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筆人物畫的發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經歷了千百年歷史變遷的中國工筆人物畫,由於它本身所具有的獨特藝術魅力和技法規律,今天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和喜愛。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歷程,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概述

  中國工筆畫是以精緻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須畫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工筆畫一般先要畫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覆修改才能定稿,然後覆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先用狼毫小筆勾勒,然後隨類敷色,層層渲染,從而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與西方繪畫一樣,中國畫最先成熟的是人物畫,而工筆人物又是人物畫的原始形態。工筆人物畫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隨著朝代的更迭以及統治階級文化取向、政治需求的變化而幾經沉浮。在今天看來,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所具有的文化品格是獨特而又成熟的,雖然每個時代工筆人物畫表現出來的具體風格面貌各有不同且不可重複,但幾千年來的民族傳統及世代相傳的老莊哲學、儒家思想幾乎成為歷代工筆畫家的作品標籤。縱覽歷代工筆人物畫作品,其表現出的文化內涵的統一性在世界藝術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借古而鑑今,分析歷代工筆人物畫的消長及相關的文化背景對我們當今多元文化語境下的工筆人物畫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歷程

  一、多元與融合促進了早期的工筆人物畫的發展

  縱觀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多元融合是隋唐以前中國文化的主要表徵。在此期間,中國文化不僅在內部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中得到豐富與提高。同時在與外部世界的交流中,也獲得了有益的補充。這在工筆人物畫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都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一***藝術的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多元文化空前融合的時代。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工筆人物畫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繪畫題材在原有的基礎上日益擴大,宗教壁畫、歷史故事畫、肖像畫成為這一時期最主要的繪畫題材。

  ***二***博大的隋唐盛世

  隨著近四百年封建割據的結束,中國文化進入了氣度恢弘、史詩般壯麗的隋唐時代。唐朝本就是胡漢文化結合的產物,既具有北方雄健闊朗的粗豪氣魄,和具有南方清秀機敏的儒雅性格,在本地文化為主的基礎上又融收來自西域的絢麗多彩的文明。在這樣一個版圖遼闊、國力強盛、經濟繁榮的封建帝國確立使初次登上中國文化舞臺的文人們對自己的前途與未來充滿自信。統治者在文化政策以及對知識分子的態度方面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寬容姿態。中國的繪畫藝術也隨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繪畫題材、表現手法等各個方面都較之前代有了顯著提高,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高峰之一。工筆人物畫,尤其是在重彩畫領域更是達到了封建社會的巔峰。吳道子、閻立本、張萱等都是隋唐具有代表性的工筆人物畫家,他們在佛釋壁畫、肖像畫、仕女畫方 面所取得的成就已經成為中國工筆人物畫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南宋之後工筆人物畫逐步走向衰落

  ***一***內省、秀雅的兩宋文化

  魏晉始興的多元並舉的文化格局在兩宋時期被徹底打破,相對保守、色調淡雅是兩宋文化的主要特點。由於宋代經濟的繁榮,人們更加重視現實利益和精神享受,人們嚮往自然、介入自然、溶於自然成為心理上強烈的願望,山水畫和花鳥畫漸受歡迎,而更具有現實意味,以工整細緻、色彩絢麗為藝術特點,善於直抒胸臆的工筆人物畫失去了從前的地位,唐代的絢爛被宋代的素雅所取代。士大夫文化也表現出內趨、精緻的文化品格。“雅”是兩宋藝術的主要風格,蘇軾在《跋宋漢傑畫山》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士人畫”這一概念,強調將詩歌書法融於繪畫之中,以繪畫來表現文人意趣。而與此相適應的山水、花鳥畫得到了文人們的青睞,追求筆墨趣味的風氣日見盛行,“文人畫”從此逐漸成為中國繪畫的主流。市民文化的興起是兩宋文化的又一特點。市民生活的社會風俗畫被廣大的市民階層所接受,一部分工筆人物畫家如張擇端、蘇漢臣、李嵩等在這裡找到了適合自己生存的藝術土壤。他們以身邊熟悉的人和事作為描繪物件,生動記錄了市民階層的生活,田家嬰戲、村童鬧學、山樵村牧、耕織貨郎都是他們表現的題材,這就打破了過去被釋道豪貴所壟斷的人物畫領域。世俗題材的創作達到很高的成就,為中國工筆人物畫開闢了新的途徑。張擇端的鴻篇鉅製《清明上河圖》就是誕生在這一文化背景之下。他以“全景式構圖和嚴謹精細的筆法,展現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的風光及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狀況和社會風貌,既是一幅傑出的繪畫作品,同時也給後人提供了豐富寶貴的史料。

  ***二***專制的明清文化

  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在明清兩代步入暮年,同時老年的遲鈍又為中國傳統文化向近現代文化的轉型準備著條件。

  文化專制是明清兩代統治者奉行的主要文化政策。具有重大認識意義的工筆人物畫迅速走向沒落,遠離政治的肖像畫、仕女畫成為當時工筆人物畫的主要題材。曾鯨在肖像畫中使用的沒骨畫法以及陳洪綬“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藝術風格成為那個時代工筆人物畫少有的幾個亮點。統治階級的文化專制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壓制文化自由的同時又引起市民階層反叛意識的覺醒,市民階層逐漸擴大。他們的文化需求反映在文化領域內,就是兩宋始興的市民文化日益壯大。符合老百姓審美趣味的版畫、插圖畫、年畫、民間肖像畫等藝術形式給鬱悶的工筆人物畫家找到了發揮才能的舞臺,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開始走向與通俗藝術相結合的變異發展的道路。總之,大眾文化的滋養為後世工筆人物畫的復興積蓄了力量。

  三、近現代迎來了工筆人物畫復興

  ***一***西方文化對中國當代工筆人物畫傳統文化的影響

  由於西方國家的入侵,中國傳統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正是這種危機使中國文化尋找到了從傳統走向近代的重要契機,中國工筆人物畫也在這一契機中開始尋找自己新的發展道路。一些較為開放的中國畫家開始吸收西方繪畫的觀念和技法,對中國畫進行變革,這在人物畫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西方素描教學方法的深入貫徹,使得中國畫尤其是人物畫在造型原則上起了根本性的變化,由過去的意向造型觀轉而追求科學寫實的造型觀,要求對所描寫的客觀形象進行真實的、唯妙唯肖的描繪,其結果是帶來一系列中國畫在審美態度、創作觀念、表現手法上的變革。傳統的單線平塗式的表現手法在這種情況下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達到教學和創作上的要求。傳統的色彩觀中對色彩冷暖變化的認識,也由大的色塊與色塊之間的冷暖對比關係進而要求區域性色彩的豐富性,單純的固有色意識逐漸融入了光源色、環境色等西方色彩觀中的因素,從而以細膩的色彩來滿足這種造型手法的需要中國畫改革勢在必行,人物畫是西洋畫的主要門類,“寫實性”主要是針對人物畫而言的。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工整細緻的畫風與西方古典主義油畫頗為相似,但它們在造型能力上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工筆人物畫第一次在造型方面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從此,中國工筆人物畫開始了由傳統的封建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型。

  ***二*** 新中國現實主義美術主體地位的確立及工筆人物畫的大眾化趨勢 新中國成立後,工筆人物畫雖然有一定的發展和創新,但傑出的人史之作並不很多。改革開放以來,工筆人物畫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如雨後春筍,尤其是年輕人,很多人投入到工筆畫的創作當中,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而且風格各樣,非常活躍。既有用傳統的方法、古典的繪畫語言來畫當今時代的作品,同時,也有借鑑了日本畫的礦物顏色“顏彩”來畫帶有當代繪畫理念的東西,十分新穎。同時工筆畫的繪畫語言也得到了非常豐富的發展。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工筆人物畫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它在創作觀念和語言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繼承傳統中實現著對傳統的超越,使中國工筆人物畫終於走出了低谷。

  四、當代工筆人物畫多元化趨勢

  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當代工筆人物畫處在一個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寬鬆的藝術範圍使工筆人物畫創作有了更廣闊的空間。畫家們以開放的心態吸取古今中外的精華,無論在油畫、壁畫、版畫、連環畫、裝飾畫,只要有益於表現創作風格的就加以吸收和借鑑,這使得現在的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呈現出各種可能性,甚至有些工筆畫的創作風格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象。當代工筆人物畫已經走向了多元的趨勢,多種角度、多層面的發展格局,無論從題材內容、形式語言、創作理念、藝術式樣、審美趣味與藝術本體的追求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相當深刻的變化呈現出勇於探索創新的新局面,顯示出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機。

  ***一***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創新

  當代工筆人物畫的發展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理念和藝術精神基礎上的拓展和延伸,在全球經濟、資訊一體化的時代,中西文化並存,各種美術思潮紛呈,中國工筆人物畫的創作應具有本民族的繪畫風格和特色;分析當代工筆人物畫的發展現狀,以同時代的工筆畫家、繪畫作品及風格流派為評述物件, 論述工筆畫傳統理法的伸延與借鑑,闡述工筆畫的繼承要有選擇性,中華文化歷有重視伸延和借鑑的傳統,繼承傳統是對傳統技法進行分析和認識,在充分理解工筆人物畫的內涵和特徵後,使工筆人物畫的表現形式不斷延續和完善,達到在傳統理法上的創新;拓展和創新是當代工筆人物畫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條件,工筆畫的創新是觀念、意識和技巧等多方面的領悟和提高;從工筆人物畫創作的步驟和方法程式上展開談創作心得體會。例如:當代畫家何家英為中國工筆人物畫向當代性的轉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創造性地借鑑了中國工筆畫的傳統和西畫中嚴謹紮實的造型技法,結合當代人的審美觀點,創作出一大批洋溢著時代氣息的作品。讀他的畫,會從中找到一種真誠細膩的激情和夢幻般的理想色彩。他的作品與其說是現實主義的,毋寧說是理想主義的。他的畫作充滿幻想、浪漫和抒情、筆觸細膩,線條勾勒純熟自然,而且設色諧調淡雅。

  ***二***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多元化的原因

  由於地域及文化選擇的不同,當代中國工筆人物畫創作格局已經進入了一個多元並置的時代,尋求突破成為必然。不同藝術家的藝術個性,促成當代工筆人物畫藝術風格。當代廣大工筆人物畫家們自覺尊重自己的地域、民族文化的個性價值,努力順應自己思維模式,積極構建拓展其獨特的個性化藝術表現形勢,探索藝術的發展方向而向現代蛻變。

  如今,中國工筆人物畫正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多樣的表現形式下,在繼承當前所有的新的語言形式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的同時,我們要深入挖掘工筆畫人物畫創作風格的表現深度, 注重通過形式深入到繪畫的精神層面, 在新的知識視野與新的時代背景下創作出無愧於這個時代的藝術精品。全新的語言樣式在中國畫壇百花齊放,但也有部分藝術作品有模仿、抄襲、重複與雷同的缺點。因為缺乏充足的精神張力和必要的文化修養,缺乏文學的詩意擴張和靈魂歸宿的哲學追尋,所以要創作出鮮明獨特的作品很不容易,我們新一代學子對藝術的傳承和學習及創作是時代的歷史使命,為了更好的將當今時代作品推向極至,展現明顯的個性精神境界;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具有美感與詩意;創作傳神。總之,中國工筆人物畫的傳承與創新,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作品具有高品味、高格調,內涵深厚、功底精湛、文化含量強的藝術作品,都是我們新一代學藝者在中國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和創新上奮鬥的終生追求目標。我們應在藝術的天地裡不辱使命、辛勤耕耘、努力實踐、不斷創新,這也是***的人們所期待的。

1.傳統工筆人物畫圖片欣賞 傳統工筆人物畫優秀圖片

2.工筆人物畫大全

3.工筆正面人物畫圖片大全

4.工筆人物畫圖片大全

5.傳統中國人物畫

當代水墨人物畫作品
當代寫意人物畫圖片
相關知識
傳統工筆人物畫的發展
傳統工筆人物畫圖片欣賞
工筆人物畫的畫法教程
工筆人物畫的作畫技法
工筆人物畫的技法視訊教程
工筆人物畫的技法視訊
工筆人物畫作品展視訊
工筆人物畫上色圖片
工筆人物畫精品欣賞
當代中國工筆人物畫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