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吃什麼菜好_適合秋季吃的蔬菜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秋天容易出現秋燥、乏力和易生病現象。每個季節都有適合的蔬菜,那麼秋天吃什麼蔬菜好呢?接下來,小編跟你分享適合秋季吃的蔬菜。

  適合秋季吃的蔬菜

  1、芥藍

  芥藍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胡蘿蔔素、維生素C含量很高,遠遠超過了莧菜等被人們普遍認為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最為重要的是,芥藍中附有豐富的硫代葡萄糖苷,是強有力的抗癌成分,常常食用還有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防止心臟病的功效,其抗癌抗氧化的效果不容小覷。從中醫角度來講,芥藍味甘、性辛,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風的效果。

  2、冬瓜

  冬瓜含有多種維生素及其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夠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而且,冬瓜具有有清熱解暑功效,夏秋多吃冬瓜,解渴消暑並利尿。

  3、菠菜

  菠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等作用,是最適合養肝的蔬菜,而且菠菜利於腸胃,有助於人體排毒,對口臭、大便乾硬的上火症狀會較好的緩解效果。

  4、苦瓜

  中醫認為,苦瓜味甘性平,解毒排毒、養顏美容,可除邪熱,清除體內的有害物質,解勞乏,清心明目,因此是敗火食材的首選。苦瓜不僅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延緩脂類的吸收;它也含有較高維生素C,可以加速脂類的代謝。

  5、蓮藕

  藕是個寶,因為藕性甘、味平,可以清熱去火、潤肺止咳。藕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故中醫稱其:“主補中養神,益氣力”。另外藕含有大量的單寧酸,有收縮血管作用,可用來止血。藕還能涼血、散血,中醫認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熱病血癥的食療佳品。

  6、黃瓜

  黃瓜具有明顯的清熱解毒、排毒養顏、生津止渴功效,黃瓜酸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排出毒素。黃瓜含有的丙醇二酸能抑制脂肪產生,而纖維素能促進人體腸道內腐化物質的排除和降低膽固醇,達到減肥強體的目的。

  7、白菜

  白菜微寒、味甘,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之功,對一些肺熱咳嗽、便祕者是非常有效的。白菜中的纖維素不但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還能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大白菜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常食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減肥健美也有幫助。

  8、西芹

  西芹是芹菜的一個品種,其養生效果同芹菜有異曲同工之妙。芹菜味甘、苦、性涼,歸肺、胃、肝經,具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溼的功效,對於高血壓、眩暈頭痛、目紅癰腫等均有良好的療效。西芹雖然與芹菜養生效果差不多,但由於西芹是外國品種,膳食纖維的含量比國芹更剩一籌,如果秋季人燥火旺導致大便乾結、便祕等,多吃吃西芹能夠良好通便。

  9、萵筍

  萵筍清新可口,排毒去火功效好。萵苣味道清新且略帶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排毒去火功效顯著。萵筍具有清熱化痰、瀉火解毒、利氣寬胸的作用,胸膈煩熱、咳嗽痰多、脘悶食少、乳汁不通、大小便不利者食後都有效,對兒童來說,還能起到幫助長牙、換牙作用。

  秋天吃什麼最養生

  1.豆漿

  補充蛋白質又不易肥胖:豆漿中的大豆蛋白更容易被吸收,其中的氨基酸組成與牛奶相似,並脂肪含量低。

  維護心血管健康:豆漿中的卵磷脂有降膽固醇、防動脈硬化、保護心臟等作用。

  2.蓮子

  調理失眠:秋乏常常表現為白天乏力而晚上難以入睡,蓮子屬於一味中藥,有養心安神和改善心悸失眠的作用。

  健脾止瀉:因為夏季的溼氣、生冷食物刺激等所導致的脾虛,到了秋季之後則容易引起腹瀉現象,可以食用蓮子調養,因為蓮子有健脾止瀉、止帶作用。

  3.南瓜

  養胃:南瓜中的果膠可以保護胃黏膜,減少粗糙食物對胃的傷害。同時,南瓜在中醫看來可補中益氣,改善脾胃虛弱。

  潤腸道:南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提高大便含水量,預防便祕、痔瘡。

  4.菱角

  利尿:菱角中的鉀元素含量高,有利尿消腫作用。同時在中醫看來可利尿、改善小便黃熱現象。

  改善腹瀉:菱角的特點是利尿實大便,當秋季出現腹瀉時候,可食用菱角粥來改善。

  5.芝麻

  潤膚:如果食物中缺乏油脂類物質,容易導致粗糙、細紋和無光澤。芝麻的油脂含量高又屬於不飽和脂肪酸,潤膚同時不易引起血脂升高。

  養髮:黑芝麻不僅能促進頭髮變黑,同時可以改善頭髮乾枯、開叉和斷裂現象。

  6.西蘭花

  改善面板粗糙:西蘭花中富含胡蘿蔔素,進入人體之後可轉變為維生素A,使面板潤滑有彈性。

  提高免疫力:西蘭花富含的多種維生素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秋季容易發生的呼吸道感染。

  秋季養生的生活常識

  1、防秋“燥”,護陰津

  秋季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黃帝內經》說:“秋冬養陰”,即指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併為來年陽氣的生髮打好基礎。“燥”為秋季的主氣,故稱“秋燥”。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犯肺時,容易出現“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狀。因此,秋季養生,當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

  2、調養起居

  調養從清晨開始。秋季氣候乾燥,但清晨卻多是天高氣爽,空氣清新,一日當中為舒適的時候。早睡早起是好習慣,利於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保持充沛的活力。此外,據有關專家對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時間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此類疾病在秋季發病率較高,而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秋季的適當早起,可縮短或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這對於預防腦血栓發病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秋季晝熱夜涼溫差較大,應隨時增減衣服,以防止秋涼感冒。為了提高人體在冬天的禦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較弱而易患氣管炎的人們應特別進行秋季鍛鍊,以保證機體順利地從夏熱與秋涼“接軌”以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與抗寒能力。

  3、調氣養生

  秋冬季寒風蕭瑟,多少使人觸景生情,尤其年老之人,垂暮之感使得情緒低落。憂鬱、煩躁的情緒變化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不少的影響。擺脫氣候帶來的情緒變換,應該調整好自身的精神狀態,振作精神,調整狀態,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4、靜情緒

  秋天自然界的蕭瑟,使人容易觸景生情,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易在他們心中引起蕭條、淒涼、垂暮之感,勾起憂鬱的心緒。此時情緒調養應保持安寧平靜,以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對人心理上的影響。

  精神調節順應秋氣的特性,保持寧而不躁,斂而不洩,清而不濁,神氣內斂,做到清靜養神,排除雜念,達到心境寧靜之狀態。秋分過後適逢重陽時節,此時秋高氣爽,不宜閉戶家中,建議外出遊玩,登高遠眺,飽覽風景,可使人心曠神怡,愁悶全消。

  5、早起早睡

  秋天容易感到睏乏,每到週末的時候,不少人可能會選擇睡懶覺,但專家認為,秋天更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中醫認為,天人相應也是養生的一種方法。所謂天人相應也就是人與天地相順應,最有效的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就是隨四季的變化而調整作息規律了。


秋分養生如何防寒
廣東秋分有哪些習俗
相關知識
八月份適合吃什麼水果_適合四季吃的水果
春季喝什麼粥好適合春季喝的粥
夏末秋初喝什麼湯好適合養生
男人適合吃什麼水果適合男人吃的水果
秋天吃什麼菜好_適合秋季吃的蔬菜
老人吃什麼家常菜好_適合老人吃的家常菜有哪些
老人吃什麼家常菜好_適合老人吃的家常菜有哪些
秋天養胃吃什麼食物適合
肺結核吃什麼蔬菜好調理肺結核的蔬菜
秋天喝什麼粥好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