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用藥原則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小兒神經系統、胃腸道、肝、腎功能以及內分泌系統的發育均未成熟,在發病原因、疾病過程及轉歸等各方面也與成人有著諸多不同之處,對藥物的不良反應也較成人更為敏感。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小兒用藥原則,希望能幫到你。

  小兒用藥原則

  小兒用藥因其影響因素眾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因此,掌握小兒安全用藥的基本原則對於減少或避免藥品不良反應***ADR***在小兒身體的發生至關重要。

  1.嚴格把握用藥指徵[2]

  從患兒的年齡、體質、生理特點、病情狀況,既往用藥史,嚴格掌握用藥適應證、禁忌證,準確給藥,杜絕濫用現象,防止或降低ADR的發生及藥源性疾病。

  2.選擇適宜的給藥劑量與間隔時間

  兒童應有專用綠色處方,在接到兒童處方時應嚴格審查。年齡需注意到月份,與家長核對,防止歲月混淆。藥名、規格是否書寫正確。小兒用藥劑量是一個既重要又複雜的問題,由於小兒的年齡、體重逐年增加,體質強弱各有不同,劑量太小達不到治療效果,太大有可能危害患兒。因此,選擇一個適宜劑量和給藥時間非常重要。小兒常用藥物劑量計算方法包括折演算法、體質量法、體表面積法等。但這些方法在具體運用時也會因肥胖兒而使血藥濃度增高,這就需要在實踐中用藥個體化,理想的做法是通過監測體內藥物濃度來調整給藥劑量和間隔時間。

  3.合理選擇藥物劑型和給藥途徑

  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患兒,合理選擇藥物劑型和給藥途徑。正確的給藥途徑對保證藥物的吸收、發揮作用至關重要[3]。一般來說,能吃奶的或耐受經鼻飼給藥的嬰幼兒,經胃腸給藥較安全,應儘量採用口服給藥。但有報道,小兒服用水楊酸易引起胃穿孔,皮質激素可引起腸黏膜壞死,應警惕。在口服用藥時應注意,腸溶片不可掰開、壓碎服用;膠囊劑要整粒吞服,不能用牛奶、飲料送服藥物[4];泡騰片應先在水中崩解後再服用。新生兒皮下注射藥物可損害周圍組織且吸收不良,一般不用。靜脈給藥時,要嚴格控制滴注速度,不可過快,同時應防止藥物滲出引起組織壞死[3]。使用外用藥時,時間不宜過長,因為嬰幼兒面板角質層薄,藥物很易透皮吸收,引起中毒。

  4.用藥品種要少,儘量簡單

  避免不必要的聯合用藥,在使用藥物時應遵循“可用1種藥物治療時就不用2種藥物”的原則。不合理的聯合用藥還會增加ADR的發生,如紅黴素與複方阿司匹林合用,增加耳毒性,易致耳鳴、聽覺減弱等;乳酶生不能與小檗鹼、呋喃唑酮等抗菌藥物同服,因這些腸道抗菌藥物可抑制乳酶生的活性,使其失去藥效。

  呼吸科藥物在小兒中的應用

  抗感染藥

  首先確定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小兒使用抗感染藥的基本原則與成人相同。藥物變態反應的首次發生通常都在幼兒及兒童,且反應嚴重,應引起重視。如長期使用慶大黴素可 致耳聾、失語、癱瘓[5];大劑量青黴素可引起新生兒中樞神經的刺激症狀,如肌肉震顫,甚至驚厥;喹諾酮類藥物可能損害幼年時期的關節軟骨組織;氨基糖苷類、四環素及氯黴素可分別致聽神經損傷、骨骼和牙齒損害及灰嬰綜合徵等。就連較安全的β-內醯胺類抗生素頭孢克洛也有致驚厥的報道。因此,一般感染以選用1種抗生素為宜,嚴重感染可考慮聯合用藥。如需聯合用藥,應以療效好、不良反應小為原則。為防止累積毒性作用,嚴禁聯合使用對同一器官均有毒性的抗生素,如頭孢唑啉與阿米卡星都具有較嚴重的腎毒作用,應儘量避免聯合使用;並且應避免同類抗菌藥物同時使用,如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丁胺卡那+慶大黴素等。忌濫用新藥,因新藥ADR尚不清,有時可造成不良後果。

  糖皮質激素

  小兒如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需十分慎重[6]。激素可抑制患兒的生長和發育,如確有必要長期使用,應採用短效***如可的鬆***或中效製劑***如潑尼鬆***,避免使用長效製劑***如地塞米松***。口服中效製劑隔日療法可減輕對生長的抑制作用。兒童或少年患者長程使用糖皮質激素必須密切觀察,患兒發生骨質疏鬆症、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青光眼、白內障的危險性都增加。

  解熱鎮痛藥

  小兒感冒發燒時經常會用解熱鎮痛藥。目前適用於小兒的解熱鎮痛藥品種及劑型相對較多,各種退熱藥成分不同,但其藥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一種足量且有效,無聯合用藥的必要。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是目前較安全有效的解熱鎮痛藥品,但<3歲小兒慎用對乙醯氨基酚。氨基比林可致粒細胞減少,也應慎用。複方阿司匹林易誘發小兒哮喘、瑞氏綜合徵、胃腸道黏膜損害,劑量過大引起出汗過多而導致患兒體溫不升或虛脫,故應慎用。根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資料,尼美舒利在中國上市的6年裡已出現數千例不良反應事件,甚至有數起死亡病例。因此,小兒在使用解熱鎮痛藥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儘量單用少用。

  其他藥物

  有些藥物雖然不作用於小兒呼吸系統,但經常被用於促進小兒的生長髮育。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是小兒生長髮育階段不可缺少的,但服用此類藥物要根據身體需要,若濫用或過量的 長期用會產生ADR[7]。如維生素A長期大劑量服用可引起維生素A過多症,甚至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嬰幼兒發生率最高,表現為骨痛、骨折、食慾缺乏、脫髮、易激動等。維生素C過量服用會產生胃腸道反應和腎、膀胱結石。維生素D過量的使用可致體內維生素D濃度過高,出現高鈣血癥。鋅製劑過量引起噁心、嘔吐、發熱、貧血等毒性反應。缺鐵是小兒貧血的主要原因,口服鐵劑療效確切,但應注意鐵劑能引起黑便,使牙齒輕微染色。因此,對於看似簡單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補充也要嚴格掌握指徵。
 

小兒感冒的中成藥有哪些
老人如何正確用藥呢
相關知識
小兒用藥原則有哪些
兒童安全用藥原則有哪些
兒童用藥原則有哪些
小兒用藥誤區有哪些
夏季中暑用藥原則有哪些
糖尿病治療用藥原則有哪些
糖尿病治療用藥原則有哪些
小兒肺炎用藥處方有哪些
水稻科學用藥的原則有哪些
常見的小兒咳嗽用藥誤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