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版畫的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中西文化之間交流的頻繁以及社會政治環境的寬鬆等,種種因素促成了中國當代版畫藝術的蓬勃發展,當代的版畫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品質上都呈現出了與國際版畫相媲美的藝術水準。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1

  摘 要:版畫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起先是作為文化傳播的工具,後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版畫,從魯迅先生引進版畫開始,當代版畫創作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此後的發展也與社會運動緊密結合。隨著“八五”思潮的衝擊,多元化的藝術思想促進了版畫創作的多元化呈現。市場經濟對每一個領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國的版畫事業也不例外。在新形勢下它的發展面臨著極大的考驗,我們有必要對版畫的發展條件和價值加以研究,並加以探討版畫事業發展的思路。

  關鍵詞:版畫;版畫發展;版畫價值

  一、版畫的發展條件

  世界上認可的最早的版畫是源於我國隋唐時期,是由簡單的線條組成,附加在書上以幫助解釋和傳播文字故事用的。雖然版畫最早出現在我們國家,但讓它真正發展起來的卻是在西方國家,因為版畫能夠得到發展是有條件的:

  1、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版畫的發展。我國的封建末年時候由於閉關鎖國,以至於使的先進的科技都沒能引入我國,而版畫的製作過程又不象其它的畫種,它除了有人的思想之外,更多的是依賴於製作版質量的好壞以及製作機器的先進與否,這些都更能推動版畫的長足發展,而西方國家由於科學技術先進的優勢,版畫的發展很迅速,還新增了許多的版種。

  2、版畫形態的發生和發展受印版的材料和質地、紙張的質量及紋理、墨澤的好壞以及社會需求的影響。特別是社會的需求更決定它的發展,社會上需求哪個版種的畫或哪種題材的畫都可直接帶動它的進一步發展。社會上需要哪種材質的量越大,哪種材質的版種肯定發展就越快,推廣的就更快。版畫在魯迅先生的倡導下引入中國,也是由於當時社會形勢的需要,既能夠大量印製廣泛傳播,又能以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表達形式強有力地喚起當時的民眾的精神需要。

  3、版畫審美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僅僅物質上的生活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便需要精神上的充實,所以人們在精神領域的這種迫切需求也使藝術空間得到了發展。當然版畫也不例外,隨著人們對待生活的觀念以及對不同形態美感的體驗和發現,加上內心審美意念的醞釀,版畫也將不斷地深入到人們的審美視野之中。有了人們大眾的需求,所以版畫的發展及傳播便得到快速的發展。但這種審美觀的產生不僅僅是環境氛圍的影響,最主要的是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和豐富的物質生活基礎之上的。

  4、由於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新型材料的不斷湧現,所以版畫的種類也在不斷地豐富起來綜合版畫,數字版畫等給版畫藝術帶來了新的活力。而且各個種類也在不斷的完善起來,由此看來,版畫的發展前景應是一片蓬勃向上的繁榮景象。

  二、版畫的價值

  ***一***版畫的收藏價值

  版畫的收藏價值不弱於其他藝術品,版畫不被收藏界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由於版畫的可複製性,許多人對其收藏價值有懷疑。目前,版畫在市場上大致分為兩種:原創版畫和複製版畫。複製版畫賣的大部分是名氣,原創版畫更具收藏價值。原創版畫的創作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技術性工作,包含著原創性與獨創性。版畫的製造工藝技術集畫工、刻工、印工於一身,在板子上作畫,在板子上刀刻,最後用手工拓印,每個步驟都是由畫家親手完成。在印製上,一般大概需要20個專色版套印,多的要達到50至60個專色版,對製造者的審美能力和技術水準要求很高。另外,版畫的拓印並不是無限制的,版畫的印刷數量有著嚴格的限制,這個資訊一般標在作品左下角。

  ***二***版畫的文化價值

  因為版畫畫面效果是和工具及材料的效能分不開的,只有熟悉和掌握這些特性,才能發揮出工具及材料的表現力。版畫所分的木板、石板、銅版、絲網等版種中,除木板中的水印部分屬中國民族樣式的延續,其他版種均從國外借鑑而來。傳統水印版畫使用水性植物顏料來表現畫面,並在印製過程中使水性植物顏料的特性更加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這與中國傳統印刷、傳統繪畫的選材相吻合一樣。這是受民族、時代、文化、環境、土壤等諸多因素影響的結果。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上的選擇與運用對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文化內涵的民族有著不盡相同的選擇。就像中醫與西醫、中國戲曲與西方戲劇、中國民族音樂與西洋音樂那樣,其形式的選擇有本質的不同。

  ***三***版畫的藝術價值

  版畫的實用性功能在現代社會已經基本消退,但其藝術價值卻不斷凸顯。手與機器的根本區別在於,手總是與心相連,但機器則是無心的。版畫是一種手工藝術,手工藝作業中會發生奇蹟,因為那不是單純的手在勞動,背後有心的控制,使手製造物品,給予勞動的快樂,這才是物品美之性質的因素。所以,手工藝作業也可以說成是心之作業。沒有比手更神祕的機器存在,我們有必要思索手工製品的藝術價值。現代化的衝擊,使傳統的手工藝正從我們身邊悄然逝去。隨之逝去的,還有人與物的溝通,生命與自然的和諧。

  三、關於版畫發展的思考

  時代使印刷業飛速發展,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各種藝術形式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各種形式的藝術品在市場經濟面前必然展開了一場無形的競爭,都要去接受社會和觀眾的選擇。形勢迫使藝術品和藝術家自己去尋找生存的空間。在當今中國這塊土地上版畫較之國畫、油畫、雕塑、工藝都缺乏競爭力。在版畫圈外,當前的中國有很多人不瞭解版畫,不懂版畫,更很少有人主動去欣賞版畫,收藏版畫。版畫的價值不能被大眾所知道。很多版畫作者被迫改行,版畫團體越來越少,版畫期刊減到一種,各美院版畫系學生畢業後難以分配,大部分改行。學版畫出路很窄,這是不可否認的現實。

  我們不能只在自己的版畫圈裡自我安慰,自我欣賞,不從我國版畫的實際現狀出發,不從版畫人的普遍困境著想。如果只是在版畫專業的圈裡搞活動,忙於展覽、創作、創新,沒有向社會作大量工作,去努力宣傳版畫,沒有認真去提高全民的版畫欣賞能力,沒有注意去培養自己的觀眾,自然也就沒有自己的市場。國畫的民族傳統根基,油畫的易於被大眾接眾,雕塑工藝的實用價值,各有自己的長處。版畫的長處在哪裡?我們如不認真研究它、分析它,發揮版畫自身的魅力,會在競爭中路子越走越窄。中國的版畫事業要有大的發展,只靠外國人來欣賞、收藏,這顯然是不行的。不是人們對版畫陌生,而是我們的主動性不夠,實際上版畫是最易進入市場的一個畫種,要使更多的人懂版畫、愛版畫並能收藏版畫,使版畫真正成為民眾的藝術,必須從每一件具體的事情做起。

  篇2

  版畫曾是我國最古老的一個畫種,多少年來它為中國現代美術史作出了突出的歷史貢獻。現在我們看到的版畫其實是創作版畫,它與古代版畫不同,古代版畫基本上是複製版畫,畫的作者與刻作者往往不是同一個人,而創作版畫,從作畫到製作都由作者親自完成。

  中國早期現代美術是由版畫開拓的,是最早借鑑和融合西方現代藝術的畫種,版畫的作者過去多有油畫、水彩等西畫基礎,所以可以更快地吸收西方藝術的養分。從藝術形式上,版畫也逐漸從借鑑外來藝術形式轉向民族藝術形式。藝術到群眾中去,藝術家接觸人民群眾,版畫得到普及,形成很多版畫群體,也使版畫真正成為大眾藝術。生活是文學藝術創作的唯一源泉,從觀察、體驗當中認識生活,瞭解生活,感悟生活,形成鮮明的主題。創作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早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就明確了,版畫從理論到實踐都證明了這條原則是文藝創作所必須遵循的。脫離了這條原則,就無從談藝術創作的思想、感情、群眾欣賞、藝術形式等問題了。從發揮藝術的社會功能上看,版畫也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所積累起來的成功經驗,是我國早期現代美術創作和現代美術研究的寶貴財富。

  四川版畫、北大荒版畫、江蘇版畫等地域版畫以及各種新興視覺版畫,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發展起來的。版畫的題材、體裁、個性以及風格的多樣化方面也隨著有了很大進步。個性風格正逐漸從群體和地域中突出出來,四川的牛文、江蘇的黃丕漠、北大荒的晁楣、郝伯義、雲南的李忠翔、李秀、浙江的趙宗藻、趙延年、上海的盛增祥、廣東的肖映川,都為版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的工業版畫、農民版畫、兒童版畫都取得了好的成績。儘管當今版畫展覽觀眾少,賣不出高價錢,在藝術商品化過程中不佔優勢,但是它所體現出的藝術魅力與藝術形式,都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仍然值得重視和發展,因為我們的社會需要自己的藝術,需要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藝術。

  隨著一些重傳統、重生活、提倡現實主義的老教師退出講壇,中青年教師逐漸成為教學和創作的主體。他們大都是在早期現代主義下接受版畫教育的,有的曾出國留學,經受過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洗禮,因此形成了新的有別於前輩的藝術觀點與教學理念。從而在文化層次、知識結構、綜合素質等諸方面,為現代主義藝術注入了新的血液和養分,實現了歷史性轉變,同時帶動了老藝術家的知識更新。雖然這批新版畫家中有的缺少老藝術家的執著敬業精神,存在著自我和藝術目標的迷失,但就整體而言,其開放向上的心態,多維跨領域的知識體系,不僅翻開了現代主義版畫新的一頁,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加快了早期現代主義向現代主義的轉變。

  流行文化的出現和時髦時尚的湧動,吸引了大眾及傳媒的注意力,給傳統版畫造成了巨大沖擊,版畫界處在這種社會商品化的物質主義崇拜和流行文化先聲奪人的大背景下,目前儘管勉為其難地強撐著但已顯得力不從心,版畫作品刻意製造的符號和精神語言的相互吞噬,版畫含義與精神意義的衝突,都壓縮了畫面的內涵和深度,使之平面化、淺表化、庸俗化。偽精英作品初露端倪,一些貌似深刻實則浮淺的油頭粉面的偽現代之作不斷見諸於畫展甚至獲獎就說明了這一現象的嚴重性。

  版畫應是直接感受和精神表達。作者的思想境界透過作品顯現,同樣作品的風格也通過畫面得到觀眾的認可和贊同。風格的形成是一個美術家在藝術上成熟的標誌。藝術語言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有自身的時尚性和時代感。藝術語言從來不是孤立的形式,而是與特定的主題、情感相互依託互為表裡的統一體。靈性和巧妙使作品的創作傾向性從注重外表轉向了對流行文化的興趣,對感性精神的深刻探索。

  藝術創作最重要的因素是自由精神,先進的藝術必要反映時代精神。在藝術發展過程中,充滿著無法預料的變數,它的走向是不能被規定的,人的自由創造的天性是不能規範的,藝術精神和人的自由創造的天性,一旦被框定或規範,必將導致藝術的異化,產生假象。增加對版畫人文精神的關注,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和審美價值取向,突破舊有的僵硬教條劃定的畫種界線,使版畫得到多樣性發展。

  版畫教育首先應體現在對版畫歷史、現狀的梳理,其次是反思對版畫的理解,從而從本質上解釋版畫的語言、行式、複數性、印痕等。為版畫增強了理論性、學術性和哲理性。然而藝術畢竟不同於數學公式,在藝術上1+1不一定等於2,如果過於追求學術性、過於追求哲理性,肯定會有礙於版畫其自身優勢與特長的發揮。在版畫教育中應注重實驗、鼓勵創新,挑戰傳統審美模式,突破版畫限定,在形式、造型、媒介技法的綜合運用等方面改變著中國版畫教學形態。王連敏的夢幻與現實交織,楊巨集傳在隨意中把控偶然,張莞打破傳統制版、多種材料任意拼合,不僅打破了傳統版種的界線,而且也為未來版畫教育,為學習版畫的學生開闢了一條走出去、超越地域、超越學科、由簡單的思考轉入深層次理解的理性之路。這不光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藝術的角度,也向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念與思想意識的階梯。我個人認為它應該包括對藝術環境的思考、對文化的思考、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思考、對民族精神及民族財富的思考等。“印痕”被確認為版畫的主要特質之後,一度成為版畫學生痴迷的追求。本來版畫的製作性、技法性、表現性就強於其他畫種,版畫教師就要在傳授傳統技法的同時又要肩負把握和拿捏層出不窮的最新技術,所以文化積累和理論素養已成為美術學院版畫教師的普遍追求。

  我覺得:版畫教學應有其特有的形式,以及學術目標,要有教育與引導特色。要關注現實、關注社會;要與地方版畫及俗化版畫拉開距離;要起到學術指導和巨集觀把握作用,以彌補大眾資源的不足及藝術思想的混亂。並藉助本身的藝術教育與引導特色,剔除知識壟斷。目前我國版畫的發展、技術水平與先進國家比仍有較大差距。在提高版畫學術水準與藝術品位的同時,要一如既往地試驗、探索,並著眼於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才能把現代形態的版畫不斷推向高新階段。

  在新的形勢下我們當清醒地看到,中國仍有很多人不懂版畫,版畫源於中國,但版畫價值始終不被認識,部分公眾至今仍認為黑白木刻才是版畫,缺乏對版畫的全面瞭解。更很少有人主動去欣賞、收藏版畫,版畫市場很難啟動,此外,版畫曾是用於政治宣傳的工具,再加上其可複製性與普及性。所以始終沒能贏得藝術品收藏投資者的青睞。它僅限於小範圍內的傳播,也使版畫缺乏與公眾的廣泛交流與互動。藝術品具有雙重屬性***自身價值和使用價值***,除了它所負載的文化價值,還必須考量它的商業價值。繪畫市場與其他商業市場一樣,效益是無情的,繪畫作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在流通領域裡同樣需要協調供求關係。不管什麼樣的作品,總是有人去欣賞,去購買,而市場的榮衰是由不同層面的社會群體的購買力決定的。我們只是在版畫專業圈裡搞活動,沒有向社會大力宣傳,沒有認真去提高全民的版畫欣賞培育,沒有注意去培養自己的觀

  眾,自然也就沒有自己的市場。藝術固然是藝術家表現自我的樂園,但沒有觀眾***或觀眾不眾***的藝術是不夠完整的藝術。要使更多的人懂版畫、愛版畫並能收藏版畫,使版畫真正成為民眾的藝術,就必須從每一件具體的事情做起。擴大宣傳,培養隊伍,出力作,出精品。反映民眾的心聲與願望……讓版畫真正成為大眾的藝術,現在各種傳統媒介和新興媒體都有發表版面、運用版畫的機會,應充分利用這些媒體陣地,並且通過展覽、展銷等藝術平臺使民眾對這一藝術瞭解、熟知。

  90年代中後期,我國版畫由迅速發展進入平穩的發展期。我國社會政治、經濟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各種藝術形式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中國社會處在一個體制轉型期,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藝術也必然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藝術品已不只是政治宣傳品,而必須要接受市場經濟的考驗。各種形式的藝術品在市場經濟面前必然展開了一場無形的競爭,都要去接受社會和觀眾的選擇。形勢迫使藝術品和藝術家自己去尋找生存的空間。這時我們才醒悟到在當今中國這塊土地上版畫較之國畫、油畫、雕塑、工藝品都缺乏競爭力。很多版畫作者被迫改行,版畫隊伍、版畫活動逐漸減少,版畫期刊日益減少,各美院版畫系學生畢業後難以分配,大部分改行。

  我們不能只在自己的版畫圈裡自我安慰,自我欣賞。市場的考驗才使我們發現,近年來,雖然我們在版畫創作中反映了現實生活和民眾題材,但並沒有意識到社會、民眾在新時勢下對藝術品新的要求,實質上中國版畫在某種程度上已脫離了民眾的需要。我們只是在版畫圈裡忙於展覽、創作、創新,沒有向社會做大量的工作,去努力宣傳版畫,沒有認真去提高全民的版畫欣賞能力,沒有注意去培養自己的觀眾隊伍,自然也就沒有自己的市場。國畫的民族傳統根基深,油畫的易於被大眾接受,雕塑工藝的實用價值,各有自己的長處。版畫的長處在哪裡?不為社會和更多的人們理解、關注、支援的藝術必然發展困難。中國的版畫事業要有大的發展,只靠外國人來欣賞、收藏,這顯然是不行的,國內這樣大的市場,這樣多的民眾,不去重視他們是極大的失誤。繪畫市場主要銷售物件應是普通消費者。但畫家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因為不能勞有所值,所以就不能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切入點。所以規範的藝術市場,畫廊在這中間起到一個平臺、橋樑的作用。現在版畫藝術家大多是以暗箱操作的形式賣畫。這也是多數畫家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原因。從藝術市場研究角度來說版畫藝術家在畫廊進行交易,雙方的利益都能夠得到保障,畫廊是一個推動的機構,不光起到宣傳的作用,同時也起到藝術升值的作用。而且由於畫廊專業操作的規範性,其版畫藝術市場也會穩步地升溫。我覺得版畫藝術家應主動地去結合這樣一種形式,大膽地走上這個平臺,畫廊作為藝術市場的一個環節,也有義務支援和培養版畫藝術家互惠雙贏。引導藝術主流,提高廣大群眾的藝術欣賞能力。同時版畫藝術家不要感覺把畫賣給畫廊就好像把他的藝術玷汙了,因為版畫藝術家的很多效益是由畫廊給他帶來的,藝術家的工作性質是相對自我相對封閉的,可是畫廊是跟別人交易的場所。藝術家需要經紀人、需要朋友、需要觀眾。

  要培養國內版畫市場,版畫藝術首先必須完成自身對公眾的普及,並逐漸引起大眾的審美趣味與文化需求,從而形成良性的買賣市場。另一方面,版畫藝術家們要走出創作的“小圈子”,在借鑑國外同行創作技法的同時,還要贏得公眾的認可。

  教育是根本,要有長遠目標。不光是在我國現有的美術專業院校、師範學校開設版畫專業,一些普通院校也應開設版畫專業或版畫賞析,教育要從美術界內部做起,首先應該重視中小學的版畫教育,廣泛普及版畫知識,要從兒童和青少年抓起,為版畫培養後續力量。版畫藝術市場的培養是促進版畫事業發展的關鍵。版畫家要尊重觀眾的需求,要研究當代人的心理、生存、生活狀態和接受視覺藝術的方式。特別是時代的發展,經濟水平的增長,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對藝術欣賞的需求是必然的,要尋找共鳴點和切入點。藝術品是藝術家勞動的結晶,要開發市場,要同市場對接,就要培養專門人才去研究藝術市場,研究大眾的需求心理。讓大眾直接認識作品、熟悉作品、評價作品以及接受作品。版畫家自己的觀念、認識、思維以及作品所傳達的內容和形式,都要與社會和時代同步。

  從消費群體人手,讓人們知道藝術品的價值,知道藝術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這是對藝術家和藝術家勞動的一種尊重,同時我們也應明白作為藝術的參與者與創造者我們的意識行為和藝術前瞻性應與時代相適應,藝術市場的興衰,不光是取決於市場的資本積累規律,還取決於藝術品自身。如果藝術家能夠多從藝術價值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市場,多從藝術本身去衡量這個市場的話,那麼整個藝術市場就會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這就是市場經濟對藝術發展的積極作用,就是市場給藝術發展帶來的良性迴圈。作為藝術家對領域的藝術探索,藝術傳承、藝術創新和對其他藝術領域的嘗試,也將繁榮這個市場。

  就藝術語言和藝術發展上來說,版畫的時代感是一直走在藝術前沿的,而不同的藝術門類中版畫的直接性、確定性和複製性是其他藝術門類所不能比擬的。其中不確定性也是版畫的特色之一,豐富的藝術表現方式和千變萬化的版畫技法無疑為版畫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養分,這也是版畫能在市場中生存的原因。當一種物象進入版畫家的視野中,當想表達的情感和物象高度統一的時候,所表現的情緒和那一剎那間的層次是其他藝術形式追求不到的。當我們傳達的資訊加以記錄的時候,由於意識和情感的變化,從而為它烙上了情感的痕跡。所以當你在超自然的狀態中去感悟藝術的時候,那麼所有的物象都變成了符號,都只是藝術家去幻夢的一個元素,都化成了各種各樣的刀痕和肌理。這也是版畫藝術價值的最好表現。挖掘版畫自身的潛力,充分發揮版畫本體語言的藝術魅力同時,也是市場對版畫藝術的客觀要求。

  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傳承精華,積極探索,容納百川。努力吧!我的同仁,版畫的崛起,指日可待,市場空間定會傳出刻刀和拓印聲。

  篇3

  版畫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版畫藝術在技術上是一直伴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的。而水印版畫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獨具特色的版種。

  我在初作水印版畫的時候,一直沒有掌握好紙的溼度,還有上墨的墨汁的濃淡,在反覆的練習之後,終於小有體會。在把技術的東西熟悉之後,又做了幾張不大不小的嘗試。我認為我一是個比較怕麻煩的人,所以,做很多事的時候都會盡量從簡。在創作水印的時候,我經常使用很少的版,有時候就是一張木板,來做一張畫。而在選題材方面,我就選了一些塊面感強的一些室內場景,用比較簡單的陰刻,把所有物體的邊線都刻掉,為了能在一張版子上做出較多的層次,做出豐富的感覺,我用了大量的漸變。在創作過程中,我有的畫用過五六種顏色,但是效果都不盡理想,最後再經過了一些摸索後,還是決定了黑色為主要色彩。通過墨的黑白灰關係,來表現各個事物。以這樣為基準,我做出了幾張水印,畫面都是一些極簡的物體。雖然最後的效果跟我預期的還是有差距的,不過慶幸的是其中也算有幾張符合自己要求的。

  在做了幾張這樣題材的作品之後,我開始有了更新的要求。在很偶然的機會,我翻閱到了中東地區的建築材料。以伊斯蘭為例,“百度知道”裡這樣介紹伊斯蘭:伊斯蘭的紋樣堪稱世界之冠。建築及其他工藝中供欣賞用的紋樣,題材、構圖、描線、敷彩皆有匠心獨運之處。動物紋樣雖是繼承了波斯的傳統,可脫胎換骨產生了嶄新的面目;植物紋樣,主要承襲了東羅馬的傳統,歷經千錘百煉終於集成了燦爛的伊斯蘭式紋樣。說到幾何紋樣,那是斷然獨創的東西,由於無始無終的折線組合,轉瞬間即現出了無限變化,與幾何紋和花紋結合更構成了特殊的形態。並且以一個紋樣為單位,反覆連續使用,即構成了著名的阿拉伯式花樣。

  看到裡面的幾何圖案,就有了種想法,想把這種簡單但是又複雜的圖案融合到我的作品中,剛好可以裝飾一下我現在正在做的室內題材,這種紋樣可以重複,也可以不重複,每一個圖都是以很小單點陣圖構成大面積的紋樣。在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我發現這種紋樣對木刻來說是一件比較費力費時的事,而這也和我的性格不合,所以,我選擇了將木板切成眾多小的單點陣圖形,有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形狀按規律組合排列貼在一整塊木板上,這樣既節省了很多時間,且效果還比用木刻刀的好。但在這之前,我就已經先用版子刻完陰線,也印出了有漸變的底色,把表現物體的黑白灰都先做出來,在這基礎上,再把拼出的紋樣印製在底色上,這樣顯得層次也會豐富很多。這是現在研一做的一些嘗試。現在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發現,既然我的陰線刻法有點投機取巧,那我把它發揮到極致不也是可以的,所以,下一步就是把這樣的陰線刻得更加明顯。這樣做的好處是,更加突顯了自己的風格,而且很巧的是在印製的過程中也不用擔心上墨的時候刷過頭,沾到旁邊了。

  這是我做水印的一些經歷總結。從中似乎可以看出創作是無止境的。但是不管怎樣,我都會繼續探索完善,因為追求是無止境的!

1.版畫專業畢業論文

2.美術油畫系畢業論文

3.美術系畢業論文範文

4.學前教育有關版畫的論文

5.美術畢業論文範文

丟勒鏤刻版畫
丟勒版畫高清
相關知識
關於版畫的畢業論文
關於機械的畢業論文免費
關於藥學的畢業論文
關於中藥的畢業論文
關於建築的畢業論文
關於建築的畢業論文
關於護理的畢業論文
關於護理的畢業論文
繪畫的畢業論文範本
關於計算機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