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外匯儲備從哪裡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外匯儲備是怎麼有的,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我國的外匯儲備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我國的外匯儲備的來由

  1、口企業賣給外國人商品,換來美元

  這一點在系列專題一中說的很清楚了。我們出口企業賣出去商品,手裡拿到了美元。當然外匯儲備的最終組成不都是來自這些美元,但這些美元的數量也足夠大,大到我們可以先忽略其它成分而單說這部分。

  2、口企業把美元賣給央行,央行支付人民幣

  出口企業拿著這些美元也沒用啊,既不能發工資、也不能買原材料。於是就要賣出去。這時候有進口企業說,我給你5塊錢人民幣買你一張美元吧,我需要美元。出口企業一聽不幹了,人家央行在上海外灘開了個鋪子,出7塊錢人民幣買呢。於是就把美元賣給央行,拿走了人民幣。

  3、用來支付的人民幣又是向全體中國人借的

  央行用來買美元的人民幣是哪裡來的呢?一部分是用的儲戶存款,相當於和儲戶借的;另一部分是利用央票的形式和金融機構借的;此外,如果還不夠的話,就要和印鈔機借了。不要以為欠了印鈔機就和你我無關。憑空印出來這些錢,要和我們手中的錢爭奪購買力,我們原來的錢就貶值了。所以和印鈔機借錢等同於和全體中國人借錢。

  我國外匯儲備的儲備規模

  有觀點認為,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亞太區國家的外匯儲備額佔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國家高出很多,這個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而且高外匯儲備對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也是有幫助的。有些觀點認為,考慮到中國的銀行壞賬情況比較嚴重,適當的增加外匯儲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現在的儲備水平還太低。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購買力平價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熱錢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統計表明,2004年約有1000億美元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人民幣的匯率2005年7月21日改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我國外匯儲備面臨風險

  歐美等發達國家近幾年來猛開印鈔機大量投放貨幣,例如美國持續不斷的量化寬鬆政策,歐洲保持的超低利率和無限量購買國債政策等等。專家指出,歐美量化寬鬆政策的實質是大量增發貨幣,此舉對中國而言不僅增加了輸入性通脹壓力,還令龐大的外匯儲備面臨縮水的風險。

  美歐現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將使美元歐元貶值,造成中國外匯儲備購買力下降,資產遭受損失。

  專家建議,針對新的形勢,我國央行應該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及時調整外匯儲備資產結構,逐步減持美國國債和其他美元債券,鼓勵商業銀行向央行申請外匯貸款,用於支援國內企業擴大對歐洲、美國的直接投資和高科技產品進口,從而為世界經濟擺脫困境做出更大貢獻。

外匯儲備對經濟影響有哪些
外匯儲備過大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相關知識
我國的外匯儲備從哪裡來
我國的外匯儲備來源是什麼
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外匯儲備對國家利益的影響
中國外匯儲備過多的利弊分析
我國外匯儲備現狀分析_外匯儲備市場現狀分析
我國外匯儲備措施
中國外匯儲備過多的原因
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的模式建議
外匯儲備跟國際貨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