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發病原因及症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肝硬化是肝病中的一種,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肝臟疾病。那麼肝硬化有哪些發病原因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肝硬化的相關發病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肝硬化的發病原因

  1、病毒性肝炎

  主要為乙肝、丙肝以及丁肝病毒重疊感染,通常經過慢性肝炎階段演變為肝硬化。

  2、慢性酒精中毒

  在歐美國家,因酒精中毒引起的肝硬化者約為60%~70%,我國近些年酗酒引起的肝硬化也在逐年增加。

  3、肝臟淤血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肝靜脈阻塞綜合徵等導致肝臟長期淤血缺氧,肝細胞壞死和結締組織增生,形成淤血性肝硬化。

  4、化學毒物或藥物

  長期反覆接觸磷、砷、苯等工業毒物,或長期服用甲基多巴、甲氨蝶呤、雙醋酚酊等藥物,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後可發展為肝硬化。

  5、代謝障礙

  於先天性遺傳缺陷引起物質代謝障礙,某些代謝物質在肝內異常沉積損傷肝細胞而致肝硬化。

  6、血吸蟲病

  主要由日本血吸蟲病引起,血吸蟲卵沉積於匯管區,蟲卵及其毒性產物可引起大量結締組織增生,導致肝硬化。

  7、膽汁淤積

  慢性持續性肝內膽汁瘀滯或肝外膽管阻塞,高濃度、高壓力的膽酸和膽紅素刺激,可導致肝硬化。

  肝硬化的症狀

  ***1***全身症狀

  主要有乏力、易疲倦、體力減退。少數病人可出現臉部色素沉著。

  ***2***臉消瘦、面黝黑

  1/3以上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其面部、眼眶周圍面板較病前晦暗黝黑,這是由於肝功能減退,導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

  ***3***慢性消化不良症狀

  食納減退、腹脹或伴便祕、腹瀉或肝區隱痛,勞累後明顯。

  ***4***體徵

  少數病人可見蜘蛛痣,肝臟輕度到中度腫大,多見於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一般無壓痛。脾臟可正常或輕度腫大。

  肝硬化患者的飲食原則

  1.保證足夠的熱能

  通過各種途徑保證足夠的能量。一般採用高蛋白飲食,尤其是血漿蛋白水平偏低、伴有浮腫及腹水者。高蛋白飲食能糾正低蛋白血癥,利於腹水和水腫的消退,同時促進受損肝細胞修復和再生。可按體重每天供給70~100克可食用優質蛋白質***魚肉、雞肉、牛奶等***。但並不是一味強調高蛋白,要以不增加病人的代謝負擔為原則,否則超過耐受限度有誘發肝性腦病的潛在危險。

  2.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肝糖原貯備充分時,可防止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每日供給碳水化合物300~450克為宜。

  3.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減少腸道產氨作用,還可以利膽、通便。但對於伴有食管靜脈曲張者,應避免粗纖維食物***如芹菜、韭菜、黃豆芽等***的攝入,以防止靜脈破裂出血。蔬菜以葉類、瓜類、茄果類為主,食用時宜切碎煮爛;水果宜做成果泥、果汁食用。

  4.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

  如前所述,肝硬化往往是因為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缺乏,而這些物質往往參與肝細胞的修復功能,平時需注意攝入富含鋅的食物如豬瘦肉、牛肉、蛋類、魚類及含鎂多的食物如綠葉蔬菜、乳製品和穀類等。

  5.低鹽飲食

  肝硬化病人平時就應採用低鹽飲食,每天鹽的用量不超過6克;如出現水腫和輕度腹水,食鹽用量不超過2克;嚴重水腫,宜無鹽飲食。

  6.科學烹調

  以少量多餐為原則。採用多樣化烹調的方法***宜煮、氽、熬、燴、燉、蒸***,忌辛辣刺激食物,以細軟易消化、產氣少的軟食和半流質食物為主,避免一切生、硬、脆、粗糙的食物,如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則應禁食。

孕婦應該如何預防糖尿病
肝硬化的發病原因及其症狀
相關知識
肝硬化的發病原因及症狀
肝硬化的發病原因及其症狀
肝硬化的發病原因及主要症狀
肝硬化的發病原因及檢查方法
癲癇病的發病原因及症狀
女性痔瘡的發病原因及症狀
肝硬化的引起原因及預防方法
誘發肝硬化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引起肝硬化的自身原因有哪些
肝病的發病原因及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