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書法作品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劉俊,當代著名實力派青年書法家,白石門下弟子, 寫意書法創始人。1974年出生于山西原平。18歲參軍,進修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字逸修,號智遠,現定居北京。現為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院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儒商文化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檢察網》文苑藝術頻道部藝術顧問, 中國美術家聯誼會理事,中國長城書畫家協會會員。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劉俊個人經歷

  劉俊祖籍晉善晉美的山西,黃土地養育了刻苦奮鬥的文化戰士, 紫禁城的歷史文化底蘊,又使他得到昇華。

  他自幼受家庭文化薰陶,熱衷於書畫、篆刻。自18歲應徵參軍後,憑自己的智慧和書法特長,被選拔從事部隊文化宣傳工作,他業餘時間刻苦研習書法,臨摹碑帖,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揣摩楷、行、草、隸等諸體的精髓前提下,通臨漢、唐、晉、宋、魏各個時期的名家碑帖,使其書法藝術長足進步。

  在部隊鍛鍊期間,劉俊書法藝術越趨成熟,在部隊軍團各級舉辦的書法大賽中多次獲獎,得到部隊首長,軍內書法藝術界的好評。

  從部隊轉業到地方,更加堅定了從事書法藝術事業的決心和信念,從抄錄佛經、道德經、聖經開始。把自己的藝術成就展示於社會,充分體現了隸書加魏體獨特內涵,那時期的作品幾乎都被評為上品,至今還珍藏一部熬心力作《金剛經》被許多收藏家稱之可遇不可求的佳作。在京期間,劉俊有幸得到國畫大師婁師白、書法大家劉炳森先生的指點傳授。得到中醫文化學者張金生教授的殷切鼓勵,在此基礎上,劉俊師古不泥,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獨闢蹊徑,大膽創新,把書畫同源、書畫一體付諸於實際,在書畫同品中巧妙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創造了劉俊獨特書法藝術形式,以"和"為代表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從一開始就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喜愛,甚至到了"一字難求"的地步,並且許多作品獲得國家專利。

  劉俊個人作品特色

  隸書作品:既有《華山廟碑》的方整勻稱,氣度典雅,又有《石門頌》的放縱舒展,意態飄逸;運筆古拙舒展,氣韻厚重雅緻,大氣磅礴、瀏漓頓挫、滄桑渾厚,具有濃厚的碑板金石之氣。把篆書,魏碑的運筆,融入到隸書的創新中,在隸書的厚重平和中,加入圓勁的篆書筆意,魏碑的雄強古樸,使其隸書字型端莊渾厚,墨韻富於變化,在筆墨的顧盼湧動,波折變化中,顯示出東方民族渾厚朴實的內斂之美,傳達著中華民族最樸素的哲學精神。

  行草書:字型婉若游龍驚鴻,起鳳騰蛟,蘊涵著極強的體式與爆發力。在大氣滄桑的墨韻中,筆走龍蛇,富於變化,充滿動勢和音樂般的旋律,彷彿一首黃鐘大呂與管絃樂演奏的交響樂章,在濃厚的底蘊中,爆發出生命的旋律。

  寫意書法:乃劉俊先生對傳統書法藝術之探索性開拓領域,使其神韻在深厚文化積澱與智慧靈感中的突破性,盡在作品中展現。寫意書法以漢字為根基,深入解析字型佈局與章法,通過精心的思考揣摩與探索,淋漓盡致地完成了筆畫的抽象性到意向性的審美轉換。以書法的功力為基礎,根據書畫同源之根,經過巧妙的構思,讓字與畫同成為一體,把文字的意向直觀表達與中國哲學思想融會貫通,互為詮釋彰顯。讓人在欣賞中深入佳境、曲徑通幽、浮想聯翩,然後若有所悟、豁然開朗,回味無窮。

劉坤書法作品
劉俊京書法作品
相關知識
劉俊書法作品精選
劉偉書法作品精選
叢文俊優秀書法作品精選
叢文俊經典的書法作品精選
何昌貴書法作品精選
河北書法作品精選
和諧書法作品精選
何紹基書法作品精選
何來勝書法作品精選
崔承順書法作品精選