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元旦,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慶賀新年的開始,你知道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方式一: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國家都把元旦定為法定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方式二: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放假了,隨你怎麼玩都行。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方式三: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在於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圓,聚一餐。至於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元旦介紹

  中國古代的元旦,即現代中國所稱之春節的習俗,

  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中國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放假一天,後常常將當日前或後雙休日調整,一般連續休息三天。現代中國對元旦的慶祝較之春節,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機關、企業會舉行年終集體慶祝活動,但民間活動很少。

  由於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的,並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慶祝的風俗習慣當然大都是類似於春節,或者說是春節的縮小版。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並不會佔用多麼重要的地位。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

  元旦食俗

  餃子

  食畢出門拜年,由近及遠,元午直到燒燈後。”據此則唐牢丸近似餃子,而且有煮有蒸。宋代食品中出現角子一詞.元代把餃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語。明代的餃子如《正字通》所說,稱餃餌、粉角、水餃子、蒸燙麵餃。此外,還有水點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還把餃子稱作“煮餑餑”。元旦吃餃子興盛於明清時期的北方。如明萬曆年間沈榜《宛署雜記》說,北京郊區的宛平縣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長上為壽”。明嘉靖時山西《曲沃縣志》記載:“二日製扁食包金,邀婿爭福。”元代扁食一詞在民間流傳下來。

  年糕

  年糕又稱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則為黏黍。年糕的歷史悠久,漢朝的米糕已有“稻餅”、“糕”、“餌”、“餈”等名稱。6世紀食譜《食次》就有年糕“白繭糖”的製法,北朝《齊民要術》記載了將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於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時《威縣誌》說當地吃“蒸羊糕”。

  在南方,江浙的蘇州、嘉定等地方誌稱“節糕”,明正德廣東《瓊臺志》記載當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汁籠蒸春糕,圍徑尺許,厚五六寸,雜諸果品歲祀,遞割為年茶,以相饋答。”其形制類似今天的生日蛋糕。清顧祿《清嘉錄》卷十二記載更為詳細,說將黍粉和糖為糕,叫做“年糕”,有黃色和白色之別。大的一尺見方為“方頭糕”,還有像元寶的“糕元寶”,用於除夕供先、親戚朋友間的贈答。此外,還有細長的“條頭糕”、寬大的“條半糕”。過節時富家僱人制糕,一般人可在糕店購買。
 

元旦去日本旅遊攻略
山東有哪些好玩的免費景點
相關知識
元旦的習俗文章
元旦的習俗
吃元宵的習俗始於哪個朝代
下元節的習俗與美食
吃元宵的習俗是屬於哪個朝代
元旦的演變和習俗手抄報資料
南京中元節的風俗習慣
元宵節的習俗介紹英文版
我國元宵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浙江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