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壓力與心理健康關係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學生們或多或少都有學習的壓力,學習壓力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有什麼影響呢?有哪些相關的文章?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學習壓力與心理健康的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習壓力與心理健康的文章篇一

  從心理學角度,壓力是由外部事件引發的一種體驗。

  在人們的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與生存發展相關的事件。有的是已被意識到,如家庭爭執、戀愛婚姻等;有的是尚處在潛伏階段,如考試可能失敗,彩票可能中獎等。生活事件,就後效來說,可被分為令人愉快的和令人不愉快的兩類。但是,無論哪類性質的事件,都要求人們去改變現狀,以便應對事件帶來的新情況,要求人們付出努力,去應對生存環境所發生的變化。這種應對,就叫“適應”。

  適應,意味著腦力和體力的付出,包括對事件的性質和強度的評估,對自我能力的評估等。

  承受壓力的能力因人而異。同一個人,可因不同的身體狀況或心境狀況而承受能力不同。這說明,所謂壓力,並不單純是客觀事件本身,而且更多的成分是人們的主觀體驗。

  一壓力的內省體驗

  心理學中所說的壓力,乃是人的內心衝突和與其相伴隨的強烈情緒體驗。

  我們生活在充滿矛盾的世界裡。為此,我們隨時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互不相容的、互相排斥的甚至針鋒相對的事物,心理作為現實的反應,便把它們引入我們的腦海,在我們內部世界形成動機的衝突、目的的衝突,以致在我們心裡,形成左右為難、無所適從、無法選擇的心態。當一個人正處於此種境遇時,便會體驗到苦惱和焦躁不安。這時,我們說他正體驗著壓力。

  心理學家勒溫和米勒按衝突的形式,將內心衝突分為四大類:

  1、雙趨衝突

  當兩件有強烈吸引力,但兩者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現在面前時,比如中國俗話所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出現時,人的內心便形成了雙趨衝突的局面。這種情況,如果夾帶著情感色彩,體驗到的壓力就更大。比如:一個男子同時被兩個女子看中,她們兩個對男子都有吸引力,現行道德只允許選其中之一,這時,男子便陷入雙趨衝突之中,體驗到痛苦的壓力。

  2、趨避衝突

  當一個人想達到一個吸引力的目標,但達到該目標卻有極大危險,這時,便進入了趨避衝突的境界。比如,一個人想結婚,但結婚這件事必然承擔種種責任,並且失去某些自由,所以,一個人在結婚前總有一番心理衝突。

  3、雙避衝突

  當一個人面臨兩種不利的情景,便體驗到雙避衝突的壓力,比如處在腹背受敵的情景時。人們遇到這種情景,往往長期不能決策,最後“聽天由命”,陷入被動境地。

  4、雙重趨避衝突

  雙重衝突由兩種可能的選擇引起。當兩種選擇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時,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就會處於雙重趨避衝突中。比如:一個工作機會工資高,但工作性質卻沒有發展前途;另一個工作機會工資不太高,但工作性質卻有發展前途。一個人面臨這種情況時,不論選擇哪個工作,都有利有弊。於是就會出現雙重趨避衝突,體驗到雙重趨避衝突的壓力。

  二壓力的種類

  按壓力的強度,可把壓力分為三大類:

  1、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到類生活事件,這些事件,是人們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無法迴避。如:入學考試、完成困難的任務、遭遇從未經歷的事情、戀愛、婚姻、就業、失業、親人亡故、遷居等。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某一時間階段內,經歷著某一種事件並努力去適應它,而且其強度不足以使我們崩潰,那麼我們稱這時候體驗到的壓力為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

  經歷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對於承受人來說,其後效不完全是負面的。在適應這類壓力的過程中,雖然付出了許多生理和心理的資源,但是隻要在衰竭階段沒有崩潰,並且沒有再發生任何事件,那麼,承受人在經歷過一次壓力之後,會提高和改善自身適應能力。以往有許多研究證實,經歷過各種壓力而未被擊垮的人,可以積累許多適應壓力的經驗,從而使他有利於應對未來的壓力,這正像通常所說的“吃一塹,長一智”。

  2、疊加性壓力

  疊加性壓力有兩類。

  第一類,同時性疊加壓力。在同一時間裡,有若干構成壓力的事件發生,這時,當事者所體驗到的壓力稱為同時性疊加壓力。俗稱“四面楚歌”。

  第二類,繼時性疊加壓力。兩個以上能構成壓力的事件相繼發生,後繼的壓力恰恰發生在第一個壓力的第二階段或第三階段,這時,當事者體驗到的壓力稱為繼時性疊加壓力。俗稱“禍不單行”。

  疊加壓力,是極為嚴重和難以應對的壓力,它給人造成的危害很大。有的人可在“四面楚歌”中倒下,有的人在衰竭階段能被第二組壓力沖垮。

  3、破壞性壓力

  破壞性壓力又稱極端壓力,包括戰爭、大地震、空難、遭受攻擊、被綁架、被強暴等。人類在實際生活中,此類壓力並不罕見。

  經歷極端壓力之後,心理症狀是多方面的。情緒方面以沮喪為主,易激惹,同時伴有攻擊行為,與親人變得疏遠,對當時的記憶喪失,長期注意力難以集中,迴避社會活動、失去安全感,等等。對破壞性壓力造成的後果,心理學干預是必須的。

  三壓力的適應

  適應壓力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警覺階段發現了事件並引起警覺,同時準備戰鬥、搏鬥階段全力投入對事件的應對,或消除壓力、或適應壓力,抑或退卻,最後是衰竭階段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資源,最後“筋疲力盡”。

  在適應壓力的三個階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狀態各有特點。

  警覺階段。交感神經支配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和副腎上腺素,這些激素促進新陳代謝,釋放儲存的能量,於是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壓、體溫升高等等。

  搏鬥階段。該階段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徵是:

  1警覺階段的生理、心化指標在表現上恢復正常,外在行為平復,但這是一種表面現象,是一種被控制狀態。

  2個體內在的生理和心理資源被大量消耗。

  3由於調控壓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個體變得敏感、脆弱、即便是日常微小的困擾,都可引發個體的強烈情緒反應,比如,孩子的哭鬧、家裡來客人、接聽電話、家庭成員的小小意見分歧,都可使其大發雷霆。

  衰竭階段。由於壓力的長期存在,能量幾乎耗盡,這時,已無法繼續去抵抗壓力。

  如果進入第三階段時,外在壓力源基本消失,或個體的適應性已經形成,那麼,經過相當時間的休整和養息,仍能康復。如果壓力源仍然存在,個體仍不能適應,那麼,一個能量資源已經耗盡而仍處在壓力下的人,就必然發生危險,這時,疾病和死亡的發生都是可能的。

  四影響壓力所造成後果的中介因素

  壓力作用於個體後,經過中介系統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對強度和性質可以產生某些改變。

  1、個人認知系統的作用

  人們接觸到壓力,首先是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評估壓力的性質和壓力對自己的利弊及程度;進而評估自己的實力,確定自己能否戰勝壓力,確定對待壓力的方式,是逃避它、消滅它,抑或是努力適應它。正確地認識和評估壓力,正確評估自己的實力,可使事件的強度相對降低,否則,效果相反。

  2、社會支援系統的作用

  社會支援系統的作用有兩種:1具體地支援當事人。在物質上給與幫助,增加應對壓力事件的物質條件;2給當事人精神支援。幫助當事人認識、理解事件的性質和強度,與當事人一起策劃應對方式;使當事人在困難時期不感到孤獨無助,從而增強應對事件的信心,穩定情緒。

  良好的社會支援系統,可以使壓力事件的強度相對降低,不好的社會支援系統,其作用相反。

  一個人在遇到事件的打擊時,如果擁有他人的關心,有用的社會支援,也有強有力的社會支援,那麼,他的抗壓能力就會提高,就能更好地抵抗壓力,不致造成壓力後的不良反應。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親密的和可信任的關係,是壓力的有效緩衝器。

  3、生物調節系統的作用

  生物調節系統不要包括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它們的功能狀態好,可以防止或降低應激後果的軀體化症狀。反之則不然。

  綜上所述,個體對事件的實際反應,是由中介系統對壓力進行增益或消解後的相對強度決定的。

  學習壓力與心理健康的文章篇二

  在如今這個競爭萬分激烈的時代,學習壓力過大已成為了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而且已經從小學生、中學生蔓延到大學生。因為不能承受過大的學習壓力,而走上逃學之路、離家之路、輕生之路甚至犯罪之路的事件屢屢發生。這一幕幕的悲劇,我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學生承受如此大的學習壓力呢?這個問題又該怎樣解決從而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呢?懷著沉重的心情,帶著心中的疑問,我對我校七年級的其中150名學生進行了關於學習壓力的問卷調查。

  一、 學生學習壓力的來源

  儘管我們經常從新聞裡瞭解到,有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而產生的悲劇,但是總想那是離我們比較遙遠的事情,認為我們學校的學生不會有那麼大的學習壓力。可是這次調查,讓我們感到十分吃驚。在調查的七年級150名學生中,只有8位同學認為自己沒有學習壓力,而經常感到學習壓力大的學生達到76%。尤其讓人驚訝的是,來自孩子自身的壓力比父母、老師給的壓力還要多,在150名有學習壓力的學生中,認為壓力來自以下三個方面的比例如下:

  來自自己的 46人 佔31%

  來自父母的 37人 佔25%

  來自老師的 30人 佔20%

  以上三方面壓力都有的 52人 佔35%

  之所以會產生過大的學習壓力,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是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名列前茅,學生自己也是這樣想的。如果學習成績不好,父母老師一般就把原因歸結為學生不努力、不求上進,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腦子笨等等。採取的措施就是增加學習時間、多買學習資料、加大作業量、請家教、限制休息時間,還有的甚至是打罵、歧視。學生真的是不想進步、不努力、腦子笨嗎?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的。以上這些措施有用嗎?顯然不會都起作用。從上面的調查資料中可以看到,學生正是因為想上進,想把學習搞好,才會感到有壓力,尤其是那些給自己施加壓力的學生,應該說他們已經很懂事,很有上進心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和老師不能理解,不能為學生減輕壓力,那他們稚嫩的肩膀、脆弱的心靈就不堪重負了。

  二、 學習壓力過大對學生的心理影響

  一個人沒有壓力是不行的,常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對於學生而言也是這樣。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處於適度的壓力下,學習效果最佳,過於輕鬆的狀態和過於緊張的狀態都不利於學習。接受調查的學生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學習壓力大時,會有怎樣的想法?結果如下:

  感到心情不好而厭學 28人 佔19%

  會有絕望的感覺 15人 佔10%

  有恐慌的感覺 33人 佔22%

  有仇恨的感覺 14人 佔9.3%

  以上的資料,我們非常的擔心,產生絕望和仇恨的學生已經接近20%,學生這樣的心理狀態已經不僅僅是學習壓力過大,而是負面情緒很嚴重了。翻開報紙、開啟電腦和電視,我們經常會看到有學生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的報道,北大研究生上吊自殺,浙江初中生用錘子打死母親,初中生殺死家訪的老師等等,數不勝數。如果一個學生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就會有千斤的心理負擔,就會對父母、老師感到內疚,或者產生仇恨;如果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只想永遠考第一名,那麼,他們永遠也不可能獲得快樂,永遠都生活在沉重的壓力之下,甚至會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三、 解決過大學習壓力的方法

  一、父母和老師要學會正確面對學習壓力

  許多父母和老師把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統統推給學生,認為是學生沒有努力學習,只知道貪玩,腦子笨等等,其實原因不完全如此。父母和老師應該問清情況,單單是責備、打罵、譏諷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而且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更惡劣的行為。要多和學生親切交流,多聽學生的想法,多給學生有針對性的可操作性的建議。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自身壓力就夠大的餓了,父母和老師要學會從正面指出問題的同時,幫助他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並給予鼓勵,幫助他樹立學習的信心,讓他看到前進的希望。面對那些學習成績本來已經不錯但苛求完美的學生,父母和老師也需要特別注意,給予正確引導,世界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要讓這樣的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從而不給自己過度的壓力。

  二、學生自己學會釋放學習壓力

  有了學習壓力,就要學會釋放,否則的話,就像氣球一樣,只是充氣,氣球就會爆炸。按照心理學的觀點,外在壓力只是一個方面,如何對待壓力則是更重要的方面。關於釋放壓力的方法,許多同學選擇傾訴,即找自己信任的人如父母、老師、同學等,把自己的內心所想告訴他們,聽聽他們的看法,聽聽他們的建議,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另外,學生要學會重新評判和確立自己的期望值,如果自己學習基礎比較差,又希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那這樣的期望值會讓你看不到自己的進步,進而看不到希望,就會陷入苦惱之中。如果是成績十分優秀的學生,想在各個方面都達到完美,那也會陷入苦惱之中,這個世界本來就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同時,父母老師和學生一定要認識到一點: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只有這樣,才可能以平常心對待落後。

  在過度的壓力下生活,學生不可能快樂,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績;不僅如此,壓力過大還可能導致焦慮、抑鬱等一系列心理疾病;更為嚴重者會對社會造成極大危害。因此,父母和老師在關心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更要學會關心學生的情緒,不要讓壓力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習畢竟只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而快樂的心情,健康的心理,則會讓學生一輩子幸福!

  學習壓力與心理健康的文章篇三

  學習心理壓力太大怎麼辦?讓孩子對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生活不是隻有上學、人生的路很長,生命是無價的,只要孩子生活快樂就好。學習心理壓力太大怎麼辦?一起來看看!

  學習心理壓力太大怎麼辦?

  1、運動減壓

  學生不應該一味的在學習,科學的安排生活、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有機結合,勞逸結合有助於減輕壓力,及時消除疲勞,同時還會有效轉移考生的注意力。對於長時段、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更應該進行有益而適宜的體育運動,以此減輕緊張度。如在星期日時家長可與孩子進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動。

  2、將壓力寫出來

  一旦將壓力1、2、3……地寫出來,您就會發現,只要各個擊破,其實壓力很容易緩解。

  3、聞香氣

  香氣能抑制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緊張和心理壓力有明顯的效果。

  4、想哭就哭

  哭也是緩解壓力的一種,想哭就哭讓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埋在心裡有益得多。

  5、轉移注意力

  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是減輕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針對學生學業上精神長期高度緊張的狀況,家長及親友應幫助考生學會自我調適,及時放鬆自己,如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與家人、朋友聊天。

  6、睡眠充足

  充足的睡眠是保證學生精力充沛、心理寬舒與平衡的前提。但是由於作業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數學生不但沒有時間睡眠,而且睡眠質量都很差。所以針對學生睡眠時間少精神壓力大的情況,應該選擇多時段睡眠。對腦力勞動過強的人來說,多時段的休息是調節過度緊張的有效方法。

  學習壓力大,如何正確應對

  由於學業的巨大壓力增大,正值青春發育期的孩子們面臨著許多心理壓力。所以,我們就要學會如何正確應對壓力。

  造成孩子心理壓力的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內因。如社會競爭激烈,父母、老師對升學的過高期望,學習成績的壓力以及同學之間的攀比等,都是外部因素對孩子形成的影響。內因主要是自身心理髮展水平與外界的實際要求之間的矛盾,比如,孩子並不是不想取得好成績,但結果事與願違,這就會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壓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長久地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就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影響人的心理健康,那麼,如何緩解心理壓力呢?我們的建議是:

  1、不要讓情緒積壓,學會自我排解

  壓力大的時候,可以採取不影響他人和社會的方式,將內心的消極情緒發洩出來,然後重新投入學習和生活。比如大哭一場,將鬱悶發洩出來,感覺就會好受一些。或者找人傾訴煩惱。可以找親朋好友或同學傾訴,聽聽別人的見解,通過交流能有效地緩解心理壓力。而不要把不愉快放在心裡,找個途徑發洩出來,心情自然就會好起來。

  2、轉移注意力消解壓力

  簡單的說就是在一件事情上失敗了,情緒很沮喪,那麼可以通過其他活動來彌補不能實現的願望,或者轉移注意力,讓壓力在其他活動中得到釋放。比如,參加文體娛樂活動,使自己獲得愉快的心情,壓力就會逐漸消解。

  3、不要過分苛求自己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沒有人是全能。如果要求自己十全十美,甚至以己之短比人之長,必然壓力重重。青少年應該建立悅納自己的健康人生態度,樹立適度的奮鬥目標,這樣才更有利於健康。

  4、別胡思亂想,專心做事

  一個人同時面對多件事情時,容易形成巨大的壓力。所以,要學會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以免弄得身心疲憊不堪。

  學習考試壓力太大怎麼辦?

  1、壓力源在哪裡?

  感到了壓力,那一定是某件事情讓自己產生了壓力,即壓力的來源。首先應該明確壓力源來自於哪些方面,是作業沒有按時完成,還是上課的知識沒有學懂,又或是要考試的內容還未明白,亦或週末的補習培訓讓身心吃不消。

  2、端正目標和期待

  壓力的產生往往多數是與過高的期待而緊密聯絡的,這種期待一方面可能來自於家長和老師,另一方面可能來自於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能力制定出合理的學習目標,不要奢求太高。

  3、學會合理宣洩

  雖然家長們也都知道學習很苦,但面對學習考試壓力大,多數家長都會選擇和孩子說“再忍忍,也就辛苦個這三五年,上了大學就好了。”一方面,用壓抑或者忽視來對待過大的壓力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壓力長期積壓後的爆發往往很可能更加無法收拾。另一方面,父母這樣教育的言下之意會讓孩子覺得學習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而大學之後就可以不用這麼辛苦地再去學習了。因此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把情緒和壓力宣洩出來,例如找人聊天、寫日記、放鬆等。

  4、正確對待失敗

  一次沒有考好,或是一道習題解答不出來,並不代表著自己在學習上的失敗。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繼續學習,反而會給自己徒增加很多壓力。有這種想法的孩子應該學會變壓力為動力,將自己不合理的認知轉變為合理認知,面對學習挫折,將注意力從關注失敗轉移到關注怎樣改進上來。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資料
學生心理健康與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相關知識
學習壓力與心理健康關係的文章
淺析身體鍛鍊與心理健康關係的論文
不良習慣與生活健康關係的文章
小學班主任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小學班主任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文章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文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章_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
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
有關於心理健康內容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