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蔘的作用與功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玄蔘屬植物玄蔘端年生草本,藥用其根及同屬近緣植物之乾燥根。那麼你想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1.張元素:玄蔘,乃樞機之劑,管領諸氣上下,肅清而不濁,風藥中多用之。故《活人書》玄蔘升麻湯,治汗下吐後毒不散,則知為肅清樞機之劑。以此論之,治空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以玄蔘為聖藥。

  2.《綱目》:腎水受傷,真陰失守,孤陽無根,發為火病,法宜壯水以制火,故玄蔘與地黃同功。其消瘰癧亦是散火,劉守真言結核是火病。

  3.《本草正》:玄蔘,此物味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陰,以其味甘,故降性亦緩。《本草》言其惟入腎經,而不知其尤走肺臟,故能退無根浮游之火,散周身痰結熱癰。

  《藥品化義》:戴人謂腎本寒,虛則熱。如縱慾耗精,真陰虧損,致虛火上炎,以玄蔘滋陰抑火。凡頭疼、熱毒、耳鳴、咽痛、喉風、瘰癧、傷寒陽毒、心下懊憹,皆無根浮游之火為患,此有清上澈下之功。凡治腎虛,大有分別,腎之經虛則寒而溼,宜溫補之;腎之髒虛則熱而燥,宜涼補之;獨此涼潤滋腎,功勝知、柏,特為腎臟君藥。

  《玉楸藥解》:玄蔘,清金補水,凡瘡瘍熱痛,胸膈燥渴,溲便紅澀,膀胱癃閉之證俱善。清肺與陳皮、杏仁同服,利水合茯苓、澤瀉同服。

  6.《本草正義》:玄蔘,稟至陰之性,專主熱病,味苦則洩降下行,故能治臟腑熱結等證。味又辛而微鹹,故直走血分而通血瘀。亦能外行於經隧,而消散熱結之癰腫。寒而不峻,潤而不膩,性情與知、柏、生地近似,而較為和緩,流弊差輕。玄蔘賦稟陰寒,能退邪熱,而究非滋益之品。《別錄》所稱補虛益精等辭,已覺言之過甚,乃《日華》竟稱其補勞損,而景嶽直謂其甘能滋陰,瀕湖且謂與地黃同功,俗醫遂用之於陰虛勞怯,則無根之火豈宜迎頭直折,速其熄滅?且當時並不顯見其害,甚且浮游之火受其遏抑,而咳嗆等證,亦或少少見瘥,昧者方且歸功於滋陰降火,而不知一線生陽,已漸消滅,從此不可救療矣。此陰柔之害,與肆用知、柏者相等,則滋陰二字誤之也。療胸膈心肺熱邪,清膀胱肝腎熱結。療風熱之咽痛,洩肝陽之目赤,止自汗盜汗,治吐血衄血。

  7.《醫學衷中參西錄》:玄蔘,味甘微苦,性涼多液,原為清補腎經之藥。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爍熱,解毒消火,最宜於肺病結核,肺熱咳嗽。《本經》謂其治產乳餘疾,因其性涼而不寒,又善滋陰,且兼有補性,故產後血虛生熱及產後寒溫諸症,熱入陽明者,用之最宜。愚生平治產後外感實熱,其重者用白虎加人蔘湯,以玄蔘代方中知母,其輕者用拙擬滋陰清胃湯***玄蔘兩半,當歸三錢,生杭芍四錢,茅根三錢,甘草錢半***亦可治癒。誠以產後忌用涼藥,而既有外感實熱,又不得不以涼藥清之,惟石膏與玄蔘,《本經》皆明載治產乳,故敢放膽用之。然石膏又必加人蔘以鋪之,又不敢與知母並用。至滋陰清胃湯中重用玄蔘,亦必以四物湯中歸、芍輔之,此所謂小心放膽並行不悖也。《本經》又謂玄蔘能明目,誠以肝竅於目,玄蔘能益水以滋肝木,故能明目。且目之所以能視者,在瞳子中神水充足,神水固腎之精華外現者也,以玄蔘與柏實、枸杞並用,以治肝腎虛而生熱,視物不了了者,恆有捷效也。又外感大熱已退,其人真陰虧損,舌幹無津,胃液消耗,口苦懶食者,愚恆用玄蔘兩許,加潞黨蔘二、三錢,連服數劑自愈。《本經》: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乳餘疾,補腎氣,令人明目。

  8.《別錄》:生暴中風,傷寒身熱,支滿狂邪,忽忽不知人,溫瘧灑灑,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氣,下水,止煩渴,散頸下核、癰腫、心腹痛、堅症,定五藏。

  9.《藥性論》:能治暴結熱,主熱風頭痛,傷寒勞復,散瘤癭瘰癧。

  10.《日華子本草》:治頭風熱毒遊風,補虛勞損,心驚煩躁,劣乏骨蒸,傳屍邪氣,止健忘,消腫毒。

  11.《醫學啟源》:治心懊憹煩而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血滯小便不利。

  12.《品彙精要》:消咽喉之腫,瀉無根之火。

  13.《綱目》:滋陰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滯。

生地黃泡水的功效和作用
熊膽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知識
玄蔘的作用與功效
南沙蔘的作用與功效
北沙蔘的作用與功效
黨蔘的作用與功效
丹蔘的作用與功效
丹蔘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
高麗蔘的作用與功效
沙蔘玉竹的作用與功效
無花果的作用與功效無花果有哪些附方
碧螺春茶的作用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