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有什麼症狀及護理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剛出生的嬰兒各方面發育還不成熟,身體也比較弱,新生兒黃疸是眾多嬰兒中常見的疾病。新生兒黃疸對嬰兒的危害是很大的,對於寶寶的家人們來說,孩子患上新生兒黃疸是特別讓人操心的事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黃疸的症狀,希望能幫到你。

  黃疸的症狀

  1、發熱:黃疸伴發熱多見於急性膽管炎,同時還伴有畏寒。肝膿腫、敗血症、鉤端螺旋體病均有中等度發熱,甚至高熱;急性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時常先有發熱,而後才出現黃疸。

  2、腹痛:黃疸伴上腹部劇烈絞痛或疼痛者,多見於膽道結石、膽道蛔蟲症或肝膿腫、原發性肝癌等。病毒性肝炎者多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脹痛與鈍痛;肝膿腫或肝癌也可表現為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隱痛或脹痛。

  3、面板瘙癢:黃疸伴面板瘙癢者多見於肝內、外膽管梗阻***膽汁鬱積***性黃疸,如膽總管結石、癌腫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妊娠複發性黃疸等。部分肝細胞性黃疸者也可伴有面板瘙癢,而溶血性黃疸常無面板瘙癢。

  4、尿、糞便的顏色:梗阻性黃疸時尿色深如濃茶,而糞便顏色可變淡,膽道完全阻塞時糞便似陶土色。溶血性黃疸者尿如醬油色,糞便顏色也加深;而肝細胞性黃疸時,尿色輕度加深,糞便色澤呈淺黃色。

  5、食慾減退、上腹飽脹、噁心與嘔吐:病毒性肝炎者在黃疸出現前常伴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上腹飽脹等消化不良症狀,多數患者同時厭油膩食物。長期厭油膩食物或者進食油膩食物後誘發右上腹疼痛或絞痛發作者,多為慢性膽囊病變;老年黃疸患者伴食慾減退等消化不良症狀時應考慮系癌腫所致,且常伴有體重呈進行性減輕,甚至發生高度營養不良的表現。

  黃疸的護理措施

  1.一般情況:護士要了解患兒的診斷、日齡、體重、黃疸的範圍和程度、膽紅素檢查結果、生命體徵、精神反應等。

  2.對溫度的掌握:一般來說藍光箱溫度在30℃~32℃,相對溼度在55%~65%時才能使用。因此在夏天就要注意散熱,冬天則要注意保暖。

  3.防護:將嬰兒裸體置入光療箱時要給嬰兒戴上黑眼罩,以防損傷視網膜。脫去嬰兒衣褲,全身裸露,生殖器用黑色兜檔布包裹。

  4.體溫監測:在光療期間應每2~4h監測生命體徵1次。尤其注意嬰兒的體溫變化。體溫控制在36℃~37.5℃之間,並隨時注意保持箱內溫度與溼度。若光療時體溫上升>38.5℃時要暫停光療,經處理體溫恢復正常後再繼續治療。

  5.保證充足的水分:藍光箱內的熱量使嬰兒體內水分大量蒸發,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嬰兒就容易出現煩躁不安及脫水熱,而母乳中含水分,所以要勤餵母乳。使嬰兒蒸發的水分能夠及時得到補充。

  黃疸的飲食原則

  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療。但遇黃疸較嚴重時應予光療並作進一步檢查,以防夾雜病理性黃疸。溼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面板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祕等症狀,常用茵陳、梔子、大黃、黃芩、車前子、竹茹、陳皮等中藥治療,伴見高熱、煩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並且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此型般病情較重,多為核黃疸病人。中成藥可灌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湯藥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梔子、黃連、茵陳、菖蒲、大黃、鉤藤等藥,水煎服。若患兒已昏迷則中藥灌不進去時,可用茵陳、梔子、大黃、甘草煎湯,保留灌腸,一日一次,或採用鍼灸,西藥搶救等辦法綜合治療。

  瘀滯型黃疽可見面目及全身發黃,黃色較深且晦暗,並逐漸加重,身體消瘦,飲食減少,大便溏稀,並伴有面板出血而見瘀斑瘀點等,中醫認為此為熱邪深入,傷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療要活血化瘀,養肝健脾,中藥可用柴胡、赤芍、白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佛手、陳皮、茯苓、山藥、雞血藤等藥物。
 

  猜你喜歡:

治療黃疸的方法及藥物
黃疸的臨床表現及護理方法
相關知識
黃疸有什麼症狀及護理措施
牙結石有什麼症狀和護理措施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有什麼症狀
高脂血症會有什麼症狀和護理辦法
夜盲症有什麼症狀和護理辦法
黃褐斑的症狀及護理措施
病毒性感冒的症狀及護理措施有哪些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及護理措施
消化不良的症狀及護理措施
白內障的症狀及護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