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育兒知識中班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中班幼兒感知動作思維水平很高,他們可邊動息邊說邊記,形象思維佔主導位置,但邏輯思維程度差,處於萌芽狀況。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如何培養孩子的EQ

  人在一生中取得的成就跟他的EQ有很大的關係,EQ高的人往往成就更加輝煌,培養EQ最好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下面讓我看一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EQ。

  一、關注孩子的情緒

  孩子跟大人一樣,他們的各種情緒背後有其原因,儘管他們有時自己都搞不清楚原因何在,但原因是客觀存在的。當家長髮現孩子不明來由的生氣或者沮喪時,不妨把手上的事情暫時放一放,去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同時還要注意運用一些方法來引導孩子將自己的各種情緒表達出來。

  二、推己及人,傾聽和確認孩子的情緒

  父母可以通過注意孩子的身體語言瞭解他們的情緒,比如臉部表情和姿勢。但是父母們不要忘了,孩子同樣會觀察父母的身體語言。所以,父母最好以一種輕鬆而專注的語氣和態度,不要去質問他們,比如你可以說:“你今天看起來有點累?”說完看孩子作何反應。

  三、幫助孩子紓解負面情緒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一些父母會試圖將其忽視緒,希望他們的情緒會過去,不過常發現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好。實際上,孩子情緒的抒解需靠父母協助澄清與瞭解,只有這樣才不會使情緒擴大或者惡化。

  四、引導孩子以言語正確表達情緒

  當父母看到孩子流淚時,可以用同理心來刺探他們的反應:“你是不是覺得很傷心?”這不僅讓孩子瞭解了你的態度,而且他還學到如何描述自己當時的情緒。相關研究表明,一個人倘若能以適當的言語形容自己的情緒,便有助於自己在神經系統上得到寬心或者鎮靜。當然,這裡並非是說父母要告訴孩子該怎樣表達情緒,而僅僅是單純地協助孩子學習表達情緒的語彙。和大人一樣,孩子也會同時有兩種以上的混合情緒,所以父母可以讓孩子瞭解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比如,你可以告訴他:“我知道你對參加少年棒球隊選拔興奮之餘又有點緊張。”

  五、跟孩子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不難,難的是糾正偏差的行為,而這正是幫助孩子成長與進步的關鍵所在。這時父母應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舉例來說,父母可以這樣跟他說:“小杰拿了你的東西,你很生氣,換做是我也會生氣,不過你動手打他就是你不對了。讓我們好好想想該如何解決這件事情呢?”

  一個人只有掌握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理性的面對問題,正確解決問題,各位家長朋友們,趕緊著手培養孩子的EQ吧!

  :怎樣指導寶寶走上探索之旅?

  在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以後,面對陌生的世界,他的探索之旅便開始了。

  在漫長的歲月裡面,媽媽對於寶寶的成長一直是喜悅兼顧著憂愁——寶寶會抓東西了,萬一寶寶好奇,放進嘴裡咬一咬,這應該怎麼辦呢,要是孩子不小心吃了什麼髒東西進去該怎麼做。寶寶會爬了,萬一一個沒看住,寶寶頭撞到傢俱時應該怎麼做。

  事實上,出於一種“保護寶寶”的意願,大部分家長的各種行為都是在束縛寶寶的手腳,讓寶寶長大的過程變慢。其實,寶寶的各種“不安全”行為,都是他在探索這個世界,是區分自我和外界的唯一辦法。寶寶在這樣做的時候不但可以感覺到快樂,同時還能夠得到切身體會和直接經驗,而經驗和體會是寶寶要得到的事物,時間久了,寶寶做各種事情會越來越熟練,會覺得更加有希望,對生活充滿希望。因此,媽媽要讓寶寶勇於去嘗試,並且要做到為寶寶製造機會去嘗試。

  從寶寶的聽覺、視覺、觸覺三方面出發,創造一個吸引寶寶的環境

  1、在聽覺方面,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太安靜不見得是好事情。

  一些媽媽會覺得聲音太大太雜對寶寶的耳朵不好,因此總是讓寶寶呆在非常安靜的地方。其實,這會阻礙寶寶聽力的發展——有時候可以讓寶寶聽一些不同的聲音,這是寶寶聽力發展必經的過程。

  2、在視覺方面,不是說要用強光刺激寶寶,但是最好是讓寶寶感受到黑白的交替變化,這樣能夠讓寶寶的視覺得到發展,也可以讓寶寶知道白天和晚上的區別。

  3、幼年時期觸覺的發展和長大後手腳的靈活度關係密切,因此,在觸覺方面,媽媽不能夠因為擔心寶寶用手和嘴探索外界,怕寶寶受傷然後為寶寶帶上手套,這樣實際上是在阻礙寶寶觸覺的發展,是非常不好的。

  鼓勵寶寶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取直接經驗

  寶寶一生要經歷非常多的事情,保護和逃避的辦法是沒有用的——保護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面對危險。同時還要注意,能力是依靠經驗的累積建立起來的,因此,很多的事情是要讓寶寶自己去體驗的。體驗越早、經驗越多、應對外界事物的能力也越強。如此一來,寶寶就能夠更早地脫離父母去闖蕩,爸爸媽媽也才會更加放心。

  開發寶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外面的世界對寶寶而言是非常好奇的,他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觀察、摸索、嘗試、比較、探索,然後獲得快樂。因此,你想要有一個聰明並且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寶寶,應該給寶寶製造一些機會去探索認識世界,這樣能夠滿足寶寶的好奇心,讓他動腦、動手,多多嘗試,把腦子裡面想的事情通過手來完成。

  鼓勵寶寶做探索總結

  每次探索的事物,都是因為寶寶感興趣了,而每次探索,都是會有收穫的。所以在寶寶每次探索完以後,媽媽要鼓勵他做探索總結。

  寶寶在探索中,有時候會遇到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該怎麼樣克服困難呢,下次應該怎麼辦,這都是要孩子自己去想明白的。在思考的時候,他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想在探索中自己到底做了什麼,然後發現自己的潛能,同時會自我欣賞。所以在探索的過程中,總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只有學會總結,才能有進步。

  :提升孩子記憶力應該這麼做

  每個媽媽都非常關注寶寶的記憶力,其實只要方法運用得當,就能夠增強寶寶的記憶力,讓寶寶變得更加聰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利用遊戲

  哪裡有興趣,哪裡才有記憶。爸爸媽媽絕對不能用命令的語氣讓寶寶記住這個、記住那個,而是要和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和記憶。比如說歌謠、故事、謎語和唱兒歌都是很不錯的遊戲記憶方法,孩子也都非常感興趣。

  2、明確任務

  爸爸媽媽其實也不見得會記住每天走了無數遍的臺階是多少階,但是如果回去告訴孩子說:“數數臺階有多少,週末好回去告訴姥姥。”這種情況下,孩子往往會記得特別牢。再比如,給孩子講故事之前先說明,希望他回頭能夠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聽,這樣孩子基本也可以複述出你的故事。這是因為明確了任務。目的的明確性能夠提高大腦皮層中記憶相關區域的興奮性,形成優勢中心,所以記憶的就會特別牢。

  3、充分理解

  真正的理解是新知識要和腦子裡原有的知識掛鉤,一旦掛鉤也就會變得更加容易記憶。所以應該充分利用孩子已經有的知識經驗,讓孩子學會將新知識和舊知識建立聯絡。

  4、附加意義

  記憶的內容要有意義,這樣可以在理解之後再去記憶。如果這個事情是沒有意義的,那麼就要引導加上附加的意義。比如說想要孩子記住馬克思的誕辰是1818年5月5日,可以諧音要發要發***1818***打的資本家嗚嗚***55***直哭。

  5、 反覆強化

  已經記住的東西是需要不斷強化的,因為孩子記憶的保持時間是很短的,經常的強化能夠有效鞏固已經被記住的記憶。

  提升孩子的記憶力也需要注意循序漸進,慢慢進行,太過著急反而容易起到反作用。可以先從遊戲開始,吸引孩子的興趣慢慢讓他對學習記憶這件事情不反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從而才能達到提升記憶力的目的。
 

關於秋季育兒知識
教育幼兒知識
相關知識
家長育兒知識中班
家長育兒知識小班
中班家長育兒知識
秋季中班家長育兒知識
託班家長育兒知識
大班家長育兒知識大全
小小班家長育兒知識
小班新生家長育兒知識
大班家長育兒知識
小班家長育兒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