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製作的工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3日

  寶寶輔食食譜是小孩子的食譜。0-3歲是孩子生長髮育最快的年齡段,這一時期孩子的營養攝取,直接決定了大腦發育和免疫機制的建立,以及日後的身體健康,寶寶營養食譜在這個時期尤為關鍵。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1、菜板:為寶寶製作輔食的必備工具。最好為寶寶準備一個專用菜板。使用要點:一定要經常消毒。最好每次用之前先用開水燙一遍。

  2、刀具:包括菜刀、刨絲器等。最好別跟大人混用。使用要點:切生熟食物的刀一定要分開。每次使用後都要徹底清洗並晾乾。

  3、蒸鍋:用來為寶寶蒸食物,像蒸蛋羹、魚、肉、肝泥等都可以用到。使用要點:可以使用小號的蒸鍋,既節能又方便。

  4、湯鍋:用來為寶寶煮湯,也可以用來燙熟食物。使用要點:可以使用小號的湯鍋,既節能又方便。

  5、研磨器:用來將食物磨碎。製作泥糊狀食物的時候少不了它。使用要點:一定要清洗徹底。使用前最好用開水燙一遍。

  6、榨汁機:用來為寶寶製作果汁和菜汁。最好選過濾網特別細,可以分離部件清洗的。使用要點:一定要清洗徹底。使用前最好用開水燙一遍。

  7、過濾器:用來過濾食物渣滓,給寶寶製作果菜汁的時候特別有用。網眼很細的不鏽鋼濾網或消過毒的紗布都可以。使用要點:使用前用開水燙一遍,使用後要清洗乾淨並晾乾。

  8、削皮器:可以很方便省力地削去水果的表皮。居家必備的小巧工具,便宜又好用。使用要點:建議媽媽給寶寶專門準備一個,與平時家用的區分開以保證衛生。

  9、攪棒:用來攪拌泥糊狀食物。如果不想用市場上出售的電動攪拌,可以用筷子代替。使用要點:注意清潔。使用前先用開水燙一遍。

  10、計量器:用來計算輔食的量。可以用一個事先量好重量和容積的小碗充當。使用要點:注意清潔。使用前先用開水燙一遍。

  各類輔食中的關鍵營養素

  水:一般的寶寶每天每千克體重大約需要100-150毫升水。因為母乳中有比較充足的水分,母乳餵養的寶寶基本上不需要額外喂水;人工餵養的寶寶則需要在吃奶以外加餵養一定量的白開水,以防寶寶上火。

  蛋白質: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是肉、蛋、奶和各種豆類食品。對出生不久的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不吃母乳的寶寶可以從牛奶、配方奶粉、雞蛋、肉類、豆製品和芝麻、核桃等各種乾果裡獲取所需要的蛋白質。

  脂肪:含脂肪豐富的食物主要是食用油、肉類、蛋黃和堅果。相比較而言,蓄肉含的脂肪比較豐富,但多數是飽和脂肪酸;家禽、魚類的肉含脂肪比較少,但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很多,比較適合寶寶的需要。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就是糖類,主要功能是為寶寶的生長髮育提供能量。母乳和牛奶中的乳糖、配方奶粉中的蔗糖、葡萄糖、玉米糖漿,含有澱粉中被人體內的澱粉酶分解後產生的麥芽糖和葡萄糖,都是寶寶可以獲得和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魚肝油中富含維生素A;而維生素D可從母乳、蛋黃中獲得,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晒晒太陽,也有助於促使寶寶自己合成維生素D;各類水果中,尤其是蘋果、橙子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鈣:母乳、牛奶、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食物裡含有豐富的鈣,特別是母乳和牛奶,含鈣量比其他食物要高出很多。

  鐵:各種動物血、動物肝臟、瘦肉、雞蛋、黑木耳、海帶、發財、紫菜、香菇、黃豆及綠豆蔬菜等食物裡都含有比較豐富的鐵,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進行新增。

  鋅:動物肝臟、貝殼、魚類、生蠔、瘦肉、堅果、蛋和豆類等食物裡都含有豐富的鋅。

  鉀:含鉀比較豐富的食物主要有:脫水水果、糖漿、馬鈴薯粉、米糠、海草、大豆粉、香料、向日葵籽、麥麩和牛肉等。

  磷:除了母乳、牛奶盒經過磷強化的配方奶,蛋黃、魚、瘦肉、動物肝臟、動物腎臟、蝦皮、海帶、紫菜、香菇、銀耳、花生、核桃肉、南瓜子等食物裡都含有比較多的磷,媽媽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為寶寶補充磷。

  碘:加碘奶粉、海帶、紫菜、海白菜、海魚、蝦、蟹、貝類、菠菜、芹菜等食物的含碘量比較豐富。

  其它微量元素由於各種食物中所含微量元素的種類和數量有很大的差別,媽媽們在給寶寶新增輔食的時候,一定要做到粗細糧結合,葷菜搭配,才能基本滿足寶寶的需要。

  寶寶輔食新增誤區

  誤區1:新增輔食首選蛋黃

  好多家長覺得蛋黃這個營養物質好,補充蛋白質,含鋅含鐵也高,這是一個誤區,當然這與過去我們的經濟條件有關,那時雞蛋是最好的營養品,所以會考慮到蛋黃。

  我們現在主張首先新增的第一個輔食應該是純米粉。是因為純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對於蛋黃容易消化吸收。像蛋黃有的孩子愛過敏的,甚至可以六七個月以後再加。

  誤區2:泥糊和奶混在一起吃

  當寶寶新增米粉或者泥糊狀食物,有的媽媽為省事把泥糊狀食物和奶混在吃覺得方便,這是一個誤區。我們給寶寶加泥糊狀食物,一方面給他加營養,另外一方面他要學習咀嚼,讓寶寶練習舌頭的攪拌能力。

  誤區3:輔食越碎越好

  夠碎、夠爛——這是多數家長在給孩子新增輔食時遵循的行為準則,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被卡到,吸收更好。可事實上,寶寶的輔食不宜過分精細,且要隨年齡增長而變化,以促進他們咀嚼能力和頜面的發育。

  12個月後,軟飯、餃子、餛飩、細加工的蔬菜和肉類都可以幫助寶寶鞏固咀嚼功能的發育。這個時期,牙齒越來越多,寶寶的咀嚼、吞嚥動作更加協調,慢慢地還能學會“初級”的吃飯工序,如用牙齒將粗、硬的食物咬磨細碎。這些動作能鍛鍊舌頭及整個頜面部的肌肉,為寶寶日後語音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誤區4:兩頓奶之間新增輔食

  新增食物的次數過於頻繁,在兩頓奶之間新增輔食,這也是不對的。對一般消化系統正常的孩子來說,在加輔食的時候我們希望,如果這個孩子4個月或者6個月從來沒有加輔食,第一次加輔食的時間,我們一般建議選擇中飯這頓奶之前,比如11點左右孩子餓了,按照通常的情況他該吃飽飽的一頓奶了,因為你要開始引入這個輔食,我們希望吃奶之前他餓了先給他拌一點米粉,讓他吃兩勺,相應的把奶的量減到三四毫升,這就算一頓飯了。

  逐漸的中午這頓輔食新增越來越多,奶量越來越少,可能七八個月以後這頓飯完全被輔食替代了,以後逐漸把晚飯這頓奶也逐漸替代到。一般1歲以後中飯和晚飯都被輔食替代了。如果在兩頓奶之間加輔食,有的媽媽會很忙很忙的,隔兩小時就加一次,隔兩小時就加一次媽媽很累不說,孩子總是在加輔食的時候處於半餓半飽的狀態,孩子飢餓感不強的時候,吃起來就不是很香,因為餓是最好的下飯菜。長此以往喂沒有休息的時間,總是沒有排空的時候剛兩個小時你又加進來了,所以喂也沒有休息的時間,我們總是希望喂蠕動完,把喂的內容物排空了,休息一下再吃下一頓,有一飽一縮的規律在裡面比較好一些。所以我們不太建議在兩頓母乳之間或者兩頓配方奶粉之間加輔食,這樣對孩子的興趣可能不是很大。

  誤區5:新增輔食過早或過晚

  過早

  輔食新增太早易引起過敏、腹瀉等問題。有調查顯示,一些農村地區的嬰兒在4個月或不到4個月就開始吃米糊,所以腹瀉發生非常普遍,還有一些孩子出現了消化道感染。另外,輔食新增如果太早會使母乳吸收量相對減少,而母乳的營養是最好的,這樣替代的結果得不償失。

  過晚

  輔食新增太晚的風險在於:嬰兒不能及時補充到足夠的營養。比如,母乳中鐵的含量是很少的,如果超過6個月不新增輔食,孩子就可能會患缺鐵性貧血。國際上一般認為,新增輔食最晚不能超過8個月。另外,半歲左右嬰兒進入味覺敏感期,及早新增輔食讓孩子接觸多種質地或味道的食物,對日後避免偏食挑食有幫助。

  誤區6:7、8個月仍吃細膩的輔食

  7、8個月以後,仍然給孩子吃顆粒非常非常細膩的輔食,這樣也不好。因為7到9個月,從我們醫學角度來說,孩子就進入食物的質地敏感期,這個時候進入質地敏感期,再加上孩子7、8個月逐漸開始長牙了,牙齦有癢痛的感覺,所以他特別喜歡吃稍微有點顆粒、稍微比4到6個月粗糙一點的輔食,他感覺吃起來比較有意思,而且對他牙齦的摩擦感也幫助他出牙。

  所以7、8個月以後,我們希望你的輔食就不能太細膩了,應該自己做一點肉末、菜末、爛粥,這樣孩子吃起來可能興趣更大一些。

  誤區7:過早的給孩子加鹽和調味品

  過早的給孩子加鹽和調味品,很多孩子8到9個月媽媽給他做輔食的時候,覺得給他做點爛麵條一點鹽不加,能好吃嗎?特別習慣的給他加點鹽、加點兒童醬油、香油,覺得這樣能把食物做的很香,這不好。因為大人已經吃慣了酸鹹苦辣,你吃原汁原味的覺得沒有辦法吃了,但是寶寶一開始沒有接觸過鹽類,而且他不需要那麼多鹽,他所需要的鹽或者叫氯化鈉,從食物本身就已經含有了。

  所以他在1歲以內,我們寶寶的食物中不需要加鹽和任何調味品,而且可以放心這樣做,完全不用擔心我的孩子沒有吃鹽會不會沒有勁,因為從蔬菜和各種食物中的就足夠了。另外,過早的攝入鹽對孩子的身體和腎臟都是負擔。而且味覺是互相比較的,你吃完糖吃再甜的西瓜都不覺得甜了,他從不加鹽到逐漸逐漸加,味覺是逐漸逐漸上升的過程。如果你過早的加了鹽,你的孩子嫌不鹹的東西肯定不吃了,他口味就會越來越鹹,他一生中吃的鹽就越來越多。當咱們的家長用咱們的口味評判孩子的輔食說有點香味的時候,對孩子來說那個鹽可能已經很多了,所以一歲的孩子不要加鹽和調味品。

  說到這裡還有一點要注意,好多4、5個月的孩子,他對大人吃飯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因為那個時候他在心理上也想嘗一嘗食物以外的東西了,他經常大人吃飯的時候他眼巴巴的望著,大人經常會有一種感覺,孩子挺有興致的,拿筷子蘸點菜湯,那裡面鹽是最多的,所以孩子一旦小的時候嘗這種菜湯,你再讓他吃瓶裝的泥糊狀食物,他就覺得一點味道沒有,所以就過早的提高了味覺,所以不要過早的加鹽和不要過早的讓他嘗成人的菜湯。

  誤區8:不重視過敏寶寶的輔食新增

  1歲之內的孩子,特別是目前已有溼疹的孩子不應新增牛奶和相關食品;雞蛋蛋白;帶殼的海鮮;大豆/花生等容易引發孩子過敏的食物。溼疹的孩子要晚些***至少8個月***開始嘗試蛋黃。如果蛋黃不耐受,就要堅決停掉。黃豆漿不能給1歲以內的孩子喝,這樣可能會加重過敏——溼疹。孩子的輔食不要太快地增加品種,這樣有助於溼疹的控制。以下分別介紹易引發過敏及不易過敏的食物:

  較不易引發過敏的食材

  蔬菜:淮山、土豆、胡羅卜、南瓜、青豆、馬鈴薯、花椰菜

  水果:梨子、桃子、蘋果五穀:米糕、米粉、小米

  95%引起幼兒過敏的食物

  牛奶、蛋、花生、堅果、豆類、小麥、魚、蝦、螃蟹、豆類、堅果、海產品

  誤區9:分辨不清輔食做還是買

  自己在家做輔食的優點是能夠保證原材料的新鮮。越是新鮮的食物,營養素保持得就越好。但是,自己做輔食,從買菜、清洗到加工、製作,要花費不少時間。而且孩子吃得很少,量太小不好做,一次多做些存在冰箱裡,營養素也會損失一部分。

 

  購買現成的嬰兒食品是很多職場媽媽的選擇。嬰兒食品的生產是禁止用防腐劑的,而且真空包裝的產品,現成的菜泥確實要比自己做的更精細,更好吸收,比較適合小寶寶。但不能一直給孩子吃過細的食物,否則牙齒髮育不好。孩子長牙後,可以嘗試吃些粗一點的食物,如蘋果,既新鮮又能讓他練習咀嚼。

九個月寶寶主食食譜
寶寶新增輔食的時間
相關知識
寶寶輔食製作的工具
寶寶輔食製作食譜
嬰兒營養輔食製作方法
陶藝製作的工藝要素
寶寶吃輔食就吐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八個月寶寶吃輔食的注意事項
每天寶寶吃輔食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寶寶輔食新增的要點有哪些
寶寶輔食新增的誤區有哪些
關於食物製作的英語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