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桃符到勵志對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近日瀏覽博友新橋戀人之《記得掛桃符》一文,倏忽間腦海又重映起兒時歲末除舊情景。而今鞭炮聲依然,“年”味兒卻一年淡過一年;春聯尚留其蹤,祝福之語仍是滿楹,可“舊”已殆除,“新”卻無所布。

  對聯僅有兩句,字數不限;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對聯不同於詩詞,亦異於曲調,更非駢四儷六之屬,須講求對仗,注意平仄,尤重於用典。對聯之用典,實為其要,故非“讀破萬卷”,難於此道有成。

  談及對聯,自不可不言桃符。對聯始自於桃符,而桃符又自“桃梗”而出。

  關於“桃梗”的記載,《後漢書·禮儀志》上雲:“***季冬***設桃梗、鬱壘、葦茭畢,執事陛者罷。”於此,劉昭注補引《山海經》:

  東海中有度朔山,上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門曰東北鬼門,萬鬼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儡,主閲眾鬼之害人者。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法而象之,驅除畢,因立桃梗於門戶上,畫鬱儡持葦索,以御凶鬼。畫虎於門,當食鬼也。

  東漢張衡在其《論衡·訂鬼》中,亦同引《山海經》此段,然今本《山海經》卻不見上述引文。

  使用“桃梗”驅鬼,直可上溯自春秋,如《周禮·夏官·戎右》:“贊牛耳桃茢。” 鄭玄注:“桃,鬼所畏也;茢,苕帚,所以掃不祥。”《禮記·檀弓下》:“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惡之也。” 由此,古人以桃梗驅鬼辟邪,其來有自。

  而“桃符”,則當自由“桃梗”遞嬗衍變而來。唐朝徐堅撰之《初學記·卷二八》引《典術》雲:“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服邪氣,制厲鬼。故今人做桃符門以壓邪,此仙木也。”由此,桃符用桃,自古已然,與桃梗之用,系一脈相衍。

  然桃符並非門神,門神之來源自有其本。北宋孟元老撰之《東京夢華錄·卷十》雲:“近歲節,市井皆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其中,門神、桃板、桃符並列,可知於北宋年間門神必不同於桃符。

  由桃符變而用紙書寫之春聯,其應在五代十國時。坊論皆曰五代十國時,後蜀後主孟昶所制之“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一聯當為春聯之鼻祖。此說雖非定論,然據各家考據,春聯起自五代,至北宋完備、普及,則殆無錯謬。

  言及孟昶此聯,尚有一事可志焉。《宋史·西蜀孟世家》:

  每歲餘,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學士辛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以其年正月十一日降太祖命,呂餘慶知成都府,而長春乃聖節名也。

  趙匡胤陳橋兵變,迫後周恭帝柴宗訓遜位,於公元960年建號建隆,是為宋太祖。建隆元年二月“己未,宰相表請以二月十六日為長春節。”此長春節即宋太祖趙匡胤之誕辰。後於乾德三年***965***,發兵伐後蜀,後主孟昶牽羊把矛率百官以降。宋太祖命孟昶及降官具歸汴京,另以呂餘慶為成都知府。

  “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中之“餘慶”、“長春”恰與呂餘慶及宋太祖誕辰節名偶合,時人皆以為讖。讖緯之說,固屬穿鑿附會之言,然如此巧合,不得不令人咂舌,且使此聯對偶更益工整。

  由桃符、春聯而對聯,綜上所述,除可爬梳其脈絡,亦可見我文化之淵長深博。西風漸熾,復經浩劫,斲我根基,燔我遺緒,寤寐思之,豈不令人扼腕神傷。

  以上就是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內容哦! ,因你而精彩。

勵志對聯中的岳陽樓
金秋賞月佳對多
相關知識
由桃符到勵志對聯
勵志對聯
關於激勵勤學的勵志對聯大全
學校運動會常用的勵志對聯
努力創業的勵志對聯有哪些
祝高考金榜題名的勵志對聯
學校中考勵志對聯激勵人心
初中考試勵志對聯貼在班級裡面
初三貼在班級的勵志對聯霸氣
大學生青春勵志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