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基優秀書法作品賞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何紹基初習顏,中年博習南北朝書,筆法剛健,此期作品傳世甚少。後致力分隸,漢魏名刻,無不深研熟密閉,臨摹多至百本。書法造詣非常的高。對後世書法藝術影響非常的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何紹基優秀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何紹基優秀書法作品欣賞

  何紹基優秀書法作品圖片1

  何紹基優秀書法作品圖片2

  何紹基優秀書法作品圖片3

  何紹基優秀書法作品圖片4

  何紹基​生平簡介

  何紹基***1799年—1873年***,湖南道州人,字子貞,號東洲,別號東洲居士,晚號猿叟。他是清代詩人、學者、書法家。何紹基代表作品有《惜道味齋經說》、《東洲草堂詩·文鈔》、《說文段注駁正》等。

  其父何凌漢,官戶部尚書。何紹基早年是阮元、程恩澤門生。道光十五年***1835年***舉乙未恩科鄉試第一***解元***,道光十六年***1836年***中式二甲進士,後任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等職,咸豐二年***1852年***任四川學政,因謗卸官,主講濟南、長沙等地書院。何紹基出身於書香門第,其父何凌漢曾任戶部尚書,是知名的藏書家。何紹基兄弟四人均習文善書,人稱“何氏四傑”。

  嘉慶四年農曆十二月與弟紹業一同出生於東門鄉東門村一耕讀民家。幼年家境貧寒,他和弟弟隨母就食於州西小坪舅舅廖氏家。8歲隨母入京,早年是阮元、程恩澤門生。18歲應京兆試,取眷錄。道光十一年***1831年***取優貢生。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舉人,次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文淵閣校理、國史館提調等職,曾充福建、貴州、廣東鄉試主考官。咸豐二年***1852年***任四川學政。為官僅兩年,次年因條陳時務得罪權貴,被斥為“肆意妄言”,受讒言所害,降官調職。遂辭去官職,創立草堂書院,講學授徒,咸豐六年***1856***,由四川出發,經陝西等地到達濟南,主講于山東濼物書院。講學之餘,盡遊濟南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千佛山等處,留下許多詩句。咸豐十年***1860年***,受長沙城南書院之邀離開濟南赴長沙。前後在山東和長沙城南書院教書達十餘年。晚年主持蘇州、揚州書局,校刊《十三經注疏》,主講浙江孝廉堂,往來吳越,教授生徒。一生豪飲健遊,多歷名山勝地,拓碑訪古。光緒四年***1873年***,病逝於蘇州省寓,葬於長沙南郊。

  書法的三要素

  書法,就是寫字的技法。“書”有寫字的意思;“法”就是方法、技法、法則,也就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高階藝術形式。由三個最基本最關鍵的因素組成,即:線條***筆畫***、結構、章法,稱為書法的三要素。

  1、線條,指漢字的第一筆畫留在紙上的痕跡。同一筆畫,不同水平的書寫者寫出來的面貌形象是大不相同的。

  2、結構,是指正確、巧妙地組織筆畫,使每個漢字的所有筆畫按規律佈局合理,達到美觀的要求。

  3、章法,是指篇章佈局的方法,也就是使一幅書法作品整體美的技能和方法。它著重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協調、呼應、連貫、疏密與輝映,利用黑白的分佈、字形的大小、字距的遠近、字態的正奇等於段,使千姿百態的單字在合理而巧妙地佈局下,形成一篇既和諧美觀又輝映成趣的藝術作品。它能引發人們的美感。

  寫得一手正確、清楚、流暢、美觀的好字。不但對工作和學習很有益處,而且也是一種文化素養的體現,也是一種美的享受。

何紹基經典書法作品賞析
何紹基精美書法作品賞析
相關知識
何紹基優秀書法作品賞析
何紹基優秀書法作品
何紹基優秀書法作品欣賞
何紹基經典書法作品賞析
何紹基精美書法作品賞析
何紹基精選書法作品賞析
何大齊優秀書法作品賞析
張改琴優秀書法作品賞析
黃庭堅優秀書法作品賞析
郝長水優秀書法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