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可以在學習和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希望可以幫到你!

  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

  1、按時完成老師部署的各種作業

  這個要在每天及時將作業完成,效率很重要!不能一邊做一邊玩,要高效率學習高效率的玩!

  2、做題書寫整潔、清晰

  開始要重點要求步驟,對題目解答交待清楚,不能出現跳步現象。在步驟清楚時再要求板書***尤其男孩板書可能會馬虎些***

  3、讓孩子逐漸養成自學習慣,自己學會整理和查詢資料

  開始你可以操作讓他***她***看,逐漸讓他***她***自己整理你給予指導,到最後讓他***她***自己整理。

  比如:老師經常會要求整理作家的生平事蹟,開始我上網幫助她,後來就是她自己查自己整理。

  開班會的資料也是自己查自己整理,其中有些圖象是她自己用相機拍完電腦上我教她圖象處理

  另外孩子喜歡玩魔方,就讓她自己上網查資料整理相關資料,現在已經會玩四階魔方了。***各種三階魔方都是她自己查資料玩會的,玩魔方有助於培養孩子空間想象與動手能力***

  4、家長裝傻讓孩子把題目講給你聽

  有時候家長要傻點,題目的解答你看懂裝沒看懂或根本不看就說你看不懂,讓孩子把過程講給你聽,把你講明白,過程還裝傻提些問題。

  既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讓他***她***對題目理解更深一層!***題目解答能看懂和能講清楚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樣的***還有就是讓孩子有成就感,爸爸媽媽都不明白的題,是我講給他們講明白的。

  5、讓他***她***學會總結,做讀書筆記交流體會

  學會一個章節或一冊,讓他***她***給你總結下知識,開始你可以幫助他***她***,讓他***她***養成總結歸納的習慣最重要。

  有些時候放鬆下,讓他***她***讀些名著、讀者或青年文摘、勵志類書,有感想時讓他***她***做好筆記,你也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交流些對人物的感受和心得體會

  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建議

  第一招·一分鐘專項訓練

  ***1***訓練孩子專心做題。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根據年級不同,難度可以不同***。規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小題。***2***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鐘內最多能書寫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並進行對比。***3***一分鐘寫數字訓練。我班上一個孩子的數字書寫特別差,而且非常慢。這學期,數學老師讓他每天練習一分鐘“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他給我最近幾天的練習成績,原來一分鐘最多能寫5組,現在最多時可以寫9組,而且還寫得工整好看。

  以上訓練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時間。同時也提高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的速度。訓練時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習三至五組。在訓練的時候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並進行對比,練習時間以一星期為宜。

  第二招·停止催促,堅持表揚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地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家長就更生氣,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揚。如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幾道簡單的題,給1分或2分鐘,孩子會很快做好,家長要作大吃一驚狀呼道:“還不到一分鐘呢!”總之,很誇張的樣子。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現在穿衣服快多了!”“現在收拾書包快多了!”……這樣的話,但千萬不要說成“現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寫作業也這樣快就好了”。只表揚,不要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過表揚,會激發孩子內在快的動力。

  第三招·節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

  把每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做一個大概的時間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家長佈置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做作業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麼孩子一個半小時內、甚至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那麼,餘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讓他玩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遊戲,進行體育鍛煉等,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以後,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他發現,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第四招·從生活習慣訓練

  通過訓練縮短孩子生活自理行為的時間。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在比賽之前先教孩子怎麼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訓練。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

  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有哪些

  一、養成讀書的習慣

  孩子進入三年級,知識加深,難度加大,學生之間的差距開始拉大。有些孩子學習會很吃力,一樣東西還沒弄懂,另一樣東西就該要學了,剛學會了這一樣,另一樣就已經忘記了。有些家長相信,要減輕這些學生的學習,只要讀好書本就可以了,不要讀其他的東西,以免分心。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困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理解地閱讀的人,他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我們經常見到孩子上五六年級了,還不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作文和日常交流都是詞不達意,交待不清。這種智力上的“口齒不清”正是由於缺乏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以及邊閱讀邊思考的技能而造成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不只語文課,數學也一樣,有研究結果顯示,數學不好的孩子多半理解能力差,這也要到閱讀中去尋求幫助,提高能力。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訓練默讀能力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到了五六年級,學生應當能夠一眼看下去,就把握住一個長句的意思。不掌握這些能力,少年的思維就會變得遲鈍,思考力好像在許許多多的死衚衕面前停頓下來。誰不善於閱讀,誰就不善於思維。為什麼有些學生在四年級以前聰明伶俐、理解力強、勤學好問,而到了少年時期卻變得智力下降,對知識的態度冷淡,頭腦不靈活了呢?就是因為他們不會閱讀!所以提醒家長朋友,一定要創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閱讀、再閱讀!

  二、養成快速書寫的習慣

  學生如果沒有流利地閱讀與快速地書寫能力,他就像半個盲人一樣。在三年級就要訓練學生能夠快速流暢地寫出較長的句子來。書寫呈半自動化是全面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這個時候,只有學生不用花精力去想那個字應該怎麼寫,才有可能去思考字裡行間的意思。到了高年級,還整天拘泥於單個生字的寫法,被字的不熟練所累,還有什麼心思去完成深奧的習題?

  三、養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習慣。

  有的孩子精力不夠集中,家長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培養孩子用眼睛聽的習慣:在安靜之處,將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不管什麼話題都沒關係,每天進行一次。只要視線相連線,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聽,只要每天持續不斷,就能培養出很會聽“話”的孩子。另外,家長注意,學習時間一開始,必須專心學習,既不允許離開座位,也不允許幹任何雜事,大人有事也不能打攪孩子,要知道,學習時間神聖不可侵犯。

  四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主動學習的習慣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它是完成未來初中、高中繁重學業的基礎工程。要讓孩子儘早養成主動學習、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就像嬰兒會自己站起來走路一樣,能夠自己努力用功,不懂之處自己思考、解決,具備了“自己學習力”,就擁有了一生進步向上的原動力,這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自己培育力”,這樣的孩子會自發、自主地用功,也就不會感覺學習很辛苦了。作為家長,要注意稱讚孩子、鼓勵孩子,讓他慢慢養成一個人主動學習的習慣,這是家長送給孩子的最佳禮物。

  五、養成勞動好習慣。

  有些孩子之所以討厭做家務,是因為從小沒有訓練之故,自己的事情當然自己做,還要幫助家裡做事,並且告訴他,要認真做,不要隨隨便便。養成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好好做的認真態度一生受益無窮。它會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協調性、耐性、集中性、自信心等等。

  另外,幫忙做家務有助於培養孩子學習的各種能力。在讓孩子幫忙時,應該教他,例如:不要將油膩的碗盤疊在一起,擦拭餐具時不要將比手大的餐具拿在空中,以免滑落打破。應該放在臺上,邊擦拭邊移動。這不單單是教他知識,技術而已,也是教他做事的順序,培養判斷力,洞察力。一旦決定家長孩子一起做菜,就必須先訂計劃,列出需要的材料,然後上街購買,準備用具、調味料,可以請小孩說說看,該按什麼順序進行調理。經常幫忙做家事的小孩,很自然就記得訣竅,讀書、做題、寫作文等都得有計劃,有順序,所以幫忙做家事的孩子多半是成績優秀有自主性的孩子。美國學者花費了40年時間追蹤觀察了256位少年,結論是:從小愛勞動,能幹事的孩子成年後與各種人保持良好關係的比不愛勞動的孩子多兩倍,收入多五倍,失業少十六倍。

1.養成教育培訓心得體會3篇

2.生活習慣決定學習習慣

3.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

4.養成好習慣心得體會

5.學生學習行為習慣養成總結

6.淺談學習態度的培養

關於提高學習效率方法黑板報
學習遇到困難名言警句
相關知識
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你如何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如何養成良好的化學複習習慣
初中生如何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