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四大名補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事實上,真正的“養生高手”,並不是那些名貴的中草藥材或保健品,而是我們身邊一些非常普通的食材。特別是下面的4種果實,只要搭配得當、正確食用,稱得上秋日“四大名補”。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蓮子。

  蓮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古人認為它“享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不僅有助緩解失眠等,對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蓮子還可以通過補腎增強免疫力,達到潤肺的效果。

  市場上的蓮子有紅蓮子和白蓮子之分,紅蓮子口感較硬,但補腎、補血效果更好;白蓮子口感香糯,健脾的功效更強。除了蓮子粥、紅棗銀耳蓮子湯、銀耳蓮子羹等傳統食用方法,用蓮子心泡茶去心火效果更佳,蓮子泡酒則固腎效果更為顯著。

  芡實。

  這是睡蓮科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又稱“雞頭米”、 “雞頭”等,在南方較常見。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溼、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其補腎效果強於山 藥,祛溼效果優於紅小豆,鎮靜效果強過蓮子,可以說是一種被埋沒的補益佳品。宋代文豪蘇東坡的養生之道中,有一條就是吃芡實。

  鮮芡實或幹芡實泡水後可直接嚼服,也可熬粥、煲湯或與蓮子、山藥、白扁豆等食物一同食用。芡實搭配燕窩蒸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可使人們氣色更好。此外,把鮮芡實去皮後凍在冰箱裡,還可較長時間儲存食用,補腎效果更好。

  栗子。

  香甜味美的栗子,是秋季非常受歡迎的零食,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豐富的營養成分。中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等功效。

  栗子可生食、炒食、加水煮食等,在眾多的食用方法中,生吃栗子,且緩慢咀嚼、徐徐嚥下時的補腎效果最佳。這是因為生栗子中酶和維生素C等的含量 最高,且細嚼慢嚥時消化更充分,更利於人體吸收,對體虛乏力或腎虛導致的腿腳無力等症狀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栗子不可多吃,每日最好不要超過10顆。

  花生。

  花生是一種高蛋白的油料作物,自古享有“長生果”的美譽。《本草綱目》記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 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適合脾虛消瘦、食少乏力、乾咳少痰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花生紅衣***即花生皮***補氣止血的作用更強,因此,需要補血的人可挑選紅 衣更多的小粒花生,而煮粥、打花生漿則可以挑選大粒的花生。此外,醋泡花生仁、用生花生殼煮水喝,還有一定的降壓效果。

  5種有效助眠的食物

  1、葡萄有助於睡眠。研究人員對8種葡萄汁進行了檢測,發現其中含有可幫助人體調節睡眠週期並輔助治療失眠的褪黑素。

  2、棗含有蛋白質、糖、維生素C、鈣、磷、鐵等,有益氣、養血、健脾、安神之功,對氣血虛弱引起的多夢、失眠、精神恍惚有顯著療效,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症。晚飯後用大棗煮湯喝,或與百合煮粥食用,能加快入睡時間。

  3、小米熬成粥,臨睡前食用,對身體不佳而引起的夜寐不安者特別適用。這也是營養學家對老年失眠者的建議。

  4、蜂蜜含有豐富的葡萄糖、維生素以及鎂、磷、鈣等物質,能夠滋潤和調節神經系統,從而起到促進睡眠的作用。

  5、葵花子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可調節新陳代謝,改善腦細胞抑制機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晚餐後嗑一把葵花子,既可以促進消化,又有助於睡眠。

秋季養生順口溜
秋季養生四件寶
相關知識
秋季養生四大名補
兒童秋季養生湯大全
傳承中醫養生四大名著
夏季養生四大要點是什麼
秋季養生十大禁忌
夏季養生四大原則
秋季養生粥大全
秋季養生湯大全
秋季養生吃什麼補品
秋季養生茶大全及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