差不多時,我問學生先解決哪個問題,開始意見不一致,我再要求學生仔細想想,先解決哪個問題好,這時很多同學都認為先解決“這是怎樣的一個小島?”,我再追問為什麼,一個同學站起來說,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他兩個問題就好解決了***我告訴他們叫“迎刃而解”***這樣,在引導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如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感覺到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比較好的設計。

1.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2.彩色的翅膀課堂反思

3.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5.彩色玻璃窗教學反思

彩色的翅膀課後反思
初一自我反思能力
相關知識
彩色的翅膀教後反思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不足
彩色的翅膀課後反思
彩色的翅膀課堂反思
彩色的翅膀課文反思
彩色的翅膀讀後感
語文彩色的中國教學反思
語文金色的腳印教後反思
彩色的非洲課後反思
音樂彩色的中國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