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資金凶猛入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所謂的理財也不僅僅是把財務往外投,被投資也是一種理財,不懂得被投資也就不懂得怎麼更好投資。

  在現今社會,理財不僅僅侷限於上班族,

  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達成其經濟目標的計劃、規劃或解決方案。在具體實施該規劃方案的過程,也稱理財。

  銀行理財資金“任性”撤離

  多位銀行理財客戶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類似許阿姨這種資金撤離理財產品的狀況,最近可以說是頻頻出現,而且許多人甚至是“義無反顧”。一家股份制銀行北京市某網點的客戶經理坦言:“許多客戶平時關係都挺好的,我們就問是不是要轉去其他銀行。後來人家說是準備投股市,那我們就沒辦法了。而且一撤走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一下子給我們網點的壓力也挺大的。”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中國證券報表示,從長期來看,個人投資者將資金從銀行理財產品撤出進入股市是大勢所趨。一方面,我國A股市場受政策和改革的預期帶動上行,這將吸引個人、散戶資金的進入。另一方面,未來隨著流動性趨於寬鬆、存貸比調整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的積極性都將下降。也就是說,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對於個人投資者的吸引力將逐步下降,資金必然會尋找其他的投資渠道。

  萬億資金有望入股市

  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姜超近日在海通證券2015年年度策略會上稱,過去中國居民儲蓄的資金主要通過存款、貸款的形式投放到了實體經濟,而未來銀行理財則將居民儲蓄的資金直接投放到了資本市場,意味著居民儲蓄與資本市場的正式連通。

  融360和搜狐財經日前聯合釋出的《2014年度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報告》預計,2014年全年銀行理財產品規模或將突破40萬億。海通證券最新發布的研報顯示,由於銀行理財收益率平均在5%左右,遠高於3%左右的存款利率,意味著銀行理財對居民存款的取代仍將持續。目前,居民儲蓄總規模約在50萬億元,假定有一半左右被理財取代,則未來幾年新增理財規模在20萬億元以上。按照35%配置非標、60%配置債券、5%配置股票的比例,20萬億元新增理財就會帶來12萬億元新增債券投資需求、1萬億新增股票投資需求。而當前每年淨新增債券發行僅在5萬億元左右,股票發行不到5000億元。這遠遠不能滿足銀行理財未來的投資需求。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認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下調,凸顯了藍籌股吸引力的提升。資金都是追求更高收益率的品種,隨著降息的到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下行是必然的,這部分資金將有望進入股票市場。

  “馭牛術”有待股市調結構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未來“股債雙牛”行情有望延續,“快牛”將變為“慢牛”。多家機構預期,一方面,央行[微博]貨幣政策放鬆趨勢料將延續,另一方面,未來降低融資成本更多要發揮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功能,而這又需要各個監管部門之間的配合與協調。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理財仍會繼續擴張,理財收益率將持續下降,為資本市場提供動力。

  在對未來貨幣政策的判斷上,海通證券認為,貨幣放鬆或延遲到IPO大量發行或註冊制啟動之後,而非無限期延遲。目前,居民儲蓄正源源不斷從存款轉化為理財,而過去銀行用存款發放貸款,但今年銀行由於存款稀缺,新增存貸比超過140%,導致貸款意願嚴重下降。而在銀行理財的模式下,其資金只有35%以內流向貸款***非標***,其餘65%以上都是直接進入資本市場,大部分是債券,但也通過保本策略進入到股市。央行出臺政策之後,資金流向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資金從理財流向資本市場,可以降低債券收益率,推高股市,但不直接進入實體經濟。未來若希望貨幣政策重新奏效,最核心的是要打通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恢復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

銀行理財股市成交量創紀錄
銀行理財收益率跳漲衝時點攬儲
相關知識
銀行理財資金凶猛入市
銀行理財沙龍主持詞範文
社群銀行理財經理自我介紹
銀行理財營銷成功案例
銀行理財經理工作心得體會
銀行理財經理座右銘
銀行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範本
關於銀行理財的總結
銀行理財入門知識整理
銀行流動資金借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