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注意事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霜降節氣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那麼應該注意事項有哪些呢?霜降該注意什麼?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僅供參考。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在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滿地秸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收穫以後的莊稼地,都要及時把秸稈、根茬收回來,因為那裡潛藏著許多越冬蟲卵和病菌。華北地區大白菜即將收穫,要加強後期管理。霜降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乾季,要高度重視護林防火工作。

  霜降又是黃淮流域羊配種的好時候,農諺有“霜降配種清明乳,趕生下時草上來。”母羊一般是秋冬發情,接受公羊交配的持續時間一般為30小時左右,和南方白露配種一樣,羊羔落生時天氣暖和,青草鮮嫩,母羊營養好,乳水足,能乳好羊羔。

  防霜措施:

  ①適時早種,錯開晚秋霜凍;

  ②選用早熟高產品種;

  ③澆水,因為乾土比溼土散熱快;

  ④薰煙,可在小範圍內形成保溫雲層,減輕凍害;

  ⑤鋤地,“鋤頭有火”,可提高地溫;

  ⑥施腐植酸鈉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試驗證明:施於山藥、玉米、糜谷,可提前成熟5-7天;

  ⑦最根本是植樹造林,它可調節氣溫,徹底改變環境。

  藥膳與食療

  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

  霜降節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這時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芥菜***雪裡蕻***。

  一些地方要吃紅柿,認為這樣可以禦寒,能補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說法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脣都會裂開。拔蘿蔔。

  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此時與長夏同屬土,所以應以淡補為原則,並且要補血氣以養胃。飲食進補當依據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

  飲食養生學側重於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因此,在傳統養生學中,食物也根據其“性味歸經”而分為了不同的型別。

  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霜降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運動量可適當加大。飲食調養方面,此時宜平補,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玉蜀黍、蘿蔔、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雞肉、泥鰍等都不錯。

  中醫專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鬱、防寒是霜降期間的健康防護重點。秋燥表現為口乾、脣乾、咽乾、便祕、面板乾燥等。因此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蘋果、香蕉等滋陰潤燥食物。晚秋時節的肅殺景象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鬱。應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羊肉和豆類等;還要適當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集體活動。另外,這個季節不是人人適合“秋凍”.對抵抗力差的老年人,應及時關注天氣,按時增減衣服,以免溼邪、寒邪入侵,導致生病。

  霜降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霜降節氣養生注意事項一:飲食上補冬不如補霜降

  中醫認為,霜降應淡補。因此在霜降時節飲食應儘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鹽。鹽食用過多,易導致血容量增加,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增加。同時容易讓人產生口渴的感覺,需要喝大量的水來緩解,長期大量攝取鹽會導致身體浮腫,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民間總有諺語,“補冬不如補霜降”,認為比起冬天的進補,霜降時節的秋補會更有效果。補物則逃不過秋天最肥碩的鴨和鮮香的羊肉,煲湯時最好還要加上黨參、當歸、熟地和黃芪四味中藥,各有益處。

  這個時節常用的進補中藥有沙蔘、天冬、麥冬、百合、地黃、玉竹、甜杏仁、女貞子、玄蔘、大棗、川貝母、白果、西洋參、黨蔘、白朮、人蔘、茯苓、薏苡仁等。不過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藥補不如食補”,而且即使是藥補,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不能亂補。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亂進補,不但起不到調養身體的作用,可能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對於小孩,則應順節氣轉向收斂、降氣、潤燥。

  此時節宜選擇潤燥滋陰的飲食,此類飲食品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全麥面、小麥仁、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紅薯、山藥、南瓜、蘿蔔、白菜、洋蔥、藕、百合、木耳、梨、蘋果、葡萄、枸杞、大棗、橄欖、甜杏仁、甘蔗、蜂蜜、鴨蛋等都比較適宜這個時節食用。

  若想收斂陽氣可在飲食中適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無風寒天氣或體內沒有涼寒,應儘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大蔥、生薑、辣椒、芥末等。

  霜降節氣養生注意事項二:起居上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貪睡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最低氣溫可達到零攝氏度左右。俗語有“霜降不算冷,霜降變了天”。此時節,晝夜溫差變化增大,人們要注意新增衣服,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同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做好禦寒準備,預防感冒。

  保健專家特別提醒,秋天人體面板易乾燥、脫屑,貼身衣服應定期換洗。手足保養上,要保持雙腳乾爽。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寬鬆些,襪子要透氣護膚。

  霜降時節,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熱水泡腳除了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面板和組織營養,並減少下肢痠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

  此時節,由於天氣寒冷,很多人喜歡賴床貪睡。對此,保健專家解釋,早晨臥室中積蓄著肌體一夜排出的廢氣,空氣汙濁,影響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氣中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會使人更易發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祕等。睡眠時間過長,還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縮力,破壞心臟活動和休息的規律。長期下來,人體體質會變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時節要避免賴床不起,宜早睡早起,養成規律。

  霜降節氣養生注意事項三:運動上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農曆九月,一片秋高氣爽的景象,此時肺金主事,運動量可適當加大,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也可選擇廣播體操、健美操、太極拳、太極劍、球類運動等。

  氣溫越來越低,最好等太陽出來或比較暖和的時候出門鍛鍊,如果活動量大出汗熱了,應該解開衣釦,讓身體慢慢降溫。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經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洩,傷耗陰津,削弱機體的抵抗力。

  霜降節氣運動後應多吃防秋燥的梨、蘋果、白果、洋蔥、蘿蔔等食物,預防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保暖,防止因區域性保暖不當等造成的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

  霜降節氣養生注意事項四:情志上保持良好的心態

  霜降過後,小草開始慢慢枯黃,樹葉也開始漸漸飄落,觸景生情,人們會變得憂思起來。心理專家介紹說,秋天是各種情緒病高發時節。如果調理不當,極易誘發抑鬱症等其他心理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要經常參加一些對身體有益的娛樂活動,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這些活動中,多與他人交流溝通。

  發自內心的笑是抗衰老的速效劑。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笑對機體來說是最好的一種運動,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器官有適當的協調作用。另外,笑的好處會第一時間體現在你的面板上,使面板更富光澤和彈性,讓你看起來容光煥發。因此,在深秋季節多看喜劇片吧,一感到開心就放聲大笑。

  霜降節氣養生注意事項五:防病上重在保暖

  霜降時節,氣溫可能突然下降,晝夜的溫差會拉大10℃以上,而我們的面板和呼吸系統並不能很好地適應這樣的變化。這時,慢性病患者和那些體質差、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發燒。另外,冷空氣的刺激會使人體血管發生收縮,血壓突然上升,從而誘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

  專家指出,要想預防以上疾病,關鍵是要保暖,而且體質差的人群,預防工作一定要及時做好。有冷天哮喘發作史的人,要提前服藥預防;有高血壓病史的人,也要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物,定時檢查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發生意外。

 

  霜降天涼慎防病,應避免劇烈運動,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情舒暢,早晚減少外出,儘量避免受冷空氣侵襲,是積極主動預防疾病的有效途徑。

什麼是霜降氣候特徵以及形成原因
霜降有什麼習俗
相關知識
霜降注意事項
春天使用防晒霜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使用纖體霜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夏季使用防晒霜的注意事項
霜降如何養生注意事項
霜降如何養生注意事項
霜降季節養生注意事項
霜降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關於霜降的注意事項和養生
降落傘有哪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