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中怎麼防中暑老年人生活中防中暑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人們很容易受到夏季炎熱氣溫的影響,兒導致中暑。老年人如何防止中暑?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老年人防中暑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暑病因

  在高溫***一般指室溫超過35℃***環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從事一定時間的勞動,且無足夠的防暑降溫的措施,常易發生中暑。有時氣溫雖未達到高溫,但由於溼度較高和通風不良,亦可發生中暑。老年、體弱、疲勞、肥胖、飲酒、飢餓、失水、失鹽、穿著緊身、不透風的衣褲以及發熱、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心血管病、廣泛面板損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應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膽鹼能神經藥物而影響汗腺分泌等常為中暑的發病因素。

  正常體溫一般恆定在37℃左右,是通過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使產熱和散熱平衡的結果。人體產熱除主要來自體內氧化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基礎熱量外,肌肉收縮所致熱量亦是另一主要來源。人體每公斤體重積蓄3.89J***0.93cal***熱量,足以提高體溫1℃。在室內常溫下***15~25℃***人體散熱主要靠輻射***60%***,其次為蒸發***25%***和對流***12%***,少量為傳導***3%***。當週圍環境溫度超過面板溫度時,人體散熱僅依靠出汗以及面板和肺泡表面的蒸發。每蒸發1g水,可散失2.43KJ***0.58kcal***熱量。人體深部組織的熱量通過迴圈血流帶至皮下組織經擴張的面板血管散熱。因此,面板血管擴張和經面板血管的血流量越多,散熱越快。如果機體產熱大於散熱或散熱受阻,則體內就有過量的熱蓄積,引起器官功能和組織的損害。

  熱射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由於人體受外界環境中熱原的作用和體內熱量不能通過正常的生理性散熱以達到熱平衡,致使體內熱蓄積,引起體溫升高。初起,可通過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以加快心輸出量和呼吸頻率,面板血管擴張,出汗等提高散熱效應。而後,體內熱進一步蓄積,體溫調節中樞失控,心功能減退、心輸出量減少、中心靜脈壓升高,汗腺功能衰竭,使體內熱進一步蓄積,體溫驟增。體溫達42℃以上可使蛋白質變性,超過50℃數分鐘細胞即死亡。尸解發現腦有充血、水腫和散在出血點,神經細胞有變性;心肌有混濁腫脹,間質有出血;肺有瘀血和水腫;胸膜、腹膜、小腸有散在出血點;肝臟小葉有中央壞死;腎臟缺血和腎小管上皮細胞退行性改變。

  熱痙攣的發生機制是高溫環境中,人的散熱方式主要依賴出汗。一般認為一個工作日的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為6L,但在高溫中勞動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汗中含氯化鈉約0.3%~0.5%。因此大量出汗使水和鹽過多丟失,肌肉痙攣,並引起疼痛。

  熱衰竭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於人體對熱環境不適應引起周圍血管擴張、迴圈血量不足、發生虛脫;熱衰竭亦可伴有過多的出汗、失水和失鹽。

  老年人生活中如何防中暑

  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人們很容易受到夏季炎熱氣溫的影響,身體的各項生理功能和食慾等均會發生變化。那麼,在這個炎熱的夏天裡,我們應該怎樣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狀態呢?今天小編特別為您準備了最適合夏季的保健養生知識,幫您健康快樂的度過這個夏天。

  高溫天氣對於抵抗力差的老年人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威脅。預防中暑,平安度夏成了老年人及其子女關心的話題。

  由於老年人抵抗力弱,心肺功能差,高溫天氣極易引起中暑,誘發心臟衰竭、氣喘、中風這三大疾病。而老年人體溫調節中樞不敏感,平衡失調,身體各組織功能失控,往往水分補充不足,加上原本就常有的動脈硬化,容易造成腦血管意外。一些老年人會刻意購買一些保健品來防中暑,吳教授說這其實是大可不必的,老年人應該注意生活細節,以食補防中暑。

  專家提出以下幾點意見:首先勿長時間晒太陽,尤其是高溫天氣要減少戶外運動,注意休息;其次,要注意室內通風,空調溫度不宜調得太低,更忌頻繁出入冷暖環境,要保持室內溼度,忌乾燥;最重要的是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可飲用綠茶、綠豆湯等解暑飲料;此外還應保持情緒穩定,戒躁戒怒,減少勞累。

  一旦發生中暑,輕微情況可服用藿香正氣水或是膠囊,多喝水、多休息;情況嚴重的,如體溫過高,要及時到醫院求治。

老年人血脂高怎麼辦吃什麼蔬菜好
老年人如何防中暑
相關知識
初中怎麼寫釣魚週記學生範文
豬油花生湯圓怎麼做好吃豬油花生湯圓的圖解
牙齒黃怎麼變白小妙招可以美白牙齒的方法
要怎麼控制區域網內的電腦上網的方法
怎麼去利用路由器區域網網速的方法
怎麼養兔子才不會死_兔子的飼養方法
怎麼才能快速的學習英語有哪些方法
蘭花怎麼養才能開花_蘭花開花的養植方法
多肉植物服盆期怎麼養護_多肉植物服盆期的養護方法
泰迪怎麼養才聽話_讓泰迪聽話的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