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名人故事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成熟不是不流淚,而是含淚奔跑;成熟並非不恐懼,而是儘管恐懼,仍有所行動,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大師的評語

  法國偉大的音樂家柏遼茲,早年生活貧困。直到《幻想交響曲》被李斯特等音樂大家認定是藏在浪漫主義標題後面的古典傑作,他的音樂才被完全認可。

  成名後,一位青年音樂愛好者來到他的家,演奏自己的曲子,徵求柏遼茲的意見,並想拜他為師。

  不料,柏遼茲聽完他的演奏後說,你根本沒有音樂才能,我這樣痛快地給你這個結論,是為了使你趕快放棄音樂,另找出路。青年人聽了,垂頭喪氣地走出了柏遼茲的家。

  他走到街上,柏遼茲卻從樓上視窗探出頭來,高聲喊道:“我不改變我剛才的評語,但我得補充一句,大師們當初對我也這麼說。請記住,你和我當初一模一樣。”

  2:愛迪生的成長故事

  1847年,愛迪生出身於美國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他對周圍的一切就充滿好奇,凡事總愛比別人多問幾個為什麼。有一天該吃飯了,媽媽卻發現愛迪生不見了,全家人找來找去,最後在雞窩裡找到了他,原來他看到母雞孵出小雞,他自己也想試一試。還有一次,他讓鄰居小夥伴米吉利吃了發酵粉,希望小夥伴能像氣球一樣飛起來。結果,小夥伴非但沒有飛起來,反而差點送了命,害得家長帶著孩子告到了愛迪生家裡。

  7歲時,愛迪生上學了,他還像以前一樣愛問為什麼。老師教給大家:2+2=4,他偏要問為什麼2加2要等於4,儘管老師給他做了一般的解答,他還是不滿足,氣得老師罵他低能兒,要求他退學。母親把愛迪生帶回了家,就這樣,我們一個偉大的發明家僅僅上了3個月的學便被趕回了家,究其原因,只因老師嫌他太愚蠢。

  愛迪生在家裡由母親帶著學習,母親教他數學、寫字,還教他化學、自然。愛迪生對學習總是抱著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對化學,他把自己的零用錢攢起來全部買成化學用品,在家裡的地窖裡建立起一個小小的化學實驗室,每天除了讀書就是呆在裡邊做實驗。

  12歲那年,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愛迪生開始在一趟列車上做報童。他每天凌晨早早登車,常常是晚上8、9點鐘方回到家裡,儘管累了一天,他還不肯休息,在實驗室裡一呆就是半夜。後來,他覺得賣完報的空餘時間浪費掉了實在可惜,正巧列車上有一間吸菸室未被利用,經車長同意,愛迪生就把自己的實驗室搬到了列車上,利用一切閒暇來做實驗。在列車上做報童的日子裡,他還學會了使用印字機,自己創辦了一份獨具特色的報紙。然而,這樣的日子沒有堅持多久,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一次行車中,由於列車震動過大,一瓶白磷摔在地上自燃起來,多虧及時撲救才沒有發生大的損失,氣急敗壞的車長狠狠地抽了他一耳光,並把他的所有物品扔下了列車。

  因為這一耳光,愛迪生的一隻耳朵喪失了聽力。然而列車長可以打聾愛迪生的耳朵,卻永遠不可能讓愛迪生真正趴下。愛迪生的一生中碰到過無數的困難和挫折,每一次他都堅強地挺了過來。

  在不懈的努力下,1869年,愛迪生的第一個發明——自動數票機問世了,他欣喜的把機器抱到了國會,遭到的卻是無情的拒絕,資本主義制度下,選票上玩花招是必然的,他們不需要清醒的機器。

  愛迪生的第一個發明就這麼破產了,沒有花費時間去悲傷,他很快把精力投入了下一項發明。從1869年到1910年,短短的41年間愛迪生共申請得1325項發明專利,平均每10多天就有一項,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所有的發明中,電燈當屬愛迪生對人類最大的貢獻,這也是耗費他精力最多的一項發明。為了找到理想的燈絲,他先後試驗了1600多種耐熱材料和6000多種植物纖維,共失敗了8000多次。助手喪失了信心,家人也勸他放棄,他沒有搖頭,他不斷鼓勵著他們,努力嘗試著任何有可能的材料,連朋友的紅鬍子和中國的扇子都曾為他的試驗品,最後他終於獲得了勝利。1931年10月21日,即他的葬禮舉行的日子,全美國所有的電燈都同時熄滅一分鐘,以此來紀念我們這位偉大的發明家,來紀念他這一重大發明。

  在愛迪生的身上具備著人類的許多美德,勤奮無疑是這些美德中最顯著的一條。在他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讀的書已比他自己還高。成年以後,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驗室中度過的。每天只睡4、5個小時,常常是太累了就在實驗室裡枕著書睡一會兒,睡醒後接著工作。在愛迪生心中,實驗室是他最好的休養場所,連新婚的日子都在實驗室中度過了。

  3:居里夫人的成長故事

  居里夫人是在波蘭出生、長大的。那時的波蘭正處在俄羅斯的統治之下,瑪麗從小就嘗夠了做亡國奴的滋味,她私下裡接受了許多抵抗侵略的思想,從心底熱愛著自己的祖國,她發誓要為了祖國的解放而學習。在瑪麗很小的時候她媽媽就去世了,父親因為亡國失去了工作,僅靠以前的一點積蓄和在家給別的孩子上課掙點錢養活她們,家裡的生活非常艱苦。艱苦的環境磨鍊了瑪麗姐妹的意志,在學校裡,他們都是最優秀的學生,深受老師喜愛。

  瑪麗中學畢業了,由於才學出眾,她獲得了金質獎章。可是她卻不能繼續上學了,因為沙俄統治下的波蘭,大學裡面是不收女學生的,到巴黎上學,家裡又拿不出那麼多錢。要知道,同樣獲金質獎章畢業的姐姐已在家呆3年了,去巴黎上學的願望還沒有實現。

  瑪麗回到了家裡,父親因供不起女兒上學傷心地落下了淚,瑪麗一邊勸父親,一邊想著辦法。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讀書,姐姐畢業後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讀書了。就這樣,姐姐拿著全家人湊起的錢邁向了巴黎,瑪麗一邊學習一邊掙錢,終於在1891年也進入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

  瑪麗到巴黎後,先是住在姐姐家,因為姐姐家離校較遠,為了節省時間且有一個更為安靜的學習環境,瑪麗搬到了學校附近的一間小閣樓上。閣樓條件相當艱苦,冬天又無法取暖,瑪麗常常被凍醒,她不得不起來,把所有的衣物都蓋在身上,有時甚至把凳子壓在身上增加重量。瑪麗生活極其簡單,每天僅以幾片面包充飢,有幾次連這也忘了,正在讀書,突然昏倒,多虧同學發現通知了姐姐。瑪麗的姐姐為此操透了心,瑪麗自己卻為這事發笑了。

  所有的艱苦條件,絲毫沒有影響瑪麗的學習。她每天總是早早地第一個來到教室裡在前排座位上坐下來,認真聽老師講課,晚上10點鐘圖書館的燈熄滅了,她才依依不捨地離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燈又常常是亮到了夜裡兩三點鐘。短短的兩年,她連續獲得物理學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這個穿著破舊毛衣、臉色蒼白的女孩於1893年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巴黎大學畢業了。

  瑪麗沒有因成績優異而滿足,她要再接再勵,繼續攻讀,摘取人類歷史上第一頂屬於女性的博士桂冠。就在這時,瑪麗遇見了法國優秀的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共同的理想,兩人走到了一塊,他們相愛並且結合,成為人類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他們從朋友那兒借來一間破舊的貯藏室,居里夫人把它打掃了一翻,又用平時積攢的錢購置了一些必需的儀器裝置,兩人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研究。居里夫婦把凡是能夠找到的化學試劑、礦物一一進行了精心的檢測,發現瀝青鈾礦具有明顯的放射性,他們判定該礦中含有某種放射性新元素。居里夫人在簡陋的條件下對幾十千克的瀝青鈾礦進行了一系列的處理,終於找到了這種具有放射性的新元素,瑪麗用她的祖國的名字命名了這種新元素,這就是“釙”。

  “釙”找到了,居里夫婦卻沒止步,因為在提煉“釙”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分離出的鋇化合物具有更為強烈的放射性,據分析這是又一種未知的放射性元素。他們把這種元素稱為鐳。居里夫婦向世界公開了這一發現,因為沒有人親眼看見過鐳,許多人對這一發現持懷疑態度。為了證實鐳的存在,居里夫婦投入了更加艱苦的奮鬥,他們要提煉出鐳來。

  沒有實驗工廠,他們向朋友借了一間破木棚作工廠;沒有資金購買貴重的瀝青鈾礦,他們買來了廉價的廢礦渣。居里夫人穿著一身油汙的工作服,不停地出入院子和屋子之間,她時而在院子里加煤燒火、熔鍊礦渣,時而在屋裡結晶濃縮物,20多公斤重的容器居里夫人不斷的要搬進搬出。無論嚴寒還是酷暑,居里夫婦沒日沒夜地幹著,幾萬次的提煉,整整4年的奮鬥,1902年,他們夢寐以求的鐳鹽終於被分離出來了。

  1903年,居里夫人獲得了歷史上第一個女博士學位。同年,他們夫妻又榮獲諾貝爾獎。居里夫人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女性,她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長,她的名字被億萬人傳頌著。

  
的人還:

1.勵志故事

2.經典的名人讀書故事

3.中外名人故事電子書

4.中國名人故事·中國卷

5.創業故事匯精選

勵志經典兒童教育故事
分享的勵志故事
相關知識
非常名人故事匯
名人故事匯閱讀
高考作文常用名人故事素材
父親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
教育孩子獨立名人故事
中國現代名人故事精選
高考語文作文素材之名人故事
鍛鍊口才的名人故事
外國勵志名人故事
勵志自我成長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