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生課外活動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課外活動是學校素質教育的形式之一和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學校教育教學常規管理重要內容,是教師教學工作的基本任務。因此要加大學校素質教育推進力度,將課外活動跟課堂教學、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以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積極開展初級中學地理活動課研究,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增強學科的凝聚力,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上好地理活動課,使學生的獨立性、創造性和實踐性得到培養,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培養合格人才,造就一代新人,這是每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實驗原則

  在“開展活動課研究,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研究實驗中,為其健康發展,應遵循整體性原則,主體性***自主性***原則,指導性***優勢誘導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地方性原則,綜合性原則。

  二、實驗內容

  ***一***轉變教育觀念,精心設計課程計劃

  依據鄧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精神為指導,地理教師首先應轉變教育觀念,完全拋棄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把開展活動課作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戰略高度來認識。把活動課納入正常教學計劃之中,把能力的培養和觀念的形成作為活動課的首要目標,學校領導要參與課程計劃方案的制定。指導備課,組織評價,並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援,以保證地理活動課的順利進行。

  ***二***把握特色,精心設計活動內容

  開展地理活動課,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知識結構,精心設計每堂活動課的內容,使地理活動課具有三大特色。

  1、趣味性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活動課是一種新的課型,它給學生以全新的感觀刺激、吸引學生,能克服傳統教學的單調乏味感,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使內容豐富多彩,有形、有聲、有物,增加趣味性,發展能力。寓智於趣,寓學於樂,使學生在寬鬆、愉快活潑的氣氛中開展活動,獲得新知識。

  2、知識性地理活動課應以教材為基礎,適當拓寬、延伸和深化,即源於教材,落實於教材,二者要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加深擴大學生知識領域。地理活動課有時可以是地理單學科的,有時也可以是多種學科的綜合,集地理學科與相關學科為一體,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實踐性地理活動課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己的活動。每一名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能力積極參與,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表現機會等等,利於表現,利於突出個性和特長,為教師進一步開展因材施教打下基矗同時,學生自主自立能體現其主體作用,有利於學生的組織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鍛鍊和提高。

  ***三***持之以恆,總結、評價、提高

  開展地理活動課,最終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人的素質是穩定的,要形成良好的素質,僅靠一朝一夕、一招一式的教育是不可能奏效的,而要持之以恆地開展好地理活動課。教師要有信心、有恆心、有耐心,經常、持久地開展好地理活動課,堅持評價制度。地理活動課的評價可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外部評價,即學校管理者對活動課的評價;另一種是內部評價,內部評價重於外部評價。內部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參與活動過程所進行的評價。地理活動課側重於提高學生的素質,所以過程評價應重於結果評價。在評價時,應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是否積極,活動中是否具有創造性,是否具有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所獲得經驗和教訓是什麼。注意發現每一名學生的“閃光點”、個性和特長。因為學生自身的獨特個性和特長,仍有不足之處,地理活動課則為他***她***們提供了有較大選擇的空間,讓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學生都能充分揚長避短,使他們的才能可以得到重視和發揮,從而激發他們的自信心,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課中來。內部評價應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包括學生的個體自我評價,集體自我評價。地理活動課是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由於條件的區別,素質的不同,每個學生的經驗和教訓都是不一樣的。要儘可能把每個人的收穫變成大家共同的“精神財富”。對每一堂活動課的總結、評價還應具有開放性,儘可能採用集體討論和互相交流的形式進行,將每個人和分組的經驗成果展示出來。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吸取精華。這樣才能使地理活動課步入“活動→總結評價→活動”的良性迴圈過程,有利於提高地理活動課的實效,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實驗、方法、步驟

  ***一***方法:理論研究與活動實驗相結合。

  ***二***步驟:實驗計劃進行兩年***2016年6月——2016年8月***

  實驗研究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認真學習有關素質教育理論、《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省市教委關於活動課的有關要求和規定。提高思想認識,明確新時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感,總結以往教育教學的經驗教訓,進行理論研討和昇華。確定培養目標,以此為指導,制定開展地理活動課方案計劃。

  第二階段,按大連市教委關於活動課的課時要求,制定課時計劃,編排活動內容,具體實施活動方案。

  第三階段,進行地理活動課研究實驗總結,實現理論昇華,進行經驗總結和理論再認識,形成研究實驗報告,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四、實驗成果承載形式

  ***一***本課題研究實驗成果報告,以書面形式提交。

  ***二***實驗成果

  ***二***

  一、指導思想

  三次全教會推動了我國的教育駛上了“快車道”,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新世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實施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課外文體活動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教育部體衛藝司把次項工作作為重點來抓。我校是一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型學校,積極開展好課外文體活動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要積極探索、研究,結合實際地建設課外文體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起合理活動空間,培養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及興趣、愛好、特長等,使其得到全面發展,終身受益。

  二、課外活動時間

  1、課外文體俱樂部活動時間

  各年級全員活動每週一次,具體時間為

  高一年級週一下午第五節課

  高二年級週四下午第五節課

  高三年級週三下午第五節課

  2、跑操活動時間

  各年級全員活動每週二次,具體時間為

  高一年級週三、五下午第五節課

  高二年級週一、三下午第五節課

  高三年級週四、五下午第五節課

  三、課外文體俱樂部具體實施方案

  1、構建組織、管理、指導活動體系

  由分管體育藝術教學的副校長擔任課外文體俱樂部活動總組長,總攬課外文體活動實施方向,體藝處為具體實施工作指導,總務處為後勤保障,年級主任擔任各年級俱樂部活動組織工作,體藝專業老師及部分有特長的文化課教師為各俱樂部活動具體輔導。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體活動。

  2、設立我校課外文體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我校根據學生年齡特徵、興趣愛好和學校場地設施條件,成立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象圍棋、聲樂、卡通畫共計14個俱樂部,由教導處協同年級主任聘請各俱樂部教練,在學生自願自選基礎上適當調整成立各部,由學生擔任俱樂部部長。每週定時舉行俱樂部活動,並結合學校各項文體活動,每學期定期開展豐富多彩、小型多樣的文體類比賽。確立主題和目標,形成氛圍,增強效益,提高學生參加文體活動的內驅力;確定技能評價標準,幫助學生掌握一項或多項文體技能。

  3、課外文體俱樂部活動時間

  第一階段***約5分鐘***全體學生到田徑場集隊,體育委員檢查人數,各俱樂部教練到場督促,集體繞田徑場小跑步1圈。

  第二階段***約35分鐘***各俱樂部部長帶領學生到固定地點按教練要求組織活動。每學年根據各俱樂部活動情況和實績評選各年級“星級俱樂部”。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精彩內容>>>  

精準扶貧幫扶計劃範文
學生語文課外活動計劃範文
相關知識
中學學生課外活動計劃
中小學英語課外活動計劃
中學語文課外活動計劃
中小學語文課外活動計劃
新學期小學生課外活動計劃
小學班級課外活動計劃
小學班級課外活動計劃
學生語文課外活動計劃範文
小學興趣小組課外活動計劃
小學數學課外活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