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體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楷書字型發展至今有很多種字型,有歐體,柳體,顏體,其中以褚體的影響最大,到底褚體的優點在於哪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初唐楷書的書風

  初唐楷書仍是隋朝的書風。歐、虞本來是隋朝人,入唐時都已臻垂暮之年了。虞世南親承智永禪師的傳授溫潤安雅,延續了晉宋風流。歐陽詢脫胎於蕭樑的始興王碑,戈戟森嚴。阮元稱歐為北派是有道理的。歐陽詢善“銘石書”,他寫的《房彥謙碑》就是那種故意誇張波磔的“復古字型”。《皇甫碑》《虞恭公》險勁峭拔,刀鋒時見,雜於隋人碑誌之間是很難區別的。唯有《九成宮》《化度寺》刀、石與筆墨水乳交融。這在書法史上有其重大的意義。在此以後,碑刻才可以看作是書法家的作品。刻工以表現筆墨為目的,而不是遊離於刀與筆之間了。但必須指出,這種遊離在唐人墓誌中還是相當嚴重的。其子歐陽通書《道因碑》時時出現隸書的雁尾、勁悍猛利,似欲對世人宣稱自己是“銘石書”世家。褚遂良的《伊闕佛龕》並不能準確代表其書風,因為中間石工的作用太大。

  初唐對南北朝的繼承有很多例證。貞觀初,顏師古所撰《等慈寺碑》方勁古茂,北朝書勢甚濃。歐陽詢《房彥謙碑》是對北齊、北周的“復古體”的繼承。這種字在初唐墓誌中是不少見的。特別是貞觀四年的《墓誌》楷、隸、篆、草一應俱全。這種“雜拌體”比西魏的《杜照賢造像記》有過之而無不及。看來北周文帝倡導的“復古風”一直吹到了唐初。

  歐、虞、褚、薛及他們的作品在後面的章節中重點介紹。現就昭陵陪葬的幾塊墓碑來談談初唐書法。這幾塊碑是1974年出土的,歷代金石家未曾著錄過。因出土晚,未殘字,字口如新,可以清楚地反映初唐楷書的風貌。

  《周護碑》許敬宗撰文,王行滿正書。王行滿有《洛陽聖教序》傳世。他地位不高,在《周護碑》上只稱“門下錄事”,但能請他寫皇帝的文章《聖教序》,可見他當時書名是很大的。有人認為竇在《述書賦》中未提到他,這不奇怪,竇作為名門望族,對小人物從來是不屑一顧的。當他不得不提孫過庭時,還要譏之為“閭閻之風”。王行滿此碑介於虞、褚之間,端樸中見溫潤,綿密中見洞達,置於褚書《孟法師碑》側,亦堪與之比肩。

  《李孟常碑》書者為李玄植。《舊唐書》189卷有傳,但未言其工書。而在碑中署銜時有“侍太子書”,可知他不但博學,而且工書。

  此碑刻於乾封元年,***666年***為當時名手萬寶哲所刻,傳達筆意,精妙入微。書法運筆靈動似褚,結字端嚴似歐,簡要清通堪比隋碑。近年出土,字口如新,存字最多,是研究初唐書法的珍貴材料。

  《吳廣碑》刻於總章二年***669年***無書者姓名。較初唐諸碑厚重。有魏碑筆意,但較之《等慈寺碑》微嫌爽健不足。

  縱觀唐人墓誌,瘦勁內的筆法一直保持到天寶初,而且褚書影響很大。如《順節夫人墓誌》章草筆意極濃,比褚書更顯婀娜多姿。

名家優秀的鋼筆書法字帖圖片
褚體書法作品欣賞
相關知識
褚體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楷體書法作品欣賞
褚體書法作品欣賞
家和萬事興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褚遂良摹蘭亭序書法作品欣賞圖片
鋼筆行楷書法作品欣賞
四字成語海納百川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海納百川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橫幅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怪體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