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跳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蜈蚣跳為硬功外壯,又名蛇行術。為夜戰者不可缺少之藝業,亦練手足功夫之妙法,而兼練習跳躍者。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一、蜈蚣跳的功法簡介

  蜈蚣跳為硬功外壯,又名蛇行術。為夜戰者不可缺少之藝業,亦練手足功夫之妙法,而兼練習跳躍者。

  二、蜈蚣跳的功法修煉原則

  本功法練習過程要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由輕到重、由低到高的原則去習練。不可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

  三、蜈蚣跳的功法練習步驟

  蜈蚣跳的第一階段

  初習時,以練習上肢臂力及下肢腳趾撐地之力,方法如現代俯臥撐相同,主要鍛鍊腰部及腹部的肌肉,尤其是胸肌。首先雙手支撐身體,雙臂垂直於地面,兩腿向身體後方伸展,依靠雙手和兩個腳的腳尖保持平衡。頭、脖子、後背、臀部以及雙腿在一條直線上,兩肘部向身體外側***或夾緊***彎曲,身體降低到基本靠近地面。收緊腹部,保持身體在一條直線上,然後撐起,重複練習。分早晚練習,每30/次一組,隨力量不斷增強,數量逐漸增多。

  蜈蚣跳的第二階段

  兩手掌兩足趾抵地,支住全身,胸腹等部離地二三寸。此為初起姿勢,如近今體操“伏 地挺身”者然。將身體之中部,向上聳起成弓背形,兩掌猛力向地上一按,兩足趾向後一撐,全身完全凌空,乘此按撐之力,即向前躍出 。仍以掌指拄地,身體仍離地二三寸,與初起姿勢同。練前須身穿砂衣,負重練習。待用掌趾之跳躍自如時,則變掌為拳,按以上之法繼續進行。然後變拳為五指,變五指為三指,變三指為二指,繼而一趾;足趾亦由二足而一足,依法行之。至皆能隨意進退,斯技成矣。以之臨敵,非但手指足趾之功,可以制人,而跳躍亦足以助退避之用。且伏地蛇行,使敵人出於意表之外,而不及措手且無以發見也。

 

  蜈蚣跳的第三階段

  手指和足趾歷經數十寒冬後,堅硬壯實,力量充足,和敵人搏鬥,觸敵穴位,即有截閉敵血脈的危險。點敵肋間,則有指以洞穿之險。足踢敵人,則有筋斷骨折之狀。練成四肢指趾硬如鋼釘,重擊強敵身上,可令敵當即傷亡,是少林寺眾僧經常練習的功法之一,也是對敵實戰不可缺少的功夫。此功是夜行人退避下行的蛇行功法,使人不易發現,更是使人出乎預料而措手不及的行動功夫.是武林中的奇技。

  備註:本功法演練需在專業人士指點下練習,切勿輕易模仿。

  相關少林七十二藝

  根據《少林拳譜》記載,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種硬功、三十六種柔功,又稱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內功,均在少林寺祕傳,但無詳細文字記載。現在所說的"少林七十二藝"通常被認為是少林功夫的總稱。常在傳說和近代的武俠小說中被稱作神功。

  少林七十二藝的名稱分別是鐵臂功、排打功、鐵掃帚功、足射功、腿踢功、銅砂掌***竹葉手***、蛇形術***蜈蚣跳***、提千斤、羅漢功、鐵頭功、四段功、鐵布衫功、雙鎖功、上罐功、石鎖功、鐵珠袋、千斤閘、鞭勁功、分水功、玉帶功、鷹翼功、跳躍法***登高超遠法***、霸王肘、一指金剛法、拔釘功、一指禪功、石椿功、金鐘罩、鐵牛功、旋風掌、臥壺功、拔山功、金龍手、推山掌、踢椿功、鷹爪功、斬魔劍、玄空拳、金砂掌***摩擦術***、鐵砂掌、飛行功、槍刀不入法、五毒追砂掌***五毒手***、飛簷走壁法、一線穿、躥縱術、金鏟指、揭諦功、梅花椿、拈花功、螳螂爪、跑板功、閃戰法、金刀換掌功、輕身術、鐵膝功、***術、穿廉功、浪裹功***泅水術***、點石功、琵琶功、柔骨功、壁虎遊牆術、門襠功、翻騰術、布袋功、蛤蟆功、千層紙功、彈子功、鎖指功、追風掌功、軟玄功。

剛柔法的簡介
布袋功的簡介
相關知識
蜈蚣跳的簡介
茶道課程的簡介
茶道具的簡介
茶道真兄弟的簡介
手寫板的簡介及使用方法
音樂家舒曼的簡介
搖滾樂隊的簡介
清唱劇的簡介
前奏曲的簡介
進行曲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