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全攻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中醫學認為,立冬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調"點"神

  立冬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2、:護"點"腳

  立冬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迴圈。

  3、:防"點"病

  立冬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4、:進"點"補

  立冬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植物性食物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燉牛肉、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5、:多"點"水

  立冬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 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立冬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6、:出"點"汗

  立冬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立冬陽氣伏藏之道。

  7、:早"點"睡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立冬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立冬養生其他知識

  “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勞作汗出,發洩陽氣。”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的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即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洩,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與溫暖,失去它萬物無法生存。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立冬後,我國北方室內開始安置爐火或供應暖氣了。漫長的冬季,長時間生活在使用取暖器的環境中,氣候本來就十分乾燥,使用取暖器使環境中相對溼度大大下降,空氣更為乾燥,往往會出現上火和易患呼吸系統疾病的現象。科學研究證明,人生活在相對溼度40%~60%、溼度指數為50~60的環境中最感舒適。乾燥會使鼻咽、氣管、支氣管黏膜脫水,使其彈性降低,黏液分泌減少,纖毛運動減弱,當吸人空氣中的塵埃和細菌時不能像正常時那樣很快清除出去,容易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

  此外,居室中要勤開窗通風。不通風的情況下,室內二氧化碳含量超過人的正常需要量,引起人的頭痛、脈搏緩慢、血壓增高。通風可使室外的新鮮空氣更換室內汙濁空氣,減少病菌的滋生。因此,勤開窗很重要。

  立冬時節睡覺前,先用溫水泡洗雙腳,然後用力揉擦足心,除了能祛汙垢、禦寒保暖外,還有補腎強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壓等多種病症的作用。

  我國傳統的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晒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陽,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進行日光浴須注意保護頭和眼睛,以免由於過度曝晒引起頭暈目眩、倦怠乏力。也不宜在空腹、飽腹和疲勞時進行日光浴,以免引起頭暈等不良反應。另外,較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和神經興奮症患者,對陽光有過敏反應者,有出血傾向者,以及月經期、分娩後一個月內的婦女,進行日光浴時也須注意不可過度曝晒,以免發生意外。

  
 

春天按摩養生法介紹
立冬養生法則
相關知識
立冬養生全攻略
小雪節氣養生全攻略
立冬養生攻略
立冬養生食譜大全
立冬養生的小知識
南北方立冬養生吃什麼
立冬養生的藥膳有哪些
立冬養生湯的做法是什麼
立冬養生食療有哪些
立冬養生的小常識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