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訊素養內涵的要求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資訊時代呼喚教師角色的迅速轉換和資訊素養的儘快提高,如何進行角色轉換及培養教師資訊素養成為當務之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資訊時代教師資訊素養的要求文章內容。

  教師資訊素養的要求

  ***一***教師資訊素養的內涵

  資訊知識成為社會中的基本資源,滲透到社會生活與工作的各個方面,資訊素養成為資訊社會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資訊的獲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與傳統的“讀、寫、算”方面的知識與能力一樣重要,是資訊社會對新型人材培養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教師的資訊素養是指教師在基於資訊化的教學實踐基礎上,根據社會資訊環境的 發展要求,對資訊進行檢索、獲取、分析、處理以及利用資訊解決教育、教學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在 現代的教育資訊化的工作當中,主要指學科教師能夠熟練的應用現代多媒體資訊科技與本學科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二***教師的資訊素養及教師新角色的關係

  資訊化社會教師的資訊素養具體表現為:資訊意識、資訊道德、資訊知識、資訊能力。

  目前我國教師的資訊素養低的主要表現為:

  ***1***資訊意識弱、資訊敏感度低。教師的學位和學歷層次普遍偏低,這是因為我國教師的知識結構不合理,資訊面窄,缺乏對資訊的敏感和處理能力,甚至有不適應現代化教學的現象發生。

  ***2***對現代教育技術掌握不夠,因此缺乏資訊意識和觀念,許多時候教師不是去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而是逃避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而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他們更是裹足不前。因此,當前對我國教育界而言,提高教師的資訊素養,促成新形勢下的角色轉換,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資訊素養的內涵概述

  概括地說,完整的資訊素養應包括三個層面:文化素養***知識層面***,資訊意識***意識層面***,資訊技能***技術層面***。

  1998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和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在其出版的《資訊能力:建立學習的夥伴》一書中制定了學生學習的九大資訊素養標準。這一標準從資訊素養,獨立學習和社會責任等3個方面進行了表述,進一步明確和豐富了資訊素養在技能、態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1.資訊素養

  標準一:能夠快速地有效地獲取資訊;

  標準二:能夠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資訊;

  標準三:能夠精確地創造性地使用資訊;

  2.獨立學習

  標準四:能探求與個人興趣有關的資訊;

  標準五:能欣賞作品和其他對資訊進行創造性表達的內容;

  標準六:能力爭在資訊查詢和知識創新中做得最好;

  3.社會責任

  標準七:能認識資訊對民主化社會的重要性;

  標準八:能履行與資訊和資訊科技相關的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規範;

  標準九: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來探求和建立資訊。

  從上述有關資訊素養的定義及資訊素養的標準可以看出,資訊素養不僅僅指諸如資訊獲取、資訊檢索、資訊表達、資訊交流等資訊技能,而且包括獨立學習的態度和方法,以及在資訊社會中合理生活和學習的責任,將資訊技能用於資訊問題解決和進行創新性思維的綜合的資訊能力。具體而言,資訊素養主要表現為以下8個方面的能力:

  1.運用資訊工具:能熟練使用各種資訊工具,特別是網路傳播工具;

  2.獲取資訊: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效地收集各種學習資料與資訊,能熟練地運用閱讀、訪問、討論、參觀、實驗、檢索等獲取資訊的方法;

  3.處理資訊:能對收集的資訊進行歸納、分類、儲存記憶、鑑別、遴選、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表達等;

  4.生成資訊:在資訊收集的基礎上,能準確地概述、綜合、履行和表達所需要的資訊,使之簡潔明瞭,通俗流暢並且富有個性特色;

  5.創造資訊:在多種收集資訊的互動作用的基礎上,迸發創造思維的火花,產生新資訊的生長點,從而創造新資訊,達到收集資訊的終極目的;

  6.發揮資訊的效益:善於運用接受的資訊解決問題,讓資訊發揮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7.資訊協作:使資訊和資訊工具作為跨越時空的、“零距離”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種和諧的合作關係;

  8.資訊免疫:浩瀚的資訊資源往往良莠不齊,需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甄別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調節能力,能自覺抵禦和消除垃圾資訊及有害資訊的干擾和侵蝕,並且完善合乎時代的資訊倫理素養。

 

高中英語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淺談農村教師的基本素養
相關知識
教師資訊素養內涵的要求有哪些
領導幹部資訊素養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觀賞龜對飼養環境的要求有哪些
觀賞龜對飼養環境的要求有哪些
淺談農村教師資訊素養現狀
培養教師資訊素養的重要性
中學語文教師人文素養內涵有哪些
提高素養好看的書籍有哪些
解決當代大學生知識素養問題的方法有哪些
當代大學生禮儀素養低下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