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時節的習俗和節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剛過“大寒”,我們迎來了上海寒冷的一週。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這些大寒的習俗和節慶,你都應該知道!

  節氣 | 大寒的習俗

  大寒是一年的最後一個節氣,民間有“過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說法。這個“年”意指農曆新年。因而此時的一些民俗活動都具有濃重的“年味”。

  大寒節氣是我國最後的一個節氣,此時正值歲末,各地的人們開始忙著辭舊迎新,掃塵潔物,準備豐富多樣的年貨。大寒時節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等,而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很多時候也在這個節氣中。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除夕和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2009年春節就包含在大寒節氣裡。

  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

  即使大寒節氣中沒有春節,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準備年貨。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

  因此這樣的大寒節氣裡,除幹農活順應節氣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佈新,準備年貨,或各種年餚。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等,其間,還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曆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此外,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撒在行走之處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新年節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凶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大寒日開啟窗戶,室內不生火,多穿衣服,沐浴日光。兒童玩軋豬油渣,或者賽跑。總之,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尾,也是冬季即將結束之季,隱隱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

  在北方,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光,在南方,雖然最冷的小寒過去了,但大寒氣溫依然很低,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因此,預防寒冷侵襲至關重要,尤其是膝蓋和雙腳。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因此腳部保暖也很重要。專家建議,入睡前以熱水泡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質量,對保健養生都有積極的意義。特別是那些深夜還在上網或伏案工作的人,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緩解疲勞,預防寒冷的效果更明顯。

  冬季喝粥對身體也是很有好處的,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還可祛病養生。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八寶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大寒時節,看冰天雪地,北風呼嘯

  【民俗活動】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佈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祭灶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僱誰。因此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餚,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飲食變化】

  因為大寒與立春相交接,講究的人家在飲食上也順應季節的變化。大人們可以給孩子們做些糯米飯、炸春捲、八寶粥

  那麼好吃的食物會讓孩子們的心情也變好哦~

  【大寒遊戲:軋豬油渣】

  軋豬油渣,是冬日裡兒童取暖的一種遊戲。集合兒童十餘人,平均分成兩組,互相背靠背坐著,用力撐軋。以能逼迫對方後退為勝。這個遊戲通常在長凳子或大的門檻上做。兒童遊戲過後,汗出而不覺得寒冷。


大寒適合吃什麼水果和食物
大寒時節吃什麼最養身體
相關知識
大寒時節的習俗和節慶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和活動
重陽節的習俗和寓意是什麼
愚人節的習俗和起源
關於穀雨時節的習俗大全
大雪節氣的習俗和由來
不同時代國家情人節的習俗
大年初一拜年的習俗和禮儀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圖片和資料
雨水時節的習俗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