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天的養生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秋天感冒、面板乾燥脫皮、腸胃不適等等一些列問題接踵而至。那麼在這個至關重要的秋季有哪些養生小常識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秋天的養生知識

  1、健康飲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採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還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這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

  2、調理脾胃

  立秋之後應儘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夏秋之交,調理脾胃應側重於清熱、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溫軟開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類食物,秋季調理一定要注意清洩胃中之火,以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3、預防秋乏

  俗語說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但要注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預防秋燥

  秋天雨水較少,天氣乾爽,人體容易虛火上延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易傷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氣太強,容易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出現諸如津虧液少的“乾燥症”,比如面板乾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飲食調理,適當的選食一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蓮、梨、甘蔗、荸薺、百合、銀耳等。

  5、預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內的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發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6、早起早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7、加強鍛鍊

  秋天氣候漸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過多,有意讓機體凍一凍,經受一些寒涼之氣的鍛鍊,這也是增強機體對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鍊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鍊,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秋季養生注意要點

  忌悲:中醫理論認為,秋天對應的臟器是肺,悲傷容易傷肺。反過來,肺氣虛了,機體的耐受能力下降,也易產生悲傷的情緒。所以,秋天自我調養要做到內心寧靜舒暢,切忌悲觀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儘量收斂神氣、平和心態,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咽津:秋季多幹燥,人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不適。咽津具體方法為:舌頭在嘴裡攪動,以刺激唾液的產生,然後分成3次嚥下,並有意識地將其送入丹田。

  潤肺:秋天的飲食強調滋陰潤肺。《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就是說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蘿蔔、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的食物,以益胃生津;也可熬生地粥,以滋陰潤燥。另外,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潤肺。

  食酸:酸味能收斂肺氣,辛味則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辣食物,適當多吃酸味的果蔬。

  秋凍:秋天剛至的時候,暑熱未盡,早晚溫差大,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這時不宜立刻增加衣物。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腦的興奮性,使面板代謝加快,機體耐寒能力增強,更能適應即將來臨的冬季。當然,秋凍也要適度且因人而異,不能凍得打寒戰,老人和孩子則要注意保暖。

  秋膘:炎熱的夏季,人們普遍胃口較差,立秋以後,天氣雖熱,但人們身上再無黏膩不適的感覺,於是想要吃點好的,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因此民間有“貼秋膘”一說。貼秋膘最常吃的是燉肉。不過,一來現代人普遍飲食熱量偏高,二來很多人本身體重就超標,所以貼秋膘一定要適度,不宜大吃大喝,特別是少食肥甘厚味。

  秋季養生粥

  1、白果腐竹粥

  很多人不清楚白果是什麼,白果也叫銀杏。營養價值特別高。白果12克,腐竹50克,粳米100克。將白果去殼去心,同腐竹、粳米同煮為稠粥,可健脾、益肺、清熱。白果有斂肺定喘、燥溼止帶、益腎固精、鎮咳解毒等功效;腐竹為豆製品,營養豐富。這款粥比較適合冠心病、高血壓、婦女帶下等症。

  2、鯽魚糯米粥

  鯽魚在全國各地哪裡都有賣,糯米可以補中益氣還有暖脾胃的作用。鯽魚1-2條,糯米30-45克,薑片適量,煲粥服用。煮粥時最好將紗布縫成袋狀,把鯽魚裝入與糯米同煮,以免魚骨掉進粥裡。糯米同樣能補中益氣、緩中和胃;鯽魚有和胃實腸、通陰利水之功用。

  3、百合銀耳粳米粥

  百合銀耳湯很多人都喝過,特別是女性朋友們。但是這款粥很多人就沒吃過了。銀耳5-10克,先浸泡發漲;粳米100克,新鮮百合60克,加入適量冰糖同煮,有清心潤肺之功。粳米有較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銀耳養胃生津;百合則潤燥除煩,對熱病後餘熱未盡、慢性咳嗽、胃陰不足等症狀較適合。

  4、芝麻粥

  芝麻50克,粳米100克,芝麻炒熟磨成細粉,待粳米煮成粥後拌入同食,適合頭暈目眩、大便乾結者食用。

  5、梨子粥

  梨子2只,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待粥煮好後放入冰糖50克,吃梨食粥。該粥具有潤肺御燥止咳功效,可作為秋季常食粥品。

  6、菊花粥

  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取汁再煮成粥。菊花具有散風疏肝明目等功效,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7、銀耳粥

  銀耳10克浸泡半天,粳米100克,大棗5枚,粳米加水適量,煮沸後放入銀耳、冰糖同煮為粥。適用於肺虛咳嗽,痰中帶血,慢性便血者。

  秋季養生最宜吃的五大食物

  綠豆

  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祛火功效,是我國中醫常常用來解多種食物或藥物中毒的一味中藥。常食能幫助排洩體內毒素,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

  無花果

  含有機酸和多種酶,可保肝解毒,清熱潤腸、助消化,特別是對SO2、SO3等有毒物質有一定抵禦作用。

  胡蘿蔔

  是有效的排汞食物。含有的大量果膠可以與汞結合,有效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加速其排出。每天進食一些胡蘿蔔,還可以刺激胃腸的血液迴圈,改善消化系統,抵抗導致疾病、老化的自由基。

  檸檬

  在夏季中,我們大家都經常喝檸檬水,而到了秋季,檸檬水仍舊是個好東西。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補充身體內缺失的水分以及維生素。同樣,檸檬還是位美白高手,現在很多女性都會用檸檬開進行美白。檸檬水還可以幫助我們排出身體內的毒素,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

  酸奶

  酸奶中含多種維生素,其中的維生素C能減少黑色素形成,令肌膚保持白皙。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食物,日常食品還有很多富含各種維生素、抗氧化劑和礦物質的食物,新鮮的蔬菜、水果。如:包心菜、花椰菜、蒜、洋蔥、青蔥、洋菜、櫻桃、萄葡、草莓、蘋果、果膠、茶葉、紅蘿蔔、無花果、海帶等等,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都可以起到促進新陳代謝,排毒養顏的功效。


經絡拍打養生法
健康養生菜譜
相關知識
進入秋天的養生知識
秋天的養生知識
關於秋天的養生知識
春天的養生知識有哪些
冬天的養生知識
女性秋季的養生知識有哪些
三伏天的養生知識
秋分的養生知識
春天的養生知識
秋天應注意的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