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生平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顏真卿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他對我國書法字型的藝術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那麼,關於顏真卿的生平,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顏真卿的生平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顏真卿的生平

  顏真卿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為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因受到當時的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黜到平原***今屬山東陵縣***任太守,人稱“顏平原”。肅宗時至鳳翔授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建中四年***783***,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後為李縊殺。

  唐代宗大曆元年***765***,顏真卿因奏宰相元載阻塞言路,遭貶謫。三年***768***四月,由吉州司馬改為撫州刺史。在撫州任職的五年中,他關心民眾疾苦,注重農業生產,熱心公益事業。針對撫河正道淤塞,支港橫溢,淹沒農田的現狀,帶領民眾在撫河中心小島扁擔洲南建起一條石砌長壩,從而解除了水患,並在旱季引水灌田。撫州百姓為了紀念他,將石壩命名為千金陂,並建立祠廟,四時致祭。

  他為官清正廉潔,盡力維護社會正常秩序。撫州學子楊志堅家貧如洗卻嗜學如命,其妻耐不住貧困生活,提出離婚,楊寫了一首《送妻》,表明自己矢志讀書無奈同意離婚的心情。楊妻將這首詩作為離婚的證據呈獻顏真卿。顏楊詩後,非常同情楊的遭遇,欽佩其苦讀精神,對楊妻嫌貧愛富的行為進行責罰,並贈給楊志堅布匹、糧食,將楊留在署中任職。為此,顏還將《按楊志堅妻求別適判》公諸於眾。這則判詞對臨川良好學風、淳樸婚俗的形成起了較好的導向作用。

  顏真卿為琅琊氏後裔,家學淵博,六世祖顏之推是北齊著名學者,著有《顏氏家訓》。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

  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巨集,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

  歐陽修曾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朱長文贊其書:“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顏體書對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唐以後很多名家,都從顏真卿變法成功中汲取經驗。尤其是行草,唐以後一些名家在學習二王的基礎之上再學習顏真卿而建樹起自己的風格。蘇軾曾雲:“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東坡題跋》***

  有唐一代,尤其在“安史之亂”後,佛、道盛行。顏真卿原本熟諳佛道文化,自乾元以後,與僧侶、道士的交往明顯增多,並熱心宗教活動,其詩文、書法創作也多與此有關。在撫州四年,他也熱心於道教活動。初到臨川,即為道士譚仙岩書《馬伏波語》。大曆四年***769年***正月,傾慕晉代道士王、郭二真君修道異事, 他派人赴崇仁縣華蓋山尋訪遺蹤,又重修二真君神壇,親自撰書《華蓋山王郭二真君壇碑銘》。三月,尋訪臨川井山晉代女道士魏華存仙壇遺蹟,撰書《魏夫人仙壇碑銘》,對時人增修觀宇之舉備加稱讚。同月,遊井山華姑仙壇,撰書《華姑仙壇碑》,詳細記述了本朝道姑黃令微修煉昇仙一事。四月,僧人智清、什喻和道士譚仙岩共同修復的撫州謝靈運翻經臺舊宇告竣,顏真卿親臨法會,撰書《寶應寺翻經臺記》。大曆六年***771年***三月,撫州臨川縣寶應寺建立律藏院,立戒壇。 顏真卿親為撰書碑文,頌述律宗傳授淵源。四月,遊南城縣麻姑山仙都觀,撰書《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對仙人王方平、麻姑的奇異道術推崇備至。

  他在撫州期間,利用政事之餘進行創作,大曆六年***771***將所賦詩文編成《臨川集》10卷,可惜原集已佚,今存與臨川有關的詩1首、判詞1篇、碑記5篇,尤以《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最為著名。該《記》分大、中、小字幾種版本,初以其小楷本全記刻成石碑豎在麻姑山仙都觀內。後人又在碑背鐫刻了衛夫人、諸遂良、虞世南、歐陽洵、薛稷、柳公權、李邕等人的楷書。該字碑被歷代書法家譽為“天下第一楷書”,成為臨摹研習的範本。後幾經毀失,都以其拓本翻刻傳世。1992年江西著名篆刻家、省書法協會副主席許亦農先生以大字楷書鐫刻,重新豎碑於南城麻姑山。

  著有《吳興集》、《盧州集》、《臨川集》。顏真卿一生書寫碑石極多,流傳至今的有:《多寶塔碑》,結構端莊整密,秀媚多姿;《東方朔畫贊碑》,風格清遠雄渾;《謁金天王神祠題記》,端莊遒勁;《臧懷恪碑》,雄偉健勁;《郭家廟碑》雍容朗暢;《麻姑仙壇記》,渾厚莊嚴,結構精悍,而饒有韻味;《大唐中興頌》,是摩崖刻石,為顏真卿最大的楷書,書法方正平穩,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廣平碑》,書法開闊雄渾;《八關齋報德記》,氣象森嚴;《元結碑》,雄健深厚;《幹祿字書》,持重舒和;《李玄靜碑》,書法遒勁,但筆畫細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樣。

  《顏氏家廟碑》,書法筋力豐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傳世墨跡有《爭座位貼》《祭侄文稿》、《劉中使帖》、《自書告身帖》等。

  顏真卿的人生經歷

  顏真卿***709-785年***,唐代中期傑出書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家。漢族,字清臣,琅琊孝悌裡***今臨沂市費縣諸滿村***人。其曾祖、祖父、父親都工篆隸,母親殷氏亦長於書法。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

  安祿山不敢急攻潼關。德宗興元元年***784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奸相盧杞趁機借李希烈之手殺害他,派其前往勸諭,被李希烈縊死。聞聽顏真卿遇害,三軍將士紛紛痛哭失聲。

  半年後,叛將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殺,叛亂平定。顏真卿的靈柩才得以護送回京,厚葬於京兆萬年顏氏祖塋。德宗皇帝痛詔廢朝八日,舉國悼念。德宗親頒詔文,追念顏真卿的一生是“才優匡國,忠至滅身,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拘脅累歲,死而不撓,稽其盛節,實謂猶生”。他秉性正直,篤實純厚,有正義感,從不阿於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於時。

  顏之推是北齊著名學者,著有《顏氏家訓》。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

  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巨集,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

  歐陽修曾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朱長文贊其書:“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顏體書對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唐以後很多名家,都從顏真卿變法成功中汲取經驗。尤其是行草,唐以後一些名家在學習二王的基礎之上再學習顏真卿而建樹起自己的風格。蘇軾曾雲:“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東坡題跋》***

  著有《吳興集》、《盧州集》、《臨川集》。顏真卿一生書寫碑石極多,流傳至今的有:《多寶塔碑》,結構端莊整密,秀媚多姿;《東方朔畫贊碑》,風格清遠雄渾;《謁金天王神祠題記》,比較端莊遒勁;《臧懷恪碑》,雄偉健勁;《郭家廟碑》雍容朗暢;《麻姑仙壇記》,渾厚莊嚴,結構精悍,而饒有韻味;《大唐中興頌》,是摩崖刻石,為顏真卿最大的楷書,書法方正平穩,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廣平碑》,書法開闊雄渾;《八關齋報德記》,氣象森嚴;《元結碑》,雄健深厚;《幹祿字書》,持重舒和;《李玄靜碑》,書法遒勁,但筆畫細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樣。

  《顏氏家廟碑》,書法筋力豐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傳世墨跡有《爭座位貼》《祭侄文稿》、《劉中使帖》、《自書告身帖》等。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

  為了學習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習,後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型都會寫,尤其擅長草書。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但拜師以後,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祕訣。他只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貼的特點,讓顏真卿臨摹。有時候,他帶著顏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趕集、看戲,回家後又讓顏真卿練字,或看他揮毫疾書。

  轉眼幾個月過去了,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書法祕訣,心裡很著急,他決定直接向老師提出要求。

  一天,顏真卿壯著膽子,紅著臉說:“學生有一事相求,請老師傳授書法祕訣。”

  張旭回答說:“學習書法,一要‘工學’,即勤學苦練;二要‘領悟’,即從自然永珍中接受啟發。這些我不是多次告訴過你了嗎?”

  顏真卿聽了,以為老師不願傳授祕訣,又向前一步,施禮懇求道:“老師說的‘工學’,‘領悟’,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現在最需要的是老師行筆落墨的絕技祕方,請老師指教。”

  張旭還是耐著性子開導顏真卿:“我是見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察筆法之意,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自然,別的沒什麼訣竅。”

  接著他給顏真卿講了晉代書聖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練字的故事,最後嚴肅地說:“學習書法要說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勤學苦練。要記住,不下苦功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

  老師的教誨,使顏真卿大受啟發,他真正明白了為學之道。從此,他紮紮實實勤學苦練,潛心鑽研,從生活中領悟運筆神韻,進步很快,終成為一位大書法家,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顏真卿的人物簡介

  開元***713-741***年間中舉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為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因受到當時的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黜到平原***今屬山東***任太守。人稱顏平原。肅宗時至鳳翔授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

  天寶十四年***755年***,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他聯絡從兄顏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相應,被推為盟主,合兵二十萬,使安祿山不敢急攻潼關。德宗興元元年***784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奸相盧杞趁機借李希烈之手殺害他,派其前往勸諭,被李希烈縊死。聞聽顏真卿遇害,三軍將士紛紛痛哭失聲。

  半年後,叛將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殺,叛亂平定。顏真卿的靈柩才得以護送回京,厚葬於京兆萬年顏氏祖塋。德宗皇帝痛詔廢朝八日,舉國悼念。德宗親頒詔文,追念顏真卿的一生是“才優匡國,忠至滅身,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拘脅累歲,死而不撓,稽其盛節,實謂猶生”。他秉性正直,篤實純厚,有正義感,從不阿於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於時。
 

顏真卿人物介紹
顏真卿的寫法特點
相關知識
顏真卿生平簡介
顏真卿楷書簡介
唐朝高僧鑑真的生平簡介
道教真人丘處機生平簡介
文學家易卜生生平簡介
秋瑾的生平簡介
國學大師辜鴻銘的生平簡介
國學大師錢穆的生平簡介
因果文豪莎士比亞生平簡介
蘇格拉底的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