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書法作品圖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書法具有3000年的歷史,今天的“書法藝術”這個概念大致是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即:“書”、“書法”、“書法藝術”。 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佛學經典智慧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第一句語出金剛經: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美好的愛情,動人的愛情,原來都是虛幻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真摯,羅密歐和朱利葉的忠貞:原來一個是傳說,一個是小說。牛郎和織女的悽美,白雪公主與白馬王子的浪漫: 竟然一個是神話,一個是童話。《泰坦尼克》沉沒了,《魂斷藍橋》隕落了,《亂世佳人》在飄搖,《人鬼情未了》也已經離逝了!可是虛幻的愛情卻也是最美的!如墜夢中,近在眼前,卻觸控不到;遙遠的總是最美,因為遙不可及,充滿想象,卻難以瞭解。真正的最美,在於人心所營造的幻境。這種美,值得我們凡人一直去追尋,即使花去畢生的時間,得到心碎的結局,卻依然在憧憬。

  經典二:不可說

  很多的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麼都依靠別人告訴你,那麼你就達不到自己修行開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眾生要拋棄妄念執著,進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狀態!所以"說"這一行為本身需要一個妄念才能實行,所以不可說!之所以佛陀有這麼多經書,這麼多語錄是為了教化眾生不得已而為之,故禪宗講求不執著於文字就是這個道理.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經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盡得禪宗精髓!全句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裡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兩個概念,佛家講"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質的表象!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記得天龍八部裡,西夏選駙馬。當問到:平生之中,在什麼地方最逍遙快樂?段譽答到:枯井底,汙泥處。為什麼呢?因為他在那裡得到了真愛!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你說:緣是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說:緣是眾裡尋她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說:緣是縱然兩情相悅,仍難逃宿命之劫。我說: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緣是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窗前點滴到天明。緣是無盡的思念。而我,傲立於沙漠中靜靜的看著它緣起緣滅。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還記得阿甘正傳裡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隨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來的時候,以為聖人要大講一番道理,他看成群的追隨者說到:I am tired。愛情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羨慕那些黃昏下,互相攙扶的老夫妻,他們一起回家,即使沒有說一句情話,可是隻是一個微笑也已經勝過前言萬語!他們做到了“執子之手,與子諧老”的愛情境界,只是在這平靜的畫面中!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語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先說個故事,一位老人養兩隻鳥兒,一雄一雌。老人每天都會帶著它們一同出去散步。雄鳥和雌鳥一左一右蹲在老人的肩膀上,雄鳥有時會飛出去溜一圈,但天黑之前,它準會自己飛回巢裡。雌鳥卻從未曾離開過老人的肩膀。如此日復一日,一晃許多年過去了,一切從未改變過。直到那天,一切都與往常一樣。老頭吃完飯,又帶著兩隻鳥兒去散步。忽然右邊肩膀上原本安靜立著的雌鳥一振雙翅,轉眼不見了蹤跡。雄鳥仰天長嘯,不見迴音。自此,雄鳥日日在巢中哀鳴,再也不肯離巢一步。三個月後,雄鳥鬱郁絕食而死。死前仍哀鳴不止。許多年過去了,直到老人去世,雌鳥再沒有回來過。只有那個早已廢棄的鳥巢,在風中獨自見證那段歷史。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寫一偈來確定接班人,奪冠呼聲最高的神秀寫的是“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當時慧能還是個勤雜人員,還不識字,找了個小沙彌給唸了一遍,然後就說出了那個現在很知名的偈子***還得找人幫著寫在原作邊上***,五祖之後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該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來上了一課小灶***有點西遊記的意思***,然後為了避免紛爭,傳了學位就讓六祖趕快帶了衣缽溜了!

  這四句主要講的是要人們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經中說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執著於空!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當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裡有無數受苦的魂靈,不忍離去,於是留在了地府,並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於是有一這句話的由來,屬於佛教的大乘。

  

沈增植書法作品
佛字的各種書法字型_佛字書法圖片
相關知識
佛經書法作品圖片
經典的佛經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經典的佛語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佛教書法作品圖片
佛字書法作品圖片_書法佛字圖片
佛字書法作品圖片_書法佛字圖片
佛經經典大悲咒的書法作品圖片
佛經經典的隸書書法作品圖片
經典的佛經毛筆書法作品圖片
書法家丁謙經典的書法作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