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食管炎的用藥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食管炎中最常見的就是反流性食道炎,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情志不暢,飲食失調,勞累過度而發病,對於食管炎的用哪種藥好,當然是中藥好了,副作用小治病更徹底。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治療食管炎的中醫用藥,希望能幫到你。

  治療食管炎的中醫用藥

  情志不暢型症見胸骨後痛或燒灼,每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胃脘及脅脹痛、反酸、食慾不振等。治療採取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方法,方選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6克,白芍15克,烏賊骨15克,鬱金、元胡、制香附、蘇梗、半夏、枳殼各10克,甘草5克。

  肝鬱化熱型症見胸骨後痛或燒灼樣疼痛、反酸噯氣、性情急躁易怒、頭面燥熱、口乾口苦、多飲、大便乾結、舌紅。可採用疏肝清熱、和胃降逆治法,方選丹梔逍遙散加減:丹皮、梔子、大黃、花粉、白芍各10克,柴胡6克,生地瓜蔞各20克,石決明30克,竹茹12克。

  脾虛氣滯型症見劍突下或胸骨後隱隱燒灼、胃脘脹滿、食慾減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調等。治療採用健脾理氣、溫胃降逆的丁香柿蒂散加減:丁香3克,柿蒂20克,白朮、元胡、生薑各10克,黨蔘、茯苓、蘇梗各15克,半夏12克。

  氣虛血瘀型症見吞嚥困難、胸骨後疼痛、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形體消瘦、舌淡暗、舌邊有瘀點。以益氣養陰、化瘀散結為治法,方選啟隔散加減:丹蔘、茯苓、太子參各20克,浙貝母15克,荷葉、柿蒂各15克,當歸、鬱金各12克,三七粉3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

  脾虛胃熱型症見劍突下灼熱、胃脘隱痛脹悶、納呆、反酸、欲吐清水、噯氣等。以健脾益氣、清胃降逆為治法,方選半夏瀉心湯加減:黨蔘、半夏、黃芩、元胡、大棗各10克,乾薑、黃連、炙甘草各5克,烏賊骨20克,茯苓15克。

  食管炎的危害性

  1、食道潰瘍。食道引起潰瘍的發病率,食道柱狀上皮受酸性消化液腐蝕後可以發生潰瘍,出現類似胃潰瘍的症狀,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並可引起穿孔、出血、浸潤、潰瘍癒合後發生狹窄,出現下嚥不暢的症狀,甚至可穿透主動脈導致大出血而迅速致死。潰瘍的病理分型有兩種,最為常見的為發生在鱗狀上皮段的淺表性潰瘍,這種型別與因反流性食道炎引起的潰瘍相似。另一種少見的為發生在柱狀上皮段的深大潰瘍,與消化性潰瘍相似。

  2、胃腸道出血。可表現為嘔血或便血,並伴有缺鐵性貧血,其出血來源為食道炎和食道潰瘍。

  3、食道狹窄。食道狹窄是Barrett食道最常見的併發症,狹窄部位多於食道中上段的鱗-柱狀上皮交界處,而胃食道反流引起的狹窄多位於食道下段,病變可單獨累及柱狀上皮,也可同時累及鱗狀和柱狀上皮。

  4,食道炎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減低:正常人食道下段託約肌有一個高壓區,防止胃內容物反流至食道。許多原因可使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減弱,包括食管裂孔疝,容易引起胃及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是造成食道粘膜炎性病變的主要原因。

  5、腹腔壓力增高:如大量腹水、妊娠,造成腹壓升高,易形成反流。

  6、食管蠕動障礙:正常情況下,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時,由於張力的作用引起食管繼發性蠕動波,將反流物送回胃內。食道炎可使食管蠕動減慢,使反流物在食管內停留時間延長,加重了原有的食管炎,食管炎又減弱了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功能,加重反流,形成惡性迴圈。

  預防食管炎的措施

  1、避免應用使下端食管括約肌壓力降低的藥物。

  2、飲食保健:宜少量多次進低脂肪高蛋白食品。如豆類、奶類、瘦肉和雞蛋。避免過飽,睡前3小時勿進食。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不進食咖啡、芥末、蔥、姜、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3、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飲食,可減少進食後反流症狀發生的頻率。相反,高脂肪飲食可促進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易導致胃腸內容物反流。平時應注意飲食中少用肥肉、奶油及烹調油,應以煮、燉、氽、燴、蒸為主,少吃和不吃油炸食品。在飲食中可適當增加蛋白質,例如瘦肉、牛奶、豆製品、雞蛋清等。

  4、飲食中應注意合理使用油脂和維持理想的體重。飲食中應吃些易消化、細軟的食品,少用刺激性食品,少用或不用能夠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降低的食物,如濃茶、咖啡、可可、巧克力、鮮檸檬汁、鮮桔汁、番茄汁等酸味飲料及刺激性調料,如咖哩、胡椒粉、薄荷、辣椒等。菸酒可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下降,尤其是烈性酒可使食管蠕動收縮波的頻率下降。食管清除酸效能力下降,對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起不良的作用。晚餐不要吃得過多,另外睡前不要加餐,防止加重症狀。
 

  

有關女性健康的知識之乳腺癌
中醫治療高血壓偏方有哪些
相關知識
中醫治療食管炎的用藥方法
中醫治療肩周炎的用藥方法
中醫治療膽結石的用藥方法
中醫治療偏頭痛的用藥方法
中醫治療食管炎的方法
治療肩周炎的用藥方法
西醫治療死精症的用藥方法
中醫治療死精症的有效方法
中醫治療飛蚊症的用藥
中醫治療葡萄胎的用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